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可吸收缝线在泪小管吻合术中的疗效。方法 :本组 30例患者在泪小管吻合术中均使用可吸收缝线缝合 ,术后观察手术成功率、缝线周围组织的反应及内眦皮肤愈合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内眦部切口恢复正常形态。结论 :在泪小管吻合术中应用可吸收缝线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2.
布洛芬包结物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布洛芬包结物的最佳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布洛芬与环糊精配比比例为l:6(g/g)、布洛芬以乙醇为溶剂、20-40-20(℃)变温处理4h,其产量可达16.01%,溶解度增大4.5倍,值提前39.6min。  相似文献   
53.
建立了一种检测虾仁和牛奶中氯霉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即LC/UV)方法和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LC/ESI MS)检测方法.色谱分离选用Symmetry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78nm,质谱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M/Z321.0,[M H]-).样品制备省去传统的多次液 液萃取过程,采用有机溶剂直接提取,转溶后,用固相萃取方法净化样品.虾仁和牛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7%和96.0%;检测限:LC/UV为2.5μg/kg和8.3μg/kg;LC/ESI MS为1.3μg/kg和4.5μg/kg.方法准确灵敏,样品预处理较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4.
科技必须为生产服务,科学技术只有与生产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第一生产力而产生经济效益。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依靠科技取得了迅猛发展,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医药市场将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场永久的角逐中我国的医药企业也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求生存求发展。四  相似文献   
55.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细胞因子在IgAN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本文观察IgA-Ⅰ号对IgA肾病小鼠血清IL-4,IL-10和尿IL-6,TGF-β1含量及尿蛋白和尿隐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胶囊结肠镜下结肠黏膜损伤的内镜影像学特点对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间19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44.2±14.6)岁,入组者以血便、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具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诊断依据.研究中将胶囊结肠镜和传统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以传统结肠镜诊断为金标准,统计胶囊结肠镜与传统结肠镜下黏膜分级的一致性(Kappa值和P值),并同时观察胶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道清洁度、全结肠检查完成率、患者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胶囊结肠镜下黏膜轻度病变2例,中度8例,重度9例;而传统结肠镜下则轻度3例,中度8例,重度8例.经统计Kappa=0.826,确切概率计算P<0.001,提示一致性良好.胶囊内镜全结肠检查完成率达100%(19/19),肠道清洁度优良率达79%(15/19),检查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胶囊结肠镜能客观反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病变程度,具有部分替代传统结肠镜进行结肠病变监测的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构建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信号肽(SP)与HA唾液酸受体结合部位(RB)所含T、B表位的基因片段(RBT、RBB)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免疫特性。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法(overlap-PCR)将HA的SP分别与RB、RBT、RBB通过一段多肽接头Gly4Ser融合为SP-RB、SP-RBT和SP-RBT,将其分别插入pcD-NA3.1(+)载体,构建质粒,鉴定正确后转染MDCK细胞,RT-PCR、免疫荧光、MTT检测该质粒的表达和分泌。结果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在MDCK细胞中成功表达,转染细胞培养上清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结论SP-RB、SP-RBT、SP-RBB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表达产物能刺激淋巴细胞增值,为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结合部位的T、B细胞表位免苗研究提供初步依据,也为流感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绝经前女性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对比2004-04至2007-12所有第一次因胸部不适而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前565例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绝经前冠心病组280例,平均年龄(44.12±4.48)岁,绝经前正常组285例,平均年龄(44.24±3.48)岁,绝经后经冠脉造影确定冠心病的患者为绝经后冠心病组721例,平均年龄(58.09±1.44)岁,分析其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结果:绝经前冠心病组与绝经后冠心病组相比,高血压(55%比66%)、2型糖尿病(15.0%比31.5%)和高脂血症(23.9%比37.4%)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均<0.05.绝经前冠心病组比绝经后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43.2%比26.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三支病变的发生率则显著降低(20.4%比33.8%,P<0.001);左主干(2.9%比1.1%,P=0.048)和前降支近端(50.4%比38.6%,P<0.001)重度狭窄(狭窄≥90%)的发生率却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前女性具有典型胸痛症状,冠脉造影常显示严重的冠脉狭窄病变,而且这些病变常位于左主干和前降支近端.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等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经过手术切除的肾上腺肿块标本共1 250例,收集其中46例(3.68%)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单纯性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的病例进行重点分析。术前患者均进行了内分泌功能检查和影像学(B超、CT、MRI和腹部平片加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46例患者术前内分泌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术前影像学诊断30例(65.2%)为肾上腺囊肿,16例(34.7%)肿块性质不能确定。术中显示,肿块大小3.0 cm×2.5 cm~7.6 cm×8.7 cm;其中单纯肿块切除41例,肿块加肾上腺部分切除5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9.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单纯性肾上腺囊肿经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大多可明确诊断,但部分肾上腺囊肿和肾上腺血肿易误诊为肾上腺实性肿瘤。具有症状的肾上腺囊肿或者性质不明的囊性肿块应行探查;无法明确病变性质的囊性肿块,需按静止性嗜铬细胞瘤做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测定其血浆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以探讨LP-PLA2与各型冠心病的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程度的关系.方法:将入选收住本院的患者分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8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44例为对照组.入选冠心病患者的确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和中华医学会的相关指南.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同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四组患者LP-PLA2浓度.所得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三组中的男性,高血压和吸烟史的比例较对照组高,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急性心肌梗死组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1MP-1)以及新喋呤均高于对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在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中LP-PLA2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各组内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LP-PLA2的水平有逐步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支数相同时,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病变支数相同的患者合并结果显示:随着病变支数增加,LP-PLA2水平逐步升高,多支病变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脉病变的支数增加,LP-PLA2水平及Gensini积分呈现逐步升高趋势,3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LP-PLA2的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R=0.02,P=0.82)、新喋呤(R=-0.11,P=0.14)、MMP-9(R=-0.15、P=0.40)以及TIMP-1(R=0.12,P=0.11)皆无相关性.结论:LP-PLA2的水平与冠脉的病变支数有着密切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冠脉的狭窄程度.LP-PLA2与冠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稳定与否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实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