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2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64层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颞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 应用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采用临床常用的颞骨螺旋扫描模式,分别以380、300、200、160、120、80mA的剂量对尸体头颅标本2具(4只耳)进行扫描,并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处理,然后用剂量头模和CT长杆电离室分别测试各mA下螺旋CT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横断面选取弓形下窝、前庭导水管、鼓膜张肌腱、面神经隐窝4个解剖结构,冠状面选取盾板、横嵴、面神经蛇眼征蜗窗4个解剖结构,双斜面重组图像选取锤骨、砧骨、镫骨、上骨半规管、耳蜗、面神经管6个解剖结构,分别对各mA组下重组图像进行统计评分处理,并筛选出能满足诊断的最低mA值。对5例(10只耳)患者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结果 当mA值由380降低至160时,CTDIw由(47.8±2.7)mGy降至(20.1±2.0)mGy。2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解剖结构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降低管电流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降低辐射剂量的颞骨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42.
正常颅内动脉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柳澄,赵斌,刘作勤,张成启,于飞,陈立光,姚建国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ngiography;MRA)的研究进展很快。我们对50例正常人进行了颅内动脉磁共振造彤。将MRA对颈内动脉干,大脑前、中动脉、基底动脉及其主要分枝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术(MSCTP)准直与螺距匹配及重建方法的优化选择.方法150例疑肝脏疾病患者,按不同螺距及准直随机分为4组行MSCTP检查,对比分析不同组间及不同重建方法(MIP、VR、SSD)间的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准直间、不同螺距间CTP图像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一定扫描时间内,2.5 mm准直、0.875螺距组CTP图像质量优于1 mm、1.75螺距组.不同重建方法间存在明显差异,以VR图像质量最好.结论相同螺距、相同扫描条件下,准直越薄,三维图像质量越好.三种重建方法以VR显示门静脉图像质量最佳;SSD在显示立体结构空间定位准确性方面最佳.  相似文献   
44.
螺旋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CT增强扫描是当今对胰腺癌诊断和分期的主要方法。据报道,总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但多为已丧失手术机会的晚期病人,只有10%~30%的胰腺癌病人有手术切除的可能性[‘,’j。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螺旋CT的广泛应用,图像分辨力明显提高,各种扫描技术日臻成熟,无疑会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对手术可行性的准确判断。一、螺旋CT扫描技术螺旋CT扫描和成像速度快,一次屏气即可完成全胰腺扫描。压力注射器的应用,可严格控制对比剂的注速和用量,在增强的不同时期进行胰腺扫描。因此,合理选择螺旋CT扫描的技术参数对胰腺病变…  相似文献   
45.
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40例临床拟诊为肾动脉狭窄者行SCTA检查,其中20例经DSA对照。SCTA扫描参数取准直宽度3.2mm,螺距(pitch)1,以小剂量试验获得最佳延迟扫描时间。综合分析CT轴位断面像、多层面重建(MPR)与曲面重建、最大强度投影(MIP)及表面遮盖显示(SSD)三种方法重建的血管影像,完成诊断。结果40例中SCTA显示肾动脉正常65条,肾动脉狭窄16条,共81条。20例有DSA对照者,DSA显示肾动脉正常21条,肾动脉狭窄17条;SCTA显示正常肾动脉22条,肾动脉狭窄16条。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告值及阴性预告值分别为94.1%、100.0%、100.0%及95.5%。结论SCTA能清晰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狭窄作出可靠诊断,在很大程度上可代替创伤性DSA检查  相似文献   
4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ccuracy of low-dose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DS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step-and-shoot (SAS) mode for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ngraphy (CCA).Methods Prospective multiple-center study, 46 patients[mean age(58±9) years;bedy mass index(BMI) (25±3) kg/m2]underwent both DSCT in the SAS mode and CCA within 14 days.The inclusion criteria for contrast-enhanced CT: (1) heart rate less than 65 times/rain (bpm).(2) regular sinus rhythm, heart rate fluctuations within the range of 6 bpm. (3) holding breath well, breath-hold time is about 12-15 s.The exclusion criteria:(1) allergy to iodinecontaining contrast medium, nephropathy (serum creatinine level 120 μmol/L), heart failure and serious arrhythmias.(2) patients with coronary stents or bypass grafts.(3) heart rate can not be controlled very well (4)the patient could not take nitroglycerin.(5)BMI 30 kg/m2.(6) other heart disease: carcliomyopathy, valvular disease etc.Sensitivity, specificity, negative (NPV)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 were determined with CCA as standard of reference.The Kappa value between the two modalities and the two observers was calculated.Radiation dose values were measured.Results Mean heart rate during scanning was (61±6)bpm.99.19% (614/619) coronary segments were depicted with a diagnostic image quality. The vessel-base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PV, and NPV for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were 96.2% (75/78), 88.2% (60/68), 90.4% (75/83), and 95.2% (60/63), respectively.The Kappa value between the two modalities was 0.848 (P=0.000).The mean effective dose of the SAS-CTCA was (2.95± 0.96) rosy(1.26-4.32 mSy).Conclusion In selected patients, DS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SAS mode have good image quality, which allows for the accurate diagnosis of coronary stenosis at a low radiation dose.  相似文献   
47.
仲海  徐卓东  柳澄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0):826-826,833
膕动脉陷迫综合征(popliteal artery entrapment syndrome,PAES)在临床上很少见,我院经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确诊并经手术证实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对21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Wizard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其中21例结合常规血管造影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CTA)的准确性。结果:在441个动脉节段中,435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在DSA图像上,狭窄闭塞的节段共130个(轻度狭窄16段,中度狭窄12段,重度狭窄22段,闭塞80段),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9.1%、99.7%、99.5%。结论:64层CT血管成像是一种高度准确、非侵袭性的成像技术,在评估下肢动脉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疾病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9.
多层螺旋CT在大肠分区及肠壁厚度测量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大肠进行分区并对各区肠壁厚度进行测量 ,旨在测量并制定各区肠壁厚度的正常值。方法 :对 5 0例正常成年人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腹部扫描 ,并对其中的 2 8例进行双期强化扫描 ,按大肠的解剖分区法对各被检者大肠的MPR冠状重建图像进行分区 ,并应用光标分别测量各区肠壁厚度。结果 :5 0例被检者大肠的MPR重建图像均能比较准确地对大肠进行分区 ,测量并计算出各被检者各区肠壁厚度的正常值 ,分别为盲肠 :2 .33± 0 .1 4 ,升结肠和横结肠区 :4 .4 5± 0 .32 ,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2 .36± 0 .1 9,直肠 :3.5 8± 0 .2 5。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大肠进行分区 ,测量并计算出正常人不同区域肠壁厚度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50.
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应用技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了解螺旋CT的新的基础概念,合理应用螺旋CT扫描和后处理的参数匹配以及后处理方式的选择,是目前诊断医师应当掌握的。掌握它们的应用技巧,可以改善病灶的检出、定性和定量,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