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治疗甲状腺癌既往多行标准的根治手术,即包括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并同侧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包括或不包括副神经在内的颈淋巴结廓清的颈大块切除术。有的作者强调根治性,甚至对一叶的甲状腺癌不论瘤块的大小与所在部位,一律施行全甲状腺切除并患侧颈廓清术,并且有人对无颈淋巴结肿大的甲状腺癌病例也行预防性颈廓清术。由于传统的根治术给患者造成的颈部外观畸形与功能障碍,以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分化好,预后较佳,很少有淋巴结转移或直接侵及胸锁乳突肌与颈内静脉,更少向颌下三角区转移(该区转移仅占1.5%)。因此有些作者认为可采用改良式颈廓清术而不必施行传统的颈廓清。Block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罕有侵及胸锁乳突肌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C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卜G活性变化,旨在对G与HCC的关系进行探讨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共选取HCC患者63例,其中42例行手术切除治疗,取术前及术后1wk空腹静脉血;42例手术切除肝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确诊,其中高分化者16例,中低分化者26例另取106例健康献血员,13例肝外伤手术切除肝组织石蜡切块标本为对照组1.2方法1.2.1血清学检测 血标本均为空腹静脉血,用量3mL,离心后取血清在-40℃保存为减少误差,取相近时期健康献血员血清,用ELISA法测定样…  相似文献   
14.
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法在严重肝外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重肝外伤 ,常伴有肝静脉或肝后下腔静脉损伤 ,处理上非常困难 ,常因出血凶猛难以控制而死于大出血造成的休克。我院近年来收治了 2例严重肝外伤伴肝后下腔静脉破裂大出血的病例 ,在急诊情况下 ,采用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法 ,修补了破裂的肝后下腔静脉 ,使抢救获得成功。临床资料例 1,男性 ,14岁。汽车撞伤 2h后来我院急诊 ,神志清楚、表情淡漠、血压测不到 ,脉搏 92次 min ,腹穿抽出不凝血 ,诊断腹腔脏器破裂出血。经积极抗休克后 ,急行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探查 ,腹腔积血约 2 50 0ml,肝左内叶有一长约 10cm的纵行裂口 ,深度达肝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同步检测胰腺癌和癌旁胰腺组织中TGF-β_1和β-GCD的表达。结果表明胰腺癌组织TGF-β_1阳性细胞百分率(43.8%±5.2%)明显高于癌旁胰腺组织(28.7%±3.6%),P<0.01;癌细胞分化愈差或有淋巴结转移,TGF-β_1过度表达愈多。胰腺癌β-GCD阳性细胞百分率(62.5%±4.1%)明显高于癌旁胰腺组织(33.5%±2.8%),P<0.01;β-GCD过度表达程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TGF-β_1和β-GCD在胰腺癌中表达呈一致性关系。结论:TGF-β_1与β-GCD的同步检测有助于胰腺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是机体组织细胞中的酸性水解酶,具有参与细胞增生的生理功能。近来研究表明,转铁蛋白受体(Tr)亦在增生活跃细胞或恶性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鉴于两者都与细胞发生发展,增殖有关,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胰腺癌组织中β-GCD和Tr进行同步检测,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胰腺癌组织32例,1993/1996沈阳地区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其中高分化腺癌19例,中低分化腺癌13例,病理证实12例有淋巴结转移。常规制作石蜡切片,厚4μm。取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为对照,采取免疫组化ABC法,抗β-GCDmAb为美国阿拉巴马大学Ho教授惠赠,工作浓度1:200,鼠抗人Tr mAb为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测定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建立ELISA法测定不同肝脏疾病病人血清β-G活性,并与甲胎蛋白(AF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进行比较,31例肝癌病人血清β-G活性(1.16.6&;#177;1.7)明显高于正常人(1:6.5&;#177;1.2)、肝硬化(1:7&;#177;1.6)及肝血管瘤(1:6.9&;#177;2.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lt;0.01)。AFP、GGT和β-G三者,在肝癌诊断试验中灵敏度分别为67.7%、90.3%和80.6%;特异性为88.2%、76.5%和82.4%准确度为75.0%、85.4%和81.3%,β-G均位于AFP和GGT之间。结论:β-G作为一种体内酶标志,对肝癌诊断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各种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密切相关,是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因子.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是机体组织细胞中的酸性水解酶,具有参与细胞增生的生理功能.因两者都与肿瘤细胞发生发展有关.为此,我们对胰腺癌组织中TGF-β1和β-GCD进行同步检测,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胆石症患者肝细胞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免疫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体组织细胞自身产生的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的质和量与胆红素结石形成有关[1].我们选取胆红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肝细胞溶酶体为研究对象,参照肝细胞免疫电镜研究模型[2],探讨βG与不同类型胆结石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5/1998沈阳地区部分医院手术切除和(或)组织活检,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胆红素结石肝组织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2岁~78岁,平均42岁.胆固醇结石肝组织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24岁~46岁,平均37岁.二组间性别.年龄分布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79年收治1例肝脏巨大囊肿合并有肝胆管内的多发性囊腺瘤。 患者女,29岁,因反复出现黄疸8个月入院。每次发作均为皮肤巩膜黄染,全身皮肤搔痒,屎深黄,无腹痛,寒战、发热等症状。反复发作6次。近1个月感右上腹胀痛。查体:体温36.1℃,脉搏74次,血压108/70。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