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而最复杂的关节,损伤最多。由于膝关节韧带强大,脱位罕见。常见的损伤有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撕裂。传统检查手段通常采用X线及CT确诊,但X线、CT等检查膝关节损伤有一定的局限性。膝关节磁共振(MRI)检查时一种无创伤检查技术,能清晰的显示关节软骨、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存在的病理改变,目前,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
23.
〔摘 要〕 目的:探究改良鸡尾酒疗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 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 68 例患者,根据不同镇痛疗法分为改良组(n = 26)行改良鸡尾酒疗法关 节周围注射,传统组(n = 22)行罗哌卡因+肾上腺素+ 0.9 % 氯化钠注射液关节周围注射,和空白对照组(n = 20)行等量 0.9 % 氯化钠注射液关节周围注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 1 d、3 d 的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 7 d、14 d、 21 d 的 Harris 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术后 1 d、3 d 的静态和动态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改良组患者术后 7 d、14 d、21 d 的 Harris 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改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传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改良鸡尾酒疗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有利于髋关节功能康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4.
蒲鹏  江洪 《职业与健康》2010,26(5):577-579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程度与心功能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通过临床症状诊断、生化检查、超声检查等手段检测204例冠心病患者与59例正常对照组(D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并于入院后2~7d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A组)(〈20分)、冠脉重度病变组(B组)(20~40分)和冠脉极重度病变组(C组)(≥40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C3组在临床症状诊断及脑钠肽(BNP)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声诊断上,冠心病患者先出现舒张功能不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C组间在A峰、E峰、E/A比值3项指标改变上无差异(P〉0.05),而在EF斜率、Dd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功能,除SV、MVCF外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B、C2组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冠心病3组之间收缩功能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病变愈严重,Gensini冠脉评分越高,则其心功能损失愈大。  相似文献   
25.
泡状棘球蚴病肝外转移的CT影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外泡状棘球蚴病(AE)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资科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肝外AE的CT表现. 结果肺AE 24例,CT表现为以肺野外带和肺底分布为主的单发或多发肿块结节,内见钙化灶、小空泡征或空洞;脑AE 17例,平扫呈均质实性肿块或实性肿块伴多发囊泡,增强扫描呈靶样环状强化,6例病灶周围显示小囊泡征;骨AE 4例,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内见结节样或小圈状钙化灶,病变突破骨皮质后形成软组织肿块;肾上腺AE 14例,CT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内多发的结节样钙化灶或小囊泡征;肾AE 2例;累及腹膜后和背部软组织AE 4例.结论 CT检查能够明确AE肝外转移部位和侵犯范围,其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流行病史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6.
89例X线胸片误诊肺结核的CT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X线胸片误诊肺结核的原因及CT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X线胸片误诊而经临床确诊并具有完整临床、影像资料的肺结核病例89例进行X线胸片和CT对照回顾性分析。结果(1)X线胸片下肺叶病灶占44.9%,CT显示下叶基底段病灶最多,占32.0%。(2)胸部CT发现X线胸片漏检早期肺结核病灶11.8%、肺内隐匿部位病灶43.3%和早期粟粒性结核6例。(3)胸部CT对肺结核血行播散及支气管播散、支气管壁增厚、胸膜增厚及粘连、纵隔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的显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结论CT检查对肺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建议在X线胸片诊断不明确时及时作CT检查。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均为单侧输尿管结石,结石长径1.0~3.2cm,合并患侧肾结石15例。结果所有患者行PCNL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0min(55~110min)。术中无大出血和肠道损伤、胸膜损伤等并发症。50例一期PCNL清除结石,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6.2%。术后随访3-6月,复查超声或IVU,提示患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无输尿管狭窄或结石复发。结论斜仰卧位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技术可行,安全有效,对于患者和术者均比较舒适,可作为mPCNL的理想体位选择。  相似文献   
28.
周乃菁  蒲鹏  江洪 《职业与健康》2011,27(8):947-949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万爽力辅助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25)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Ⅰ(n=2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组Ⅱ(n=25)在治疗组Ⅰ的基础上再加用万爽力。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治疗组Ⅰ总有效率为80%(P〈0.05),治疗组Ⅱ总有效率为88%(P〈0.01);治疗组Ⅰ、Ⅱ在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均明显减小,左室射血系数(LVEF)显著增加,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培哚普利、万爽力辅助治疗可明显缓解扩张性心肌病心衰竭患者临床症状,还可显著改善左心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29.
蒲鹏  邓治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00-10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CT或MRI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6例,盘内注入浓度为(65-75)μg/mL臭氧10-15mL,盘外(椎间孔)注入浓度为(40-60)μg/mL臭氧5~10mL。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8.08±7.31)个月,按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分级:优108例,良32例,可16例,差10例,总有效率94%,优良率84.3%,术后无一例并发症,JOA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0.56,P〈0.01)。结论CT引导下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0.
17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其中3例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平均发病年龄为(25.3±8.1)岁。其中10例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6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1例表现为溶血性贫血。17例患者中13例K-F环阳性(76.5%),8例患者头颅MR I检查发现异常(47.1%),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41.2%),绝大部分出现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含量减低。结论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多见,以神经系统和肝损害为主要表现,血清铜、铜蓝蛋白降低,角膜K-F环阳性是其重要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