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2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584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940篇
预防医学   28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52篇
  6篇
中国医学   320篇
肿瘤学   10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43.
目的 将氢化可的松与壳聚糖进行偶连,以改善其溶解性,延缓其释放。方法以琥珀酰基为连接臂将氢化可的松与壳聚糖进行偶连(N-氢化可的松琥珀酰基壳聚糖),并通过红外及紫外光谱对偶连物的化学结构进行确证,分别采用溶解实验的方法及动态透析法考察偶连物的溶解性及体外释放特征。结果当氢化可的松琥珀酰基的取代度为15.5%时,N-氢化可的松琥珀酰基壳聚糖易溶于酸性水溶液,而在中性及弱碱性水溶液中形成凝胶;其体外释放速度缓慢,36h内的总释放量为5.8%。结论 壳聚糖作为氢化可的松的高分子载体,能明显改善其溶解性,延缓其释放。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在白人群体中 ,导致人类补体第 8成份 β亚基缺陷的分子基础主要是在编码 β亚基基因的第 9外显子上发生碱基 C→ T的突变 ,从而形成终止密码 ,导致 C8β亚基不能完全合成。国外学者在两例 C8β亚基完全缺失的患者家系研究中 ,发现这两例β亚基缺失个体只是第 9外显子上碱基 C→ T突变的杂合子 ,现进一步寻找这两例 C8β亚基完全缺失的分子遗传学机理。方法 对两例 C8β亚基完全缺失患者的 C8β编码基因的全部 11个外显子的 PCR扩增产物进行 DNA测序分析并与正常人 DNA序列进行对比。结果 两例完全性 C8β亚基缺失患者的蛋白质编码基因中 ,分别在第 3外显子的 2 98和 388位置发现了 C→T突变 ,同时对这两个突变位点的家系分析也证实 ,位于第 3外显子上的这两个突变位点是独立于第 9外显子的突变而遗传。结论 所发现的两个突变位点均能形成终止密码而导致 C8β亚基合成提前终止 ,因此这两例患者 C8β亚基完全缺失的分子遗传学机理是由于编码 C8β亚基的基因在第 3和第 9外显子上同时发生了点突变 ,进而形成终止密码造成 C8β亚基合成终止所致。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醛固酮(ALD)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PAI-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以不同浓度的ALD(10-11、10-10、10-9、10-8、10-7 mol/L)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72 h后,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该细胞中PAI-1 mRNA的表达.(2)以10-7 mol/L的ALD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后,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该细胞中PAI-1 mRNA的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ALD促进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mRNA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特点.结论:ALD促进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 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促进肾小球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46.
深圳市民睡眠质量调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睡眠障碍是一类常见病症。许多交通意外、生产事故均与睡眠障碍有直接关系 ,这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我国仅有少量职业人群的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1 ] ,为此 ,作者首次在国内采用量表对深圳市民进行了睡眠质量调查 ,并作了测评分析。按“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2 ] ,提供的工具和方法 ,以当年深圳 10 3万户籍人口为调查本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在对 15岁以上人口入户进行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的同时 ,作睡眠质量调查。调查从 1996年 7月 1日开始至 12月 3 1日结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 (Pitts burghSleepQual…  相似文献   
47.
泌尿系术前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是整个治疗的一个部分,可保证手术成功。因此,对各种管道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各种引流管的适应症及作用 1.保留导尿:其作用是引流尿液,是泌尿外科最常用的管道,有橡皮导尿管和硅胶导尿管,其缺点是易滑脱,若须长期留置,一般采用气囊导尿管。 2.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其作用除引流尿液外,也可引流膀胱术后的渗血及渗液,常用蕈状导尿管,其管头大、孔多,故能达到通畅引流的目的。又不易脱落,常用于上尿路重复畸形手术,后尿道瓣膀胱切除或电灼术,膀胱切开取石术,尿道下裂Ⅰ期尿道成形术等病人。 3.肾造瘘管:凡肾盂切开或肾盂切除的术式或急性肾积水者均需放置肾造瘘管,常用蕈状导尿管以引流尿液和渗血。 4.腹膜后引流管:常用多孔皮管引流,其作用是引流肾脏术后渗出的尿液和血液,以保证肾  相似文献   
48.
目的应用复合诱导突变分离PCR(multiplexed mutagenically separated PCR,MS-PCR)技术、银染分型,建立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型系统,探讨其应用价值。并调查了成都汉族群体mtDNA编码区4个SNP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分布情况。方法根据SNP基因座(C12705T、A8701G、G8584A、C10400T)设计两条片段相差4个碱基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和一条公共引物,4个SNP基因座复合扩增,PCR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带后确定样本的基因型。结果不同SNP基因座为长度不同的单一谱带,其分型结果与直接测序一致。在成都汉族160名无关个体中,4个SNP基因座C12705T、A8701G、G8584A、C10400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813/0.6187、0.4813/0·5187、0.8250/0.1750、0.4938/0.5062;共检出6种单倍型,单倍型的基因多样性为0.7137。结论建立的MMS-PCR银染分型系统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有效的SNP分型方法,对建立mtDNA编码区SNP数据库,研究群体遗传学、进化学和进行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儿童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防治产后抑郁、促进儿童心理发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围产期门诊按单、双号随机将首诊妊娠妇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216名孕妇进行系统心理保健,包括产前、产后集体心理卫生宣教、产后情绪监测、综合性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183名孕妇进行一般保健.分别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定期监测两组妇女的情绪问题,用丹佛智能发育筛查表(DDST)监测两组儿童的智能发育,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2~3岁家长用)评价儿童的行为发育.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期的抑郁状态的发生率(x2=40.35~4.81,P均<0.05~0.01)和抑郁症的患病率(3.7%/10.38%,x2=7,P<0.01)均低,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儿童各年龄阶段DDST结果可疑和异常的发生率(x2=6.8~4.6,P<0.05~0.01)差异显著.两组儿童2岁时行为问题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均具有显著性差异(x2=16.3,P<0.01),儿童行为部分因子分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在儿童心理保健门诊对妇女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情绪评定和及时的综合心理治疗,有利于防治产后抑郁及促进儿童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得气”的自主神经效应。方法:以84例健康青年女性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配至得气组、不得气组和空白组。得气组针刺右侧足三里,深度2.5 cm左右,提插得气,行针5 min后出针;不得气组针刺足三里,深度0.4 cm,不提插,不得气。两组于针刺前、针刺后即刻、30 min与60 min行心率变异检测。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也在相应时段行心率变异(HRV)检测。指标包括:总功率对数(ln TP)、极低频对数(ln VLF)、低频对数(ln LF)、高频对数(ln HF)和低/高频比值对数(ln LF/HF)。针感强度采用麻省总医院针感量表(MASS)评估。结果:干预后即刻与干预前差值,得气组与不得气组、空白组比较,ln TP、ln VLF和ln L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ln H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不得气组比较,ln 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时段,各组间HRV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气组干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