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中心摆药的应用与实行为药房药品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行中心摆药为临床护士提供了方便,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所以越来越被医院认同,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摆药站的工作环境,消毒隔离制度常常为人们所忽视,消毒隔离的标准不能达标,直接影响到病人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对工作中常见到的一些消毒隔离问题做以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既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就诊的PBC患者353例, 分为既往HBV感染组(156例)和无HBV感染组(19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点, 并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 比较其1年后对熊去氧胆酸应答率、GLOBE评分、UK-PBC评分以及长期无肝移植生存率。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比较既往HBV感染和无HBV感染PBC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免疫球蛋白、血小板计数、GLOBE评分、UK-PBC评分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PBC患者性别、年龄、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率、肝硬化比例、熊去氧胆酸应答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的无肝移植生存率, 组间比较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结果与无HBV感染的PBC相比, 既往HBV感染的PBC患者中女性比例显著降低(91.9%比79.5%, P = 0.001);但在年龄、生物化学指标、免疫指标、血小板计数、肝硬化比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时, 既往HBV感染者对熊去氧胆酸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静脉炎33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8年以来,我科运用中西结合治疗血栓性静脉炎3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35.
子痫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展的最严重阶段,按抽搐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痫及产后子痫,以产前子痫及产时子痫多见。抽搐发作开始时面部、眼睑及颈部肌肉强直,头扭向一侧,瞳孔散大,口角及颜面肌肉微微抽搐。继之双臂屈曲,全身肌肉痉挛性抽搐,强烈震颤,牙关紧闭并上下颤动,口吐白沫,舌尖易被咬伤及出血。眼睑上下窜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数十秒钟至一二分钟左右,抽搐逐渐停止,呼吸恢复,鼾声很大,全身肌肉松驰,进入昏迷状态。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茴拉西坦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茴拉西坦与石杉碱甲治疗,其中治疗组33例,每次服茴拉西坦200 mg,tid;对照组33例,每次服石杉碱甲150 ug;均为bid,共观察32周;使用MMSE评价疗效。结果:组间比较两组间治疗结束MMSE总分和分量表比较无显著差异;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总分和分量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茴拉西坦的疗效与石杉碱甲相当,并且安全,不良反应小,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有效防治新生儿脐部出血、感染,皮肤湿疹、红臀并适合新生儿家庭应用方法.方法:将自我研制的脐粉、皮康粉和75%酒精20 mL、3%过氧化氢20 mL、灭茵医用棉签1包、无菌脐带包3包及3L脐贴3贴制作成新生儿家庭保健盒,并将使用方法、脐部护理的注意事项印刷在盒子上并推广到出院新生儿使用,使护理保健延伸到家庭,并宣传相关保健知识.结果:通过5 200例新生儿的应用观察,无一例新生儿发生脐部出血和感染,549例皮肤湿疹等皮肤病能完全控制.结论:新生儿保健盒制作简单,在有效地防治新生儿脐部出血、感染,皮肤湿疹、红臀等病同时,还能宣传新生儿的保健知识,成本低,能得到家属的认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9.
慢性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干预前后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德青  肖刚  李淑香 《中国康复》2009,24(2):141-142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与社会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4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采取生活技能指导、社会活动参与、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进行康复干预,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筛选评定量表(SDSS)对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康复干预6及12个月时PANSS、SDSS评分大多数项目与康复干预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及0.01)。结论:社区内坚持系统的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恢复与维持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院内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对照研究。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院内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ANS总分平均为(48.28±5.70)分,SSPI总分平均为(7.10±5.21)分,ITAQ总分平均为(13.11±5.23)分,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及自身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院内综合干预治疗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促进社会功能及自知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