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曾凡  王延江 《中国卒中杂志》2015,10(10):878-882
散发性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一种老年人中常见的颅内微 血管病。CAA相关病变(如脑出血、认知功能下降等)的发生主要包括淀粉样蛋白沉积于脑血管壁、 继发血管损伤两个重要过程,其危险因素包括ApoE 基因多态性等遗传因素和高血压病等非遗传因素。 免疫治疗和一些天然多酚类物质可防止脑血管内的淀粉样蛋白沉积,而控制高血压等非遗传危险因 素或使用依达拉奉能减轻CAA继发血管损伤。这些方法有望成为今后散发性CAA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大鼠颈动脉显微及其超微结构,探讨大鼠颈动脉内皮细胞在动脉老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30只大鼠按其月龄分为青年组(2~3月龄)、成年组(10月龄)和老年组(28~30月龄),每组10只.大鼠颈动脉固定、切片后,每只大鼠随机选切片5张,每张切片随机取4个视野,分别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颈动脉结构特点.结果:青年组大鼠颈动脉厚薄较均匀,管腔内表面光滑,内膜、中膜和外膜分界清楚,内皮细胞胞浆丰富均匀,核膜完整,表面有微绒毛;成年组大鼠颈动脉厚薄欠均匀,部分内皮细胞增厚,内皮细胞完整,胞浆稀薄,细胞器减少;老年组大鼠颈动脉厚薄不均一性,管腔内表面欠光滑,内膜可见明显隆起增厚,内皮层脱落、肿胀、增生或缺失,内皮细胞胞浆稀薄,细胞浆较少,微绒毛消失.结论:与青年组、成年组大鼠相比,老年组大鼠颈动脉内膜结构破坏严重,各层结构欠清晰,内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出现脱落衰老凋亡现象,并有红细胞等附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高手术风险颈动脉狭窄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膨式颈动脉支架(所有患者均给予脑保护装置)治疗高手术风险颈动脉狭窄患者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造影复查,所有患者颅内血管供血状况改善.术后临床症状均有缓解.20例术后随访1~18月,术后3月时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无脑梗死及脑出血发生,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手术风险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4.
王延江 《医疗设备信息》2010,(4):102-102,109
本文分析了日本光电ECG-6511心电图机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两例接触不良故障,并介绍了故障排除办法。  相似文献   
2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是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AD 患者脑内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在细胞外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异常磷酸化Tau 蛋白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淀粉样血管病和神经元丢失。传统观点认为,AD 是一个大脑自身异常的疾病,因此过去AD 防治策略的重点在于使药物进入脑内而发挥干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D 患者中Aβ沉积也存在与外周脏器组织如心脏和肠道,我们的工作也发现外周脏器的功能状态与Aβ代谢相关,外周脏器组织在脑内Aβ清除上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新近证实,来源于外周血液的Aβ也能进入正常小鼠脑内,诱发AD 特征性病理变化、损害神经功能。腹腔透析可以降低AD 小鼠血液Aβ水平,改善脑内微环境,促进脑内Aβ清除。这些发现提示,AD 可能是一个系统疾病,需要从系统这一新的角度来理解AD 发生机制、寻找AD 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深Ⅱ度烧伤对小鼠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小鼠背部12%TBSA深Ⅱ度烧伤。分离并计数腹腔巨噬细胞,RT-PCR检测其IL-12 p35和p40亚基的基因表达水平;测定脾体比,脾脏组织学观察,分离脾脏T细胞,RT-PCR检测其IFN-γ和IL-4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1)伤后3d时腹腔巨噬细胞数量显减少,此后迅速恢复;(2)伤后腹腔巨噬细胞IL-12 p35和p40的基因表达增强;(3)伤后脾脏指数增加,脾脏淋巴细胞核分裂相增多;(4)伤后脾脏T细胞的IFN-γ和IL-4表达量增加。结论 12% TBSA深Ⅱ度烧伤能够刺激小鼠巨噬细胞的IL-2表达和T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其IFN-γ与IL-4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7.
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对象为本院1999年5月至2001年12月连续入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为突发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并持续〉24h,颅脑CT或MRI显示急性缺血性病灶。纳入标准:48h内发生的缺血性卒中;年龄〉55岁。排除标准: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疾病(如严重的帕金森病);病情严重;严重视、听功能障碍;严重失语;严重脑外伤及有神经外科手术史;卒中前有认知功能损害。共入组401例,其中128例(31.9%)为卒中后认知损害(损害组),273例(68.1%)认知功能正常(正常组)。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介绍了一例GERevolution XR/d DR旋转阳极启动故障的分析与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29.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主要功能为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sICAM-1水平增高,还可促使白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并诱导微血管收缩,形成小栓子,阻塞微循环,从而引起组织缺血和损伤。急性脑梗死早期病灶区大量白细胞聚集引起微血管阻塞与黏附分子表达增强密切相关,但sICAM-1与急性脑梗死病灶大小的关系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该研究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0.
医患沟通培训各要素对培训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医患沟通培训各要素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1993年1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期间发表的有关医患沟通培训随机对照研究英文文献;计算各研究培训效果的效应尺度;采用Inverse-variance-weighted oneway ANOVA方法对沟通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研究设计方法和沟通培训内容等各要素与培训效果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关于医患沟通培训的总体培训效果为中等强度.在培训对象方面,对医生、护士或医护混合培训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 7).在培训方式方面,采用的培训方式越多,培训效果越好(P=0.001 2),其中在培训中采用演示和反馈对提高沟通培训效果有显著作用(P<0.05).在培训内容方面,对"医患信息交流和患者教育"和"从生物-社会-心理角度理解患者问题"沟通技能的培训对提高沟通培训效果有显著影响(p=0.000 2,P<0.000 1) .结论 当前医患沟通培训的总体效果接近中等强度,在沟通培训各要素中,培训方式(演示和反馈)和培训内容("医患信息交流和患者教育"和"从生物-社会-心理角度理解患者问题")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