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中药墨旱莲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药效作用。方法 3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A,75 mg/(kg·d))、墨旱莲组(1.46、0.73、0.37 g/(kg·d))、仙灵骨葆组(1.5 g/(kg·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维甲酸造模2 w,造模同时给予墨旱莲、仙灵骨葆。实验过程每日称量体重,连续给药6w后测定血钙(S-Ca)、血磷(S-P)、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的水平,尿液中钙(U-Ca)、磷(U-P)、脱氧吡啶啉(DPD)的水平。采用DXA型骨密度仪检测大鼠的股骨、第4椎骨、胫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左侧股骨生物力学性能:最大载荷、结构硬度、能量吸收、最大应力、弹性模量。Micro CT法分析右侧股骨骨微结构。结果墨旱莲1.46 g/(kg·d)能显著升高模型组大鼠的血钙水平,同时降低尿钙、ALP、OCN和DPD(P0.05)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墨旱莲1.46 g/(kg·d)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的股骨、第四椎骨及胫骨骨密度分别提高8.17%、11.79%、14.59%(P0.05),对最大载荷、结构硬度、能量吸收、最大应力、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参数分别提高13.98%、16.33%、40.18%、12.45%、34.96%(P0.05),同时能有效抑制维甲酸所致大鼠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微结构的退化(P0.05)。结论墨旱莲1.46 g/(kg·d)对维甲酸所致大鼠的骨质疏松症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钙吸收、促进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率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是指5岁以上儿童夜间睡眠中间断发生的尿失禁[1].虽然NE为自愈性疾病.但7岁学龄时发生率高达10%左右,约2%持续至成人仍不能缓解[2].无论NE是否最终自愈,均可导致患儿出现多种心理障碍[3].完好心理发育对于儿童的正常成长尤为重要,为提高医生及社会对NE患儿心理问题关注.本文就NE认知程度、就诊现状和心理障碍及其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运用经皮微创内侧锁定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50名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内侧锁定板固定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良率为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5.47±3.56)min和伤口愈合时间(8.94±3.07)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05.46±4.38)min和伤口愈合时间(15.35±5.35)周。结论:对于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来说,运用经皮微创内测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己烯雌酚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TNBS)/乙醇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肌肉注射己烯雌酚(50、100、150、200μg.kg-1),每天1次,共7 d。给药结束后,乙醚麻醉大鼠,打开腹腔,截取8 cm结肠,称重,画取溃疡面积,取病变组织以作HE染色,分离肠粘膜待测MPO活性;并取胸腺、脾脏称量。结果:50μg.kg-1己烯雌酚对结肠炎无明显治疗作用,反而引起肠道粘连和腹膜炎,加重炎症;100μg.kg-1的己烯雌酚对结肠炎具明显疗效;150和200μg.kg-1己烯雌酚能明显改善结肠炎各项指标,但大鼠全身状态差,死亡率增高。结论:适当剂量的己烯雌酚对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小剂量的己烯雌酚能够加重结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拆分酒石酸美托洛尔光学异构体的方法。方法:以正已烷、异丙醇和二乙胺为流动相,用Chiralcel OD-H手性固定相成功拆分了β1受体阻断药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映体,并对流动相组成、柱温及流速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优化的色谱条件为:正已烷-异丙醇-二乙胺(65:35:0.1,v/v/v);柱温:25℃;流速:0.5mL/min,该条件下的分离因子为1.82.两对映体在5.005~260mg/L的浓度范围内,以药物浓度为纵坐标,峰面积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r=0.9997。结论:该方法拆分及测定两对映体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6.
 单纯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有限。而同时放化疗治疗不能切除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正得以探讨。自1998年10月~2000年4月应用泰索帝Weekly化疗方案同时配合放射治疗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理论与实验教学同步进行,克服了两者相脱离的弊端;建立综合考评体系,促进学员自主学习。在立足教学大纲的基本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改进教学及考核方式,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教员的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yeloureteric junction obstruction,PUJO)肾积水术后1周内尿理化性质和尿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2.AQP2)的变化.方法 选取14例符合Grignon法四、五级标准的小儿单侧先天性PUJO.肾积水患儿;经肾盂成形术后给予严格设定的补液标准,收集术后第一、三、五、七天积水侧肾脏和对侧无积水肾脏24 h尿液,分别测定排尿量、渗透压、Na+和肌酐,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液中AQP2水平.结果 相对于对侧无积水肾脏,积水侧肾脏梗阻解除术后1周内尿液AQP2显著降低.尿量明显增多.尿渗透压显著降低,Na+排泄分数显著增加;同时术后1周内双侧肾脏尿液AQP2、排尿量和尿渗透压有升高趋势,而积水侧肾脏Na+排泄分数有减少的趋势;积水侧.肾脏术后第五、七天的尿液AQP2.排尿量和尿渗透压较第一天均显著增加(P<0.05).对侧无积水肾脏术后第五、七天的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较第一天也显著增加(P<0.05).其余指标在术后小同天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单侧先天性PUJO解除术后1周内积水侧.肾脏的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均较对侧尤积水肾脏尿液显著减少.提示梗阻解除后尿液中AQP2可能和尿液浓缩能力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发病率高,患儿生活质量差,并发症多。随着儿童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不仅可准确反映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且为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有效预测上尿路损害风险及评估术后疗效和长期跟踪随访提供重要依据。其诊断模式已发展为多学科协作模式。其治疗随着新型药物及清洁间歇导尿术的出现及对康复治疗的重视,使得患儿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河南省儿童和青少年作原发性遗尿症(PNE)患病率调查,为儿童和青少年的保健与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随机选取河南省7个城市管辖区中小学的5~18岁儿童和青少年进行PNE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目前无夜间尿床儿童,要求父母回忆其停止夜间尿床的年龄。结果实际发放调查问卷11799份,回收10383份,有效问卷10088份,有效回收率为85.5%。现况调查5~18岁儿童PNE总体患病率为4.07%(95%可信区间3.68~4.46)。5岁患病率为11.83%(95%可信区间9.25~14.41),12岁降为1.72%(95%可信区间1.10~2.43),15岁时降为1.21%(95%可信区间0.50~1.96),以后稳定于1.0%左右。男性PNE患病率为4.57%(95%可信区间4.00~5.14),与女性3.56%(95%可信区间3.04~4.08)之间的差异有呈著性意义(P〈0.05)。男女PNE患病率均具有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趋势。回顾性调查5岁时PNE患病率为9.6%,10岁时为1.02%,以后各年龄段PNE降至1.0%以下。现状调查时男性、女性和总体PNE患病率均高于回顾性调查。结论回顾性调查和现状调查均显示5~7岁儿童仍有10%左右的儿童患有PNE,是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应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