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目的:观察BCLC B期肝癌患者替吉奥联合TACE方案近期疗效、TTP(至疾病进展时间)及毒副作用,并与单纯TACE治疗对照.为BCLC B期肝癌患者探索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5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TACE联合替吉奥组(A组)和单纯TACE组(B组).并根据Bolondi L等的评分标准分别将A组患者分为AB1-AB4亚组(分别对应于BCLC B1-B4期),B组患者分为BB1-BB4亚组(分别对应于BCLC B1-B4期).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及TTP.结果:A组有效率(ORR)为68.0%,B组ORR为51.7%,A组疾病控制率(DCR)为92.0%,B组DCR为79.3%,A组mTTP为6.8个月,B组mTTP为4.2个月.其中A组患者ORR及DCR较B组患者均有受益趋势,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mTTP较B组明显延长(P=0.035),亚组分析提示A(B2-B4)与B(B2-B4)期患者相比较,mTTP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可耐受.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TTP的因素包括近期疗效(DCR)和"Up to 7"标准.结论:替吉奥联合TACE治疗BCLC B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以显著延长超过"Up to 7"范围的肝癌患者的TTP.  相似文献   
42.
【摘 要】 目的:研究射波刀治疗计划不同治疗模式选择不同准直器治疗路径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行射波刀治疗的脑部肿瘤患者,10例患者共18个肿瘤,肿瘤体积(9.7±10.4) cc,每个肿瘤计划设计时添加两个剂量限制环,环距离靶区5及15 mm,其中相对规则的6个靶区选取等中心治疗模式,其余选择非等中心模式,观察各个肿瘤的靶区分布情况。 结果:6例规则肿瘤,适形度指数(CI),新适形度指数(NCI),包绕体积(Coverage),以及治疗节点数(Node),第一条路径(Path1, P1)与其余两条路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CI,P值分别为0.019、0.076、0.819;对于NCI,P值分别为0.031、0.733、0.014;对于Coverage,P值分别为0.009、0.960、0.032;对于Node,P值为0.000、0.584、0.000。12例非等中心治疗模式的肿瘤,选取4 cm的肿瘤进行分析,大小为20 mm的准直器得出最佳的剂量适形度及相对合适的治疗时间。 结论:规则靶区,选取等中心治疗模式,同样可以得出较好的计划质量,射波刀的治疗计划系统的3条路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明显差别。在设计时,建议优先选择P1,同时避免选择靶区附近危及器官一侧的治疗路径节点。不规则靶区,选择非等中心治疗模式,建议选择肿瘤短径的70%大小的限光筒,使肿瘤的治疗时间及治疗适形度等得到最优化的计算。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草酸铂(L-OHP)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抽签法随机分成L-OHP组38例,顺铂(DDP)对照组38例.两组均在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行放射治疗.L-OHP 130 mg/m2,静脉滴入,d1;亚叶酸钙(CF)100 mg/m2,静脉滴入,d1~d5;5-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脉滴入,d1~d5.DDP30 mg/m2,静脉滴入,d1~d3,CF100 mg/m2,静脉滴入,d1~d5.放射治疗鼻咽部6~8周总剂量66~78 Gy/(30~39)次;颈部淋巴结6~8周总剂量60~70 Gy/(30~35)次;颈部5.5~6周预防剂量50~54 Gy.结果:L-OHP组有效率为57.9%,DDP组有效率为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HP组呕吐发生率(18.4%)显著低于DDP组(50.0%),P=0.003;L-OHP组肾毒性(7.9%)显著低于DDP组(34.2%),P=0.005;L-OHP组与DDP组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57.9%(52.6%)、60.5%(57.9%)和47.4%(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毒性的发生率L-OHP组(57.91%)较DDP组(13.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L-OHP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与DDP相近,但L-OHP有较少的胃肠道反应和肾毒性发生,其毒副反应主要是L-OHP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移植瘤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36只裸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单纯放疗组(B)、吉西他滨25mg/kg组(C)、吉西他滨50mg/kg组(D)、吉西他滨25mg/kg+放疗组(E)、吉西他滨50mg/kg+放疗组(F).