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0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125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770篇
内科学   312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1292篇
预防医学   565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488篇
  4篇
中国医学   453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是激素依赖性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约为10%,在不明原因不孕女性中则高达70%~80%,成为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和特征是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剧,月经异常,不孕和性交痛,盆腔包块。祖国医学典籍中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有关论述散见于“痛经”、“月经不调”、“不孕”、“徵瘕”等篇中。目前尚无满意与特效的治疗药物,即使手术,  相似文献   
102.
生血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9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Ⅱ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扩大受试者范围,增加少年、老年、孕妇及术后的缺铁性贫血病人群体,进一步观察生血宁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82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分为成年组(2 5 4例)、老年组(2 0 5例)、孕妇组(1 5 1例)、术后组(1 30例)、少年组(70例)和儿童组(1 81例) ,各组病人均口服生血宁片0 . 5g ,tid ,疗程为4周。结果:各组病人疗效相似,非儿童组有效率为85. 9%,儿童组有效率为85. 6 %;血常规各项指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容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血清铁含量及总铁结合力均有显著改善。除少数受试者出现轻度恶心、腹部不适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生血宁片是治疗各年龄组尤其是青少年和孕妇缺铁性贫血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3.
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为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的干燥根及根茎. 乌拉尔甘草主产于宁夏、内蒙西部等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野生甘草资源紧缺,加之草原环境保护的重视,有效控制了野生甘草的采挖,为满足市场供求,西部地区已大面积开展了甘草的种植工作[1],但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生药组织学研究与比较未见报道,本文就不同生长年限(1~8年生)的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胀果甘草及光果甘草做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为甘草的品种鉴别、栽培甘草的年限优选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金元降压颗粒对麻醉犬血压、心率有明显降低作用,对总外周阻力、脑血管阻力及肾血管阻力均有明显降低作用,对心输出量、心搏出量有明显增加作用,明显增强心脏指数及心搏指数。  相似文献   
105.
苦参素诱导卵巢癌HO8910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抑制增殖效应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用苦参素处理H0891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降解,以及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在苦参素作用下,HO8910细胞呈凋亡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典型的凋亡特征.细胞凋亡的同时,细胞周期发生特定的改变.结论:苦参素能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6.
郭智  罗艳  何玉芬  王英 《西部医学》2019,31(6):908-912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美金刚与多奈哌齐合用对帕金森痴呆患者MoCA、ADL与血清CRP、PARK7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9例行帕金森痴呆患者进行研究,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金刚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具体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2%,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UPDRS总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研究组UPDR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CRP、PARK7、NT 3水平均较前明显改善。研究组血清CRP、PARK7水平低于对照组,NT 3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高于研究组患者(1224%),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美金刚与多奈哌齐合用对帕金森痴呆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行为功能以及认知功能,并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PARK7水平,提高了NT 3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帕金森痴呆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PRRT2基因突变相关发作性疾病患儿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具有PRRT2基因突变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15例患儿中男8例、女7例,中位起病年龄6个月(4~13个月)。12例有发作性疾病家族史。13例患儿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1例表现为痉挛发作;1例在8月龄时出现癫痫发作,15岁时表现为发作性运动障碍。2例患儿发作间期脑电图有癫痫样放电,1例呈不典型高度失律,12例未见异常。3例患儿头颅MRI表现为额颞脑沟加深,12例未见异常。14例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后控制良好,但其中1例停药后复发;另1例痉挛发作难以控制。15例患儿均发现PRRT2基因杂合突变,9例为碱基重复突变(c.649dupC,p.Arg217Profs*8),2例错义突变(c.439GC,p.Asp147His;c.640GC,p.Ala214Pro;c.962TC,p.Leu321Pro),2例碱基缺失突变(c. 649 delC,p.Arg 217 Glufs*12;c. 650 delG,p.Arg 217 Glnfs 12*),2例无义突变(c. 649 CT,p.Arg 217*;c. 970 GT,p.Gly 324*),其中2个突变(c. 962 TC,c. 970 GT)为未曾报道的新突变。13例患儿的父母一方携带相同突变,2例为新生突变。11例患儿诊断为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2例为良性婴儿癫痫,1例为婴儿惊厥伴阵发性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1例为婴儿痉挛。结论 PRRT2基因突变在儿科最常见的临床表型是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其次为良性婴儿癫痫和婴儿惊厥伴阵发性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等。c.649dupC是PRRT2基因的热点突变,c.962TC、c.970GT为未报道的可能致病性突变。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分析"医养结合"老年病房中常见脑卒中后肺炎的原因。方法将天津市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297例脑卒中患者分为SAP组62例,非SAP组235例。脑卒中后合并肺炎患者(SAP组)62例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235例临床未见肺炎的脑卒中患者(非SAP组)进行整理对比,分析年龄、性别、长期卧床、意识障碍或咳嗽反射消失、鼻饲、气管切开、营养不良、冠心病、糖尿病对此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SAP组长期卧床患者占比为100.0%,高于非SAP组的91.9%;行鼻饲患者占比为93.5%,高于非SAP组的76.2%;年龄>75岁患者占比为79.0%,高于非SAP组的64.7%;存在营养不良患者占比为74.2%,高于非SAP组的52.8%;存在意识障碍或咳嗽反射消失患者共43例,占比为69.4%,高于非SAP组的62.6%;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占比为66.1%,高于非SAP组的41.7%;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比为62.9%,高于非SAP组的34.5%;保留气管切开患者37例,占比为59.7%,高于非SAP组的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肺炎发病原因较多,高龄男性多见,长期卧床、意识障碍或咳嗽反射消失、鼻饲、气管切开、营养不良及有基础病(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0.
护理风险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参与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后果的可能性,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护理风险一旦发生不仅会导致患者的不满或不同程度的伤残,也会给护士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实习护生是护理工作的参与者之一,因此在护生实习阶段,就要注重对其进行护理风险的教育管理,以利于在今后的工作尽可能地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