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6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261篇
内科学   29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131篇
外科学   243篇
综合类   1143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248篇
  4篇
中国医学   495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重度增生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经影像学考虑为膀胱内实性占位、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2例重度增生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患者均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术后给予药物灌注治疗.结果 32例患者随访3~ 48个月,25例(78%)症状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复,行膀胱镜检查正常.6例(24%)出现复发,行再次手术更换膀胱灌注药物后,未出现复发.1例患者术后1年合并膀胱结石,行经尿道碎石取石并病灶黏膜电灼术.所有随访患者均未发现恶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CT增强可提高对腺性膀胱炎定性诊断的准确性.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重度增生腺性膀胱炎效果明显,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接受同种异体活体肾移植的133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前的BMI将受者分为3组,消瘦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BMI18.5~23.9 kg/m2)、超重肥胖组(BMI23.9 kg/m2)。比较3组受者术后1周的实验室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并对肾移植受者Scr与BM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组受者的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超重肥胖组Scr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08,P=0.01)。3组肾移植受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肾移植受者Scr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187,P=0.031),Scr水平随BMI增加而升高。结论 BMI影响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肾移植术前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分别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应用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翻转教学模式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更能提高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自我行为管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以新疆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康复科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对其实施6个月的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自我行为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自我效能得分、自我饮食控制能力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2.68,P=0.01;t=2.49,P=0.02;t=2.82,P=0.01)。结论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饮食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作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纵隔及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CT提示肺占位或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TBNA检查,再以毛刷在穿刺点处刷检,如果可见局部黏膜增厚或充血水肿需另行活检,取得的标本送病理学检查。比较TBNA与活检、刷检组的诊断阳性率,评价TBN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8例患者中阳性56例,诊断阳性率为82.4%,高于常规检查组(51.5%)(P<0.05)。隆突下淋巴结组阳性率高于非隆突下淋巴结(96.0%比63.2%)(P<0.05),淋巴结直径≥2 cm组阳性率高于淋巴结直径<2 cm组(92.6%比60.7%)(P<0.05)。22例少量出血,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TBNA对纵隔及肺部疾病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咽腔及气管内胃蛋白酶浓度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关系。 方法选取自2014年8月至2018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监护室(SICU)住院并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脑出血患者136例。采集患者第48、72 h咽腔及气管分泌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蛋白酶,并评价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以分析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浓度与肺部感染评分关系。 结果136例患者咽腔及气管分泌物中48、72 h胃蛋白酶检出率分别为21.32%(29/136)、47.06%(64/136),其中VAP组气管内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浓度高于非VAP,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患者气管分泌物胃蛋白酶浓度与肺部感染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咽腔及气管内胃蛋白酶浓度与VAP相关,但其具体关系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外周血Th1/Th2/Treg细胞及相应细胞因子水平在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9例,其中无耐药肺结核患者52例(无耐药组),耐多药结核患者47例(耐药组),另外抽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76例(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Th1细胞及IFN-γ细胞因子,Th2细胞及IL-4细胞因子,Treg细胞及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耐药组和无耐药组患者血清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FN-γ水平、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4水平以及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耐药组患者血清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FN-γ水平、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4水平以及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TGF-β水平均较不耐药组患者显著低(P均0.05)。结论患者外周血Th1/Th2/Treg细胞及相应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耐多药结核发病相关,因此可考虑将其作为耐多药结核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8.
误服是造成儿童消化道腐蚀性损伤导致食管狭窄的最主要原因,患儿可表现为吞咽困难、进食后反复呕吐、胸痛等,最终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体格矮小及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儿的发育。内镜下食管扩张术是治疗成人食管狭窄的有效方法,但对于儿童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不多。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 通过脑电图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定量评价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脑瘫患儿脑部的改变。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的60例脑瘫患儿,采用脑电图检测术前和术后背景脑电图类型、双侧大脑半球异常波类型、数量及分布情况;采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检测术前和术后双侧胼胝体膝部、内囊后肢和大脑脚部位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评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肢体痉挛、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进食困难等。结果 随访10~45个月,60例脑瘫患儿术后肢体痉挛改善率为76.7%(46/60),语言障碍改善率为66.7%(40/60),流涎改善率为25.0%(15/60),斜视改善率为31.7%(19/60),吞咽进食困难改善率为28.3%(17/60),总体临床效果评价有效49例(81.7%),无效11例(18.3%)。术前脑电图可出现弥漫性改变、局灶性改变、低电压驼峰波、睡眠纺锤波,术后随访异常脑电图数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脑瘫患儿术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 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痉挛、语言障碍、流涎、斜视、吞咽进食困难等有一定的确切疗效,可降低脑电图异常波形数量,增加局部脑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