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提出了一种超声图像数字化采集的方案。ALOKA超声只能存储很少的图像资料,且无法进行图像后处理。本文运用Matrox设备制作模数转换接口,设置图像采集参数,结果是成功地将模拟的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采集,说明利用Matrox设备开发小型超声图像采集工作站,实现图像后处理和数字化存储,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案。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螺旋CT结合Dentascan软件和定位模板在种植牙术前颌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用压模机制作的透明树脂定位模板戴入植牙患者口内,以0.5mm层厚螺旋CT扫描颌骨。扫描的数据传至CT工作站用Dentascan软件处理后显示侧断层图、曲面断层图及三维重建图。结果:所有25例病例重建图均能清晰的显示颌骨的形态、质地和重要的解剖结构,如上领窦、颏孔、下牙槽神经管,并且能精确的测量缺牙区可用骨的高度、厚度和宽度。结论:螺旋CT结合Dentascan软件和定位模板在种植牙治疗计划的设计中起关键作用,尤其像前牙美容区域,并有利于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悬吊防护屏位置的变化对第1及第2术者位置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常用的足位、右足位、头位、左足位、左侧位、左头位、右侧位7个体位,经桡动脉途径对标准仿真人模体进行曝光采集。测量高度取125及155 cm,在不同采集体位时,用剂量仪测量不同悬吊防护屏位置时第1及第2术者位置的体表入射剂量率,并比较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对于第1术者只在左足位测得有效剂量率值,且悬吊防护屏靠近患者时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高于靠近术者时(t125=46.9,t155=4.1,P<0.05);第2术者在足位、右足位、左侧位、右侧位悬吊防护屏靠近术者时的体表入射剂量率高于靠近患者时(t125=11.9、24.4、11.2、2.7,t155=16.1、2.8、14.4、28.8,P<0.05);在头位、左足位、左头位时吊防护屏靠近术者时的体表入射剂量率低于靠近患者时(t125=-4.3、-2.4、-80.4,t155=-10.2、-6.7、-152.6,P<0.05)。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悬吊防护屏位置的变化能引起操作者所受剂量的改变,但是不同体位时悬吊防护屏位置变化所引起的操作者所受剂量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投照体位合理应用悬吊防护屏,以有效减少操作者所受剂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别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3、0.848,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5,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榆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能谱CT不同单能量水平对脑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优化的单能量图像。方法:采用能谱CT对53例患者行脑CT动脉造影(CTA)检查。应用能谱分析软件,以10 keV间隔重建40~140 keV单能量脑CTA图像。测量并计算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中、后动脉图像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噪声比(SNR);采用5分法对脑CTA图像的主观质量进行盲法独立评分。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秩和检验对各单能量脑CTA图像的客观和主观质量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图像客观质量比较,60、70 keV脑CTA图像CNR、SNR值较其他各单能量图像显著增加(P<0.05),但60、70 ke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能量脑CTA图像噪声以70 keV为界,70~140 keV图像噪声显著低于40、50、60 keV单能量水平。而且70 keV图像主观质量评分结果较60 keV及其他各单能量图像评分结果显著增加。结论:能谱70 keV水平单能量脑CTA图像兼顾图像CNR、SNR及图像噪声,可作为最优化单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320排CT下FC56锐利算法图像重建技术(FR)对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的改良价值。方法:通过扫描Catphan 500体模,对比分析FR及常规算法重建(RR)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ICA)的55例冠心病患者的术前3个月内的320排CCTA影像资料,对比FR及RR图像上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的差异性。结果:体模扫描结果提示,FR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9l p/cm,而RR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为7l p/cm。55例入组冠心病患者中,共709段冠状动脉节段纳入实验,以ICA为金标准,狭窄片段共159段,FR图像上的冠状动脉狭窄评分比RR图像结果更准确,与IC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R结果与IC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级及以上狭窄或管径大于1.5 mm的狭窄冠状动脉片段,FR图像的冠状动脉狭窄评分与ICA结果的一致性极高(Kappa≥0.8);在管径小于1.5 mm的狭窄冠状动脉节段,尽管FR图像与RR图像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但FR图像仍与ICA具有很高的一致性(0.6≤Kappa<0.8)。