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1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95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一组同期住院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予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例165例进行回顾分析,NIPPV组56例及IPPV组109例。结果:NIPPV组通气时间8.2±3.2d,经治疗后好转出院42例(75%);IPPV组通气时间7.7±4.5d,好转出院85例(78%),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NIPPV组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IPPV组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1例(46.8%),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能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并可以避免或减少有创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血管病变的早期表现,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机制的深入认识,动脉僵硬度增加被认为是收缩压和脉压升高导致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因素;动脉僵硬度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14.
新疆儿童计划免疫自1995年实现普及儿童计划免疫的“3个85%”目标及2000年与全国同步完成无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后,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工作滑坡现象。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免疫预防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因此,为了掌握我区计划免疫工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7岁,因心前区捕20余年于1996年11月24日入院。有30年高血压病史,1985年曾因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入院治疗,1990年患脑血栓形成和糖尿病。近年来有多次心前区病,每次数分钟,含消心痛可缓解,上二楼时有气促感。体查:P72次/分,BP18/12kPa,呼吸平顺,双肺清,心率89次/分,房颤律,心界略向左扩大,心尖区可闻及Ⅰ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肝不大,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心肌酶CPK、LDH、AST、ALT两次均正常。心电图V1~V3呈QS波型,盯VI。v,抬高2-4mm。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可疑室壁瘤,胸片示心脏向左扩大。…  相似文献   
16.
大豆异黄酮抑制去势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卵巢切除(OVX)兔血脂、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28只4月龄雌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除A组行假手术外,余组均行OVX,并饲以胆固醇饮食,C组予大豆异黄酮,D组予雌二醇,12周后测定血脂、ET-1、TNF-α、IL-6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结果与B组比较,C组、D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高(P<0.0 5);C组、D组血浆ET-1、TNF-α、IL-6均降低(P<0.05),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占主动脉总面积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改善去势兔血脂,并降低ET-1、TNF-α、IL-6水平,可预防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以下简称房颤)是持续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同时是一种高患病率、易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的心律失常。我国关于房颤的记载最早要追溯到4000年前的《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结肠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6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TNBS组、辛伐他汀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造模后0~21 d,分别用辛伐他汀5mg/kg和20 mg/kg治疗)、治疗Ⅲ组和治疗Ⅳ组(造模后7~21 d,分别用辛伐他汀5mg/kg和20mg/kg治疗).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及疾病活动指数(DAI),对大鼠结肠行大体评分、组织学损伤及纤维化评分.RT-PCR检测Ⅰ型胶原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Ⅰ型胶原、CTGF和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p-MYPT-1)蛋白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NBS组大鼠结肠长度缩短,结肠质量增加,DAI评分、大体评分、组织学损伤及纤维化评分均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中Ⅰ型胶原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辛伐他汀干预后,大鼠结肠长度和质量均有改善,DAI评分、大体评分、组织学损伤及纤维化评分、结肠组织中Ⅰ型胶原及CTGF的表达均比TNBS组降低,p-MYPT-1的表达在治疗Ⅰ组为0.68±0.22,治疗Ⅱ组为0.59±0.27,治疗Ⅲ组为0.71±0.20,治疗Ⅳ组为0.59±0.25,均低于TNBS组的0.97±0.30(F-5.169,P<0.05).4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防治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结肠纤维化,机制可能与抑制Rho激酶活化、下调CTGF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荷叶生物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致人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及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表达的影响,探讨荷叶生物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THP-1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后,采用不同剂量荷叶生物碱(0、25、50、100 mg/L)分组共孵育24 h。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分别用荧光定量PCR、Wese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R-BⅠ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对细胞内脂滴积聚呈浓度依赖性;且细胞SR-BⅠ的mRNA水平(分别为1.00±0.00、0.53±0.04、0.30±0.04和0.18±0.03)及蛋白表达(分别为1.00±0.00、0.62±0.10、0.39±0.08和0.22±0.05)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1);加入荷叶生物碱干预后,细胞内脂滴随荷叶生物碱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细胞SR-BⅠmRNA水平(分别为0.32±0.02、1.07±0.02、1.28±0.03和1.49±0.03)及蛋白表达(分别为0.28±0.03、1.06±0.02、1.32±0.03和1.41±0.02)浓度依赖性增加(P<0.01)。结论荷叶生物碱上调人THP-1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SR-BⅠ的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可能是荷叶生物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