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单纯放疗组荷瘤鼠背部肿瘤局部以6MeV电子线照射.C、D组分别以25mg/kg、50mg/kg吉西他滨腹腔注射,E、F组分别以25mg/kg、50mg/kg吉西他滨腹腔注射加背部肿瘤6MeV电子线照射.然后每两天测鼍肿瘤的长短径、比较各组的瘤体积、肿瘤生长延缓天数、抑瘤率,利用增敏系数(EF)评价吉西他滨的增敏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mg/kg、50mg/kg单剂量吉西他滨对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两组剂量吉西他滨联合放疗组局部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瘤率分别为88.22%、91.23%,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44.11%,P<0.05)和吉西他滨两个剂量单药组(72.88%、77.53%,P<0.05).联合组(E、F组)肿瘤生长延缓天数(瘤体积增长2倍)分别为9、15天,高于单纯放疗组(4天,P<0.05)和吉西他滨两个剂量单药组(4、4天,P<0.05).结论:吉西他滨可显著增强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放射治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45.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包括黑血成像和白血成像。扫描序列的TR、偏转角及扫描层面方向的选择可产生时间飞越效应(TOF)。自旋回波90°和180°脉冲激励产生回波;梯度回波用快速梯度磁场升降替代180°脉冲。如果流动的质子在扫描层内仅接受90°或180°脉冲的激励,血流不产生信号,表现为黑色,称之为流空。只有血液在流入层面之前没有接受射频激励,在血液流出层面前接受90°和180°射频激励,血流表现为高信号,称之为流动增强。MR三个正交梯度线圈确定体无的空间位置,如果在三个梯度场的某一个梯度场方向…  相似文献   
46.
原发性肝癌MR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MR表现TheMRFeaturesofPrimaryHepaticCelCarcinoma朱锡旭沈复兴卢光明超声和CT可以发现2cm以下的肝脏占位,但是US、CT及血管造影很难鉴别原发性肝癌和肝脏肿瘤样病变,如再生结节、肝硬化腺瘤增生样结节...  相似文献   
47.
原发性肝癌的电子束CT增强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电子束CT增强特征。材料和方法 :3 2例原发性肝癌行 3 5例次平扫和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肝动脉期扫描时间约为 2 0~ 2 5s ,门静脉期约为 40~ 5 0s ,平衡期扫描延长至 10 0s甚至 5~ 10min。把肝癌的增强分为 7种方式分析肿瘤增强特征。结果 :共检出 86个肿块和结节 ,动脉期能显示肿瘤的血管、动脉门静脉瘘、假包膜血供、门静脉癌栓。≤ 3 0cm结节动脉期 61%呈均匀高密度增强 ,13个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等密度 ,6个为低密度。门静脉期低密度肝癌结节 2 8个 (65 % ) ,均匀等密度结节 13个 ,少数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和高密度。 >3 0cm肿块动脉期65 %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高密度 ,7个为不均匀等密度 ,6个为低密度。在门静脉期肿瘤主要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 79%(2 7/3 4) ,5个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 ,2个为均匀等密度 ,无 1例高密度。无论肿瘤大小平衡期呈等、低密度。结论 :EBCT显示肿瘤的血供特征以及门静脉累及 ,是肝癌和临床怀疑肝癌的重要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48.
最新发展的螺旋CT扫描术(spiralcomputedtomography)能够在几秒钟内采集较大容积的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可以重建任意层厚相邻或相互重叠的图像,比常规CT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现对螺旋CT的优缺点、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介绍。1螺旋和普...  相似文献   
49.
螺旋CT血管造影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螺旋CT血管造影杜湘珂,朱锡旭,沈复兴,罗德馨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是指利用螺旋CT[spiral(helical)CT]在受检查者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时期,进行连续解剖及病...  相似文献   
50.
目的:阐述乳腺托架的构成,在实际摆位中的操作应用及其优势.方法: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将乳腺托架的摆位方式和普通真空垫摆位方式的精确度进行对比.结果:用乳腺托架摆位的移动概率远低于用真空垫摆位的移动概率.结论:乳腺托架的应用能更好地提高摆位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