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福建省CT机应用质量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全面了解全省CT机的技术指标状况和CT机分布情况,福建省在1998~1999年度进行了CT机应用质量检测和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CT机分布不均,二手机所占比例过高,一手机技术性能指标合格率均比二手机高。水的CT值等8项指标一手机也均比二手机好。特别是空间分辨力和低对比度分辨力两个关键指标,一手机明显优于二手机。  相似文献   
12.
电视机中的皂压超过1.2万伏便能产生X线辐射。彩电的高压达2万伏左右,它所产生的X线辐射早就引起公众的关切,一些国家为此制定了“消费品安全法”,提出了彩电屏幕表面照射量的控制水平以及专用的测试仪器。我国尚无有关的标准、法规和专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评估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方法根据福建省部分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监测数据,分析放射治疗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并与国家标准周围剂量当量和年剂量限值进行比较。结果共监测医疗机构12家,相关仪器35台,放射工作人员163人。电子加速器18台,工作场所部分周围剂量当量超标,与机房防护门、机房周围屏蔽体等比较,控制台操作位周围剂量当量率最低;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机(4台)和X射线模拟定位机(13台)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接近本底水平(0.08~0.18)μSv/h;放射治疗工作人员163人,年个人剂量当量2.5mSv/a,与设区市和县属医疗机构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比较,省属放射工作人员的年个人剂量当量最低。结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放射治疗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处于较低水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1987~1999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1987年至1999年福建省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及其动态变化。随着放射卫生防护法规的逐步贯彻和落实,全省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水平普遍较低,93.03%的年均剂量当量水平低于年限值的1/10,且高剂量水平的工作人员数随时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60Co治疗机应用质量的检测与分析,全面掌握福建省放射治疗机的质量现状。[方法]对全省使用中的14台^60Co治疗机,按《医用γ射线远距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51-1996)逐项检测。[结果]14台^60Co治疗机的“源皮距指示器误差”、“同中心位置偏差”合格率均100%;“不对称性”、“光野与射野偏差”及“中心轴位置偏差”的合格率92.9%;“半影区宽度”合格率14.3%。[结论]我省放射治疗机的应用质量较好,处全国中上水平。加强对存在问题的治疗机的整改与监督是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国产氟化锂热释光剂量计调查本省924例或环妇女常规透视检查的局部体表X线照射量。并采用有关资料计算了性腺剂量和骨髓剂量。获得一次透环的平均皮肤剂量为3.32毫戈瑞;性腺剂量为0.166毫戈瑞;骨髓剂量为0.23毫戈瑞。并应用危险度对X线透环可能产生的随机性效应的危害进行了卫生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某医院新建核医学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方法 按照GBZI181-2006采用B类预评价表内容形式进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的布局基本合理,拟采取的防护措施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论 建设项目的放射性危害防护设施建设可行。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7年开始对全省放射工作者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否有兴奋作用和适应性反应。[方法]用130只清洁级纯种ICR小白鼠经不同剂量的^60CoY射线(能量为1.25MeV,剂量率均为1.25cGy/min)照射,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所有小鼠24d后眼球采血,用放免法测定SOD,结果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结果]12.5cGy的照射对SOD产生了刺激作用,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7.5cGy的预照射未诱导出小鼠的适应性反应。[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对SOD有兴奋作用,但未诱导出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热释光剂量测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普遍采用“逐参数搜索法”进行测读条件的选择。我们采用多因素正交实验法(杨纪珂著·应用生物统计·科技出版社,1984),克服了实验次数太多的不足,又具有条件均衡分散、整齐可比的特点,所得测读条件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