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肺内原发性淋巴瘤少见,在所有肺部肿瘤及所有恶性淋巴瘤中其发病率均不到1%,在所有结外淋巴瘤中发病率约3%~4%[1]。本病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工作中往往造成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 表现,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血脑屏障的临床CT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脑屏障的临床CT实验研究胡春洪,丁乙,钱铭辉,范国华本文通过临床和实验初步研究,旨在探讨动态CT对判断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由7例犬脑脓肿实验模型和9例脑肿瘤临床病例组成。脑瘤包括星形细胞瘤6例,恶性淋巴瘤、肺癌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普美显(Gd-EOB-DTPA)MR成像在肝癌TACE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确诊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术后行上腹部DWI及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定性分析TACE术前、术后肝癌活性成分,坏死和复发转移情况.测量TACE术前、术后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信号值(signal intensity,SI),并计算术前、术后病灶的动脉期对比增强比(CER)和动脉期的信号比(SIR),对定量参数ADC、CER和SIR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共检出肝癌病灶45个.TACE术后瘤灶内残存及复发部分在DWI图像上呈高信号,ADC图上信号低于正常肝组织,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强化减退,肝胆特异期呈明显低信号;瘤灶内坏死部分DWI序列呈低信号,ADC图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无强化,肝胆特异期亦呈明显低信号.肝癌病灶术前、术后ADC值分别为(1.52±0.16)×10-3 mm2/s和(1.70±0.28)×10-3 mm2/s,术后肝癌病灶的ADC值普遍升高,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TACE术后的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减小,与术前相比,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组肝癌病灶的术后ADC值大于无效组,而其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均小于无效组,两者术后的ADC、CER动脉期和SIR动脉期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DWI和Gd-EOB-DTPA增强MR成像能有效评估肝癌TACE术后病灶存活及坏死情况,检出早期复发、新发灶及转移灶,对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含囊腔性肺癌的MSCT影像特点及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含囊腔性肺癌的CT及病理资料.结果 MSCT显示,肿瘤位于右肺8例,左肺6例.肿瘤直径平均(34.5 ±22.6)mm,肿瘤中心与肋胸膜的距离平均(24.5±10.0) mm.囊腔单发8例,多发6例,囊腔直径平均(21.1 ±23.2)mm.囊腔与结节的位置关系Mario分型:Ⅰ型4例,Ⅱ型1例,Ⅲ型4例,Ⅳ型5例.囊腔偏心性7例,其中囊腔位于软组织近端4例,远端2例,并行1例;囊腔存在分隔8例,其中气管血管束穿过囊腔2例;血管集束征13例,其中围气管血管束生长3例;瘤周斑片条索影7例.CT随访3例,其中囊腔缩小或无变化,软组织增大、密度增高2例,囊腔及软组织均无变化1例.14例肺癌的病理类型:腺癌12例,腺鳞癌2例.病理组织切片中发现囊腔成分3例,囊腔表面均被覆肿瘤细胞,肿瘤中心坏死1例,肿瘤内支气管扩张10例,滋养血管13例.结论 含囊腔性肺癌以浸润性腺癌多见,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其形成的病理基础可能与原有囊腔基础上继发肺癌、支气管腔内肿瘤活瓣阻塞效应、肿瘤破坏肺泡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 RI对X线摄影中乳腺“局灶性不对称”(FAB )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FAB的M RI形态学特点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 IC )的类型。结果在FAB相应区域,M RI检出46例病灶,病理证实良性病变35例,恶性病变11例。其中外形分叶及边缘毛刺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1%、66.67%、86.49%和86.96%、85.71%、87.18%。T IC显示:Ⅰ型17例,均为良性;Ⅱ型6例,其中良性4例,恶性2例;Ⅲ型9例,均为恶性。M RI对其良恶性诊断的准确度为86.9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与96.88%。结论 M RI能够准确判断FAB中是否存在潜在病灶,并能较准确地判断其良恶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渗透性参数Ktrans值、ve值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的ADC值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高级别脑胶质瘤(HGG)和1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LGG)患者的磁共振资料,所用序列包括常规平扫、DWI和动态对比增强扫描LAVA序列,分别测量肿瘤感兴趣区域(ROI)DCE-MRI的渗透性参数Ktrans值、ve值和DWI的tADC值、rADC值。t检验比较HGG和LGG两组间参数的统计学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Ktrans值、Ve值、tADC值、rADC值的最佳阈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和AUC。结果HGGKtrans值、ve值均高于L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HGGtADC值、rADC值均明显低于L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ve值诊断HGG的AUC最大为0.906,取ve值最佳阈值0.142,对诊断HGG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1.7%。结论DCE-MRI渗透性参数及DWI的ADC值均有助于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但ve值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男、女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P)的临床和MSCT表现差异。方法:收集行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胰腺SPNP(男7例,女22例)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男性与女性胰腺SPNP的临床和MSCT表现差异。结果:男性胰腺SPNP患者的中位年龄(56岁)明显大于女性(29岁),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男、女性胰腺SPN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肿瘤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男性胰腺SPNP患者的肿瘤最大径(3.9cm)明显小于女性患者(7.0c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SPNP的钙化比例、实性肿瘤比例均较女性多见(P=0.026,P=0.036)。结论:与女性相比,男性胰腺SPNP的MSCT表现为病灶较小,实性成分、钙化比例较多,具有典型的SPNP强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35例良性胆道疾患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结合US、CT、MRI检查、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部患者MRCP检查成功,胆管及胰管显示满意,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71.4%,结合MRI定性准确率为85.7%.结果表明MRCP对良性胆胰疾病的定位准确率高,结合常规MRI其定性准确率明显提高;对胆石症,MRCP检出结石的敏感性高,但需结合原始图像;对含液丰富的胆胰疾病,有助于了解病变与周围毗邻的关系;是胆道良性疾病的有效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