结论:320排CT下FR重建技术能有效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改善CCTA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MDCT肿瘤强化指数在微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透明细胞癌(cc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7月~2009年7月手术病理证实21例微脂性RAML(平均最大径4.69cm)、52例ccRCC(平均最大径4.57cm)影像资料,测量感兴趣区(ROI,包括肿瘤及正常肾皮质)平扫、三期增强(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分泌期)CT值,计算肿瘤相对肾皮质强化指数(R),R=病灶(CTpost-CTpre)/皮质(CTpost-CTpre)(其中CTpost为感兴趣区强化后CT值,CTpre为感兴趣区平扫CT值)。两组肾肿瘤患者性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患者年龄、肿瘤CT值、肿瘤相对强化指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应用ROC曲线评价三期R值诊断性能。结果:微脂性RAML、ccRCC组患者性别、就诊年龄、平扫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间皮髓质期、肾实质期、分泌期CT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ccRCC组三期肿瘤相对强化指数R值均明显高于微脂性RAML组(P<0.01);以ccRCC为对象,三期R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767、0.748,肾实质期R值界限值为0.4649,其敏感度71.2%,特异度81%;特异度为100%时,R值界限值为0.6296,此时敏感度44.2%。结论:MDCT肿瘤强化指数可用于鉴别微脂性RAML、ccRCC。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个性化10 s团注结合双流技术行左侧腋动、静脉CT血管成像(CTA)同步成像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行左侧腋动、静脉CTA同步成像检查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对比剂注射方式不同分成A、B组。A组采用双侧肘静脉注射,经右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左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稀释液;B组采用单侧肘静脉多期双流注射方案,并根据体质量设置个性化的注射流速及管电压,经左肘静脉注射对比剂,持续10 s,再采用对比剂双流技术稀释对比剂持续注射15 s。分别比较两组的对比剂用量、辐射剂量、客观评价指标[腋动静脉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分。结果:B组的对比剂用量仅为(28.81±5.56)mL,显著低于A组的6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620,P <0.05);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为(2.39±1.12)mSv,低于A组的(3.88±0.48)mSv,差异有统计意义(t =8.330,P <0.05)。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B组的腋动脉CT值分别为(376.35±72.49)Hu、( 348.35±67.65)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腋动脉的SNR及CNR分别为(25.51±13.65)、( 19.34±10.95),较A组的(39.19±14.24)、( 29.59±11.73)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 =4.391、4.056,P<0.05);B组的腋静脉CT值为(690.70±105.24)Hu,显著高于A组的(490.60±95.71)Hu,差异有统计意义(t =-8.783,P <0.05);A组和B组腋静脉的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10 s团注结合对比剂双流技术可以高质量实现腋动、静脉同步成像,个性化的对比剂流速及管电压设置,不仅有效保证了图像质量,同时有效减少了该检查的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分析致密型乳腺受检者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中的辐射剂量,探讨致密型乳腺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 年4月至2019 年12月行DBT检查的女性致密型乳腺受检者201例804组图像,每组图像包含DBT断层图和全景数字乳腺X线摄影(FFDM)二维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记录每例受检者的摄影体位、乳腺压迫厚度、管电流、管电压、平均腺体剂量(AGD)和表面入射剂量(ESE)、乳腺截面大小和乳腺致密程度。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致密型乳腺在DBT检查中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综合DBT和FFDM图像,不同乳腺压迫厚度、乳腺截面大小和乳腺致密程度对管电流、AGD、ESE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乳腺压迫厚度与ESE/AGD值具有高度相关性(均r =0.97,P <0.01)。结论:致密型乳腺受检者做DBT检查时,随着其乳腺压迫厚度、乳腺截面大小和乳腺致密程度的增加,辐射剂量会逐渐增高,尤其是ESE。  相似文献   
50.
干式激光相机图像校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式激光相机图像校准的要点及其意义。方法:应用DPX7PCTOOL图像校准软件对FUJI DRYPix7000干式激光相机进行调试,反复调节SarMaker曲线,测试最佳图像质量时的最大密度值(Dmax)和最小密度值(Dmin)。结果:经过反复调试,使图像质量满意的胶片的Dmax是290,Dmin是22,对SarMaker曲线进行了细微调节,最后设置5点的值。结论:干式激光相机经过严格的图像校准调试及日常的维护、保养能获得稳定的高质量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