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磁共振影像学特点,评价磁共振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拟诊胎盘植入的29例产妇MRI影像学资料特征,并与手术和/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比较,分析MRI鉴别胎盘粘连和植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胎盘植入的MRI表现为蜕膜层低强度信号发生局部缺失,子宫肌层变薄,动态增强植入胎盘与子宫基层一致性明显强化,部分胎盘边缘强化明显,少数可见滋养血管。MRI鉴别胎盘植入(含穿透)与粘连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80%和82%。结论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结合增强能明确胎盘植入并判断肌层受侵的情况,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2.
小儿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两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8岁,发热4 d入院.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CT示胰尾一直径约2.6 cm类圆形团块,CT值约40HU,边界清,增强后病灶呈渐进性强化(图1A,1B).MRI示胰尾部一类圆形团块,大小约2.6 cm×2.4cm,在T_1 WI呈低信号,在T_2 WI及STIR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强化(图1C,1D).术中见胰尾部肿块与胰腺粘连紧密,易出血,大小约3.0 cm×2.5cm,切除肿块和胰腺尾部,术程顺利.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及假乳头状排列,部分肿瘤细胞围绕纤细的血管轴心排列,细胞无异型性,灶区偶见核分裂.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Vim(+),孕激素受体PR(+),肌酸激酶CK(-).  相似文献   
33.
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八正散治疗急性膀胱炎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文36例,女性28例,男性8例。年龄在20~42岁之间。病程3~10天者24例,10~20天者7例,1个月以上者5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小便涩痛,形如火灼,甚则滴沥难出。有的兼有  相似文献   
34.
腰椎骨密度与腰椎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骨密度与腰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进行过腰椎骨密度检测,并同时摄腰椎站立正、侧住及过伸过屈功能位X线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T值不同,将患者分成骨量正常组(I组)、骨量减少组(Ⅱ组)和骨质疏松组(Ⅲ组)3组。测量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腰椎曲度、Cobb’s角、椎间滑移距以及骶骨倾斜角。结果:①各组患者腰椎曲度、Cobb’s角、椎间滑移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Ⅱ组和Ⅲ组在腰椎曲度和Cobb’s角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的椎间滑移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骶骨倾斜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腰椎曲度和Cobb’s角分别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60,r=0.40);椎间滑移距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40);骶骨倾斜角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r=-0.14)。结论:随着腰椎骨密度降低,腰椎曲度变直,Cobb’s角减小,椎间滑移度增大,腰椎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35.
猝死在临床急诊工作中常常遇到,猝死病因甚多。有文献估计猝死占所有死亡的10%~25%。虽冠心病猝死是心脏性猝死中最常见的病因,但几乎所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均可引起猝死。我院急诊室于一九八六年四月五日收治猝死患者一名。曾拟诊为昏迷、急性肺水肿(原因待查)。有机磷中毒?颅内占位病变?后经尸体解剖证实为间质性心肌炎。现报告如下:患者张×,男性,17岁,既往无明确心脏病史。于发病头一天  相似文献   
36.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并且上下肢体均受累。临床症状有痛觉障碍、麻木、烧灼等,表现类型颇多。有时临床上未出现症状,而周围神经已受累。我们用国产JD-2型肌电图机测定37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患者  相似文献   
37.
本刊1989年第四期发表高辉、聂广同志的《浅析<中医内科学>中病名定义的失逻辑性》一文(以下简称《浅析》),提出《中医内科学》教材(全国中医高等院校五版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某些病名定义失逻辑性,对病名的定义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  相似文献   
38.
对北京部分地区正常儿童及部分矮小儿童身长增长速度与HP/Cr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矮小儿童与正常儿童平均身高增长速度不同,其HP/Cr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生长激素之间无显著差异;指出,HP/Cr与儿童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可予测儿童近期的生长速度,帮助临床医生查找矮小儿童生长缓慢的原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9.
例1 女,23岁.停经80 d,阴道出血1个月余.B超示:左侧予宫角处可见3.4 cm×3.2 cm的偏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团块血供丰富,与内膜相距约0.35 cm,诊断为左侧子宫角处混合性团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或子宫角妊娠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40.
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MR成像及其扩散加权成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小儿乙型脑炎的MRI表现及其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特征。方法16例临床诊断符合小儿乙型脑炎的患者,均行头颅常规MRI和轴面DWI,其中7例在发病10d内检查,9例在10d后检查。观察患者脑DWI、T2WI序列的表现;同时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将病灶的ADC值与其对应的发病持续时间作相关分析。结果脑部病变区主要呈稍长T1、长T2信号,丘脑受累最常见。16例患者中,15例丘脑受累,其中6例病变仅累及丘脑。7例10d内行MR检查者,病灶在DWI较T2WI信号高,而且病变范围更清楚,其中2例在DWI还显示了T2WI未能显示的病灶;9例发病10d后行MR检查者,T2WI显示病变较DWI清晰。丘脑病灶的ADC值与其病程呈正相关(r=0.84,P〈0.01)。结论 小儿乙型脑炎在MRI上常表现为较特征的丘脑受累,结合临床,DWI对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