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01.
夜间遗尿症(NE)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儿童常见疾病[1].5岁儿童NE发生率达10%~30%,约2%持续至成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2].现就NE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甲壳胺在临床医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伟  吴叶 《首都医药》1999,6(8):17-19
  相似文献   
103.
纳络酮和西咪替丁对电针大鼠足三里胃酸分泌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电针调节胃酸分泌的机制 .方法 采用精密酸度计测定电针后空腹胃液 p H值 ,滴定法测定胃液酸度 ,放免法测定胃液、血浆、胃粘膜及颌下腺 Gas和 EGF含量 .结果 注射纳络酮大鼠胃液酸度较生理盐水组有明显提高 (35 .3± 1.7) vs (2 6 .8± 2 .0 ) mmol· L- 1 ,P<0 .0 1,并用电针足三里后胃液酸度降低 ,p H升高 (2 .9± 0 .1) vs (1.9±0 .2 ) ,P<0 .0 1,两组胃液、血浆及胃粘膜 Gas明显增高 ,EGF含量降低 .注射西咪替丁胃液量减少 p H升高 ,胃酸度明显下降 (19.8± 0 .8) vs (2 6 .8± 2 .0 ) mmol· L- 1 ,P<0 .0 1.并用电针足三里无显著变化 .胃液、血浆、胃粘膜及颌下腺 Gas和EGF均显著升高 .结论 纳络酮促进电针足三里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 .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 ,同时促进颌下腺、胃粘膜 EGF合成与释放 .电针足三里不能改变已受抑制的胃酸分泌状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工皮负压吸引修复腓骨长短肌腱外露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PRP联合VSD治疗腓骨长短肌腱外露及软组织缺损创面20例,观察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直接愈合,2例肉芽组织生长丰富,覆盖肌腱组织后创面植皮均愈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55 d。结论 自体PRP移植治疗联合人工皮负压吸引治疗腓骨长短肌腱外露及软组织缺损创面,能有效缩短足踝部骨、肌腱创面缺损愈合时间,促进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105.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改变与上尿路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膀胱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称之为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neuropathic bladder-sphincter dysfunction NBSD)。小儿NBSD发病率很高,仅脊髓脊膜膨出(MMC)发病率为1‰~2‰,5岁前MMC患儿病死率高达14%,主要死因为肾功能衰竭。最近小儿尿动力学检查技术进步以及小儿下尿路功能障碍术语标准化使得可以更加准确评估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106.
王庆伟 《首都医药》2007,14(10):14-16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中遗传工程领域研究的日新月异,细胞培养、克隆等生物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使肉毒素、类肉毒素、自体干细胞移植产品等一批高科技边缘产品不断涌现,并逐渐渗透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是复发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9例根治术后复发的直肠癌进行了放射治疗,其中16例同时给予大剂量醛氢叶酸(CF),氟脲嘧啶(5-FU)的全身化疗(观察组)13例单纯放疗(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中局部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1.25%,46.16%,有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缓解分别为18.75%,7.69%两组放疗引起的局部毒性反应相似,结论,C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价腹腔转移瘤CT模拟定位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的剂量分布优势。方法 :选择腹腔转移瘤病人共 38例 ,在CT定位并确定计划靶区 (planningtargetvolume,PTV)后 ,采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 (TPS) ,以尽量小的治疗区 (treatedvolume,TV)完全包绕PTV区的原则 ,设计适形野照射计划 ,利用TPS的剂量、体积计算功能评价本组病例适形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布特点和优势。结果 :38例患者PTV内平均最大剂量为 ( 115 .30± 5 .2 3) % ,最小剂量为 ( 88.0 0±2 32 ) % ,平均剂量为 ( 99.2 0± 1.2 0 ) % ;PTV区相应水平膀胱、肾脏、脊髓、肝脏等邻近正常重要器官的平均最大剂量分别为 ( 6 5 .4 5± 2 .2 3) %、( 35 .2 2± 1.32 ) %、( 6 0 .32± 1.13) %、( 2 6 .32± 2 .5 7) % ;平均剂量分别为 ( 30 .2 0± 1.6 6 ) %、( 2 6 .12±31 12 ) %、( 2 9.4 2± 1.0 2 ) %、( 15 .32± 2 .0 2 ) % ;(TV PTV) /TV值为 ( 7.2 2± 2 .32 ) %。结论 :采用适形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腔转移肿瘤 ,TV高度适形PTV ,从而使PTV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大大减少了邻近正常器官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9例小儿分2组,患儿组54例,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儿,男30例,女24例,年龄4~18岁,平均(10.7±3.6)岁;对照组15例,为下尿路正常的患儿(因上尿路异常作下尿路检查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17岁,平均(9.9±3.7)岁。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同步耻骨上、会阴部和直肠B超观察膀胱壁厚度、膀胱颈口形态、膀胱充盈和排尿后尿道形态等。结果患儿组尿动力学异常表现有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逼尿肌瘫痪等,B超影像检查异常表现有膀胱壁增厚、毛糙,颈口抬高,后尿道扩张,排尿期尿道开放不完全等,其中2例后尿道瓣膜患儿发现膀胱憩室。对照组B超影像检查显示充盈期膀胱壁光滑,厚度(2±1)mm,均小于3mm;膀胱颈口关闭,无抬高;排尿期膀胱颈口、后尿道充分开放,残余尿量小于10ml。结论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将膀胱的功能性改变和形态学信息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地诊断和了解下尿路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测定丁酰化-5-氨基水杨酸-果胶共轭物载药量的方法。方法:共轭物碱液经水解酸中和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流动相为水相(0·15%三乙胺和0·15%冰醋酸)-甲醇(95:5,V/V),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5-氨基水杨酸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10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0%,日内及日间RSD≤2·25%;共轭物载药量为12·76%(n=3)。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高,可用于共轭物载药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