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正《献血法》颁布实施后,我国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血液工作面临着挑战。2010年底以来,一些省市出现血液供应紧张情况,个别地方呈现常态化趋势[1]。要实现向所有需要输血的患者提供安全、充足和及时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目标,建立固定、低危、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是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自愿戒毒患者复吸的原因。方法:对2007年1~11月在我院自愿戒毒病房治疗的439例患者进行随访并统计分析。结果:在自愿戒毒的439中,复吸232例,占52.8%。复吸的原因可归纳为:①两极心理,②求药心理,③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④缺乏自信心,忍受性差,⑤心理依赖,⑥同伴的负性影响。结论:自愿戒毒患者复吸的原因客观存在,但采用相应对策可以降低复吸率,提高戒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藏药川西千里光(Senecio solidagineus Hand.- Mazz.)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方法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质谱(MS)、红外(IR)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川西千里光的乙醇室温提取物中获得6个倍半萜内酯,其结构被确定为:8α -羟基-1-羰基-7(11) -烯-8,12-艾里莫酚内酯(I),10-羟基-7(11) -烯-8,12-艾里莫酚内酯(Ⅱ),8,10-二羟基-7(11) -烯-8,12-艾里莫酚内酯(Ⅲ),10-羟基-8甲氧基-7(11) -烯-8,12-艾里莫酚内酯(Ⅳ),6-羟基-7(11) -烯-8,12-艾里莫酚内酯(V),10-羟基-7(11),8(9) -二烯-8,12-艾里莫酚内酯(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60例健康成人及60例心脏病患者(冠心病等)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观察:(1)正常成人24小时室上性早搏(SVE)阳性率为63.3%,范围0—296次,中位数2;室性早搏(VE)阳性率为36.6%,范围0—27次,中位数4。(2)冠心病:SVE阳性率69.8%,范围0—2041次,中位数4.5;VE阳性率83.7%,范围0—7449次,中位数11.5。(3)心脏疾病组24小时DCG与常规心电图比较,SVE及VE的阳性检出数前者比后者分别高5.7及3.7倍。(4)DCG检出心源性症状(心悸、晕厥等)由明显心律失常引起者达73%,常规心电图仅25%。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对藏药圆穗兔耳草(Lagotis ramalana Batalin)中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确定.方法 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其乙醇(体积分数95%)室温提取物中获得5个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Ⅰ),洋芹素-7-O-β-D-葡萄糖苷(Ⅱ),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Ⅲ),3‘-甲氧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Ⅳ),5,6,4‘-三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6-O-β-D-葡萄糖苷(Ⅴ).结论 黄酮类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6.
藏药川西小黄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梅  鲁润华  师彦平 《中药材》2007,30(5):546-548
目的:对藏药川西小黄菊(Pyrethrum tatsienense)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川西小黄菊的乙醇(95%)室温提取物中获得6个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三十烷(1),亚油酸(2),松脂素(3),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4),betulabuside A(5),二氢丁香苷(6)。结论: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7.
光果莸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果莸CaryopteristanguticaMaxim系马鞭草科莸属植物,产于陕西、甘肃、河南、四川、河北,生于海拔约2500m的干燥山坡[1],在甘肃分布较广,俗称“兰花茶”,有活血止痛,消食理气的作用。张永红等曾对光果莸全草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2],但对光果莸全草挥发油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1 材料和方法11 挥发油的提取光果莸全草,2002年8月采自兰州石佛沟,经兰州医学院张永红副教授鉴定为Ctangutica,取干燥粉碎的原植物40g,置挥发油提取....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对有症状无体征腹痛患者进行治疗性观察的效果,并介绍五种层次患者的分流方式。方法将127例患者使用相对敏感的抗生素及对症治疗过程中而获得的最后的诊断。结果多数患者无需进一步治疗和检查即可确诊并获得相应的治疗,但仍有29.1%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及后续的治疗。结论对有症状无体征患者应注意"治疗"与"观察时间"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9.
老年人用药存在的偏差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约80%的老年人有一种以上的慢 性病。用药种类多,持续时间长,缺乏用药知识是老年患者 用药的共同特点。因此,关心老年人用药问题十分必要。本 研究为了促进老年人健康,纠正用药偏差,加强对老年人的 用药护理,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60.
褥疮是长期卧床(尤其是截瘫、昏迷)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褥疮,即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又影响其它疾病的治疗。我院探索用中药研制一种预防、治疗褥疮的外用药物一防治褥疮液,经几所医院用于近60名长期卧床的病人,无一人发生褥疮;对已发生褥疮的51名病人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治愈疗程短,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