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在医学教育中正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图形处理系统有其特别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介绍微机交互式图形处理系统的研制,并讨论其在胚胎学CAI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钙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十年来,Ca~(++)和环核苷酸(cAMP,cGMP)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其重要性已逐渐被公认。但有关Ca~(++)作用的分子机理一直不明瞭。近来对钙结合蛋白(calciumbinding protein,CaBP)的研究表明,许多依赖Ca~(++)的细胞过程,都是通过CaBP而实现的。目前已发现的CaBP多达200多种,而钙调素(Calmodulin,CaM)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现已证明,CaM广泛存在于各类真核细胞内,是细胞内主要的钙受体,Ca~(++)的许多功能如物质代谢、肌肉收缩、突触传递、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激素分泌、细胞生长和基因表达等都是通过CaM完成的。Ca~(++)可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或受三磷酸肌醇(IP_3)激发从内质网释放而进入胞浆。当胞浆Ca~(++)浓度升高时,Ca~(++)即和CaM结合,并使CaM构象发生改变,形成活性CaM(CaM*)。CaM*和靶蛋白或靶酶结合后,引  相似文献   
13.
张金山  苏慧慈 《解剖学报》1995,26(2):180-184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GDN显色技术,在光镜水平观察了含NPY、SP和CGPP神经纤维在豚鼠回肠Peyer’s集结的定位与分布。本文对Peyer’s集结内这些肽能神经的起源、性质及其在胃肠粘膜局部免疫反应中可能的调节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耳蜗和中耳肽能神经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蜗和中耳有多种肽能神经分布,神经肽可能作为耳蜗传出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起作用;中耳的肽能神经参与血流调节和局部防御。本文就神经肽的分布与含量、肽能神经的分布特点及属性、递质共存及神经肽在上述部位的生理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图像分析仪定量测量血管表面神经纤维密度。方法:对相同视野中的神经纤维分别采用灰度法和交点计数法进行测量,然后分析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测量血管表面神经纤维密度的灰度法和交点计数法之间的对数关系进行验证。结论:在图像分析仪上可以利用灰度法测量进行神经纤维密度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含NPY,含CGRP和含SP神经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底动脉的变化,结果表明,和对照用的京都Wistar大鼠相比,含NPY神经在脑底动脉环吻侧的密度略低,而尾侧略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含NPY神经纵行纤维密度比对照大鼠低,而环行纤维密度比对照大鼠高。  相似文献   
17.
结扎猴坐骨神经皮支和肌支近侧端,观察其中NPY和VIP免疫反应产物蓄积状况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皮肤中NPY、VI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分布。结扎神经干7d后,发现皮支的结扎近心端含有NPY和VIP;而肌支的结扎近心端只含NPY,无VI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皮肤,大量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在汗腺周围,含NPY的神经纤维分布在小血管周围。肌肉组织中有丰富的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沿血管分布,但几乎见不到VIP阳性神经纤维。用TrueBlne(TB)逆行追踪结合荧光免疫组化技术研究猴坐骨神经皮支和肌支含肽能神经的起源,发现标记物给予腓肠内侧皮神经末端时,于L7和S1椎旁交感节出现TB与VIP、TB与NPY双标细胞;而支配腓肠肌的肌支只在L6、L7发现TB和NPY双标细胞而含TB的细胞与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完全不重叠。本研究证明日本猴坐骨神经的皮支和肌支中NPY和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的分布和起源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相邻镜像切片免疫双标记技术,对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甘丙肽在家免和大鼠脊神经节细胞内的分布与共存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家兔和大鼠脊神经节存在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甘丙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相邻镜像切片上,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与甘丙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镜像式对应重叠,证实二者共存.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甘丙肽在脊神经节细胞内的共存,为进一步研究脊神经节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间的关系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并为胰岛淀粉样多肽的胰腺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GDN)显色技术,研究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脾脏内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脾脏内有较丰富的NPY免疫反应(NPY-IR)阳性神经纤维,它们多呈串珠状,主要伴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也见于脾被膜的结缔组织内,白髓、红髓和边缘区等部位的淋巴组织中,以及脾血窦周围。脾内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与血管和淋巴细胞的关系密切,提示它们对脾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可能有调节作用。NPY可能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或通过调节脾的血液循环间接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5-羟色胺及其受体在大鼠颌下腺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5-HT抗体和5-HT抗独特型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研究了5-HT及5-HT受体在大鼠颌下腺的分布。雄性大鼠颌下腺的浆液性腺泡的腺上皮细胞、各级导管的上皮细胞、颌下腺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内皮细胞均呈5-HT和5-HT受体免疫反应阳性。但是,雌性大鼠的颌下腺只有一些导管的上皮细胞呈5-HT和5-HT受体免疫反应阳性。以上结果提示,5-HT及5-HT受体在雄性大鼠颌下腺的分布比在雌性大鼠的广泛,大鼠颌下腺内所有5-HT阳性细胞都可能具有自分泌5-HT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