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5篇
肿瘤学   6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通过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与原发肿瘤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筛选直肠癌CTC的特异性基因.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例,取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并采集外周血20 ml.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CTC,抽提癌组织和CTC的总RNA,采用人全转录组表达谱芯片检测CTC及相应肿瘤组织mRNA表达谱,经聚类分析筛选CTC特异性基因,并采用生物分子注释系统MAS软件对其进行基因功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分析.结果:4例直肠癌患者检测到CTC数目分别是67、78、53和120个.筛选出肿瘤与癌旁组织差异基因共7 755个、CTC与白细胞差异基因共567个,肿瘤组织及CTC差异基因交集后共同上调或下调的特异性基因共36个,其中上调16个、下调20个(P<0.05或P<0.01).CTC特异性基因与肿瘤转移和干细胞功能有关,涉及与细胞转移、干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的22条信号通路.结论:CTC与原发肿瘤基因相比,具有独特的表达谱,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肥胖因素对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3月-2011年10月412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92594例(肥胖组),BMI〈25318例(非肥胖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肥胖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肥胖组[(220.7±40.4)min vs.(185.5±29.1)min,t=9.365,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非肥胖组[(132.1±34.1)mlvs.(106.2±18.6)ml,t=9.572,P=0.000],2组肛门排气时间虽有统计学差异,但无实际临床意义[(3.6±1.0)dVB.(3.4±0.8)d,t=2.005,P=0.046]。肥胖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0.8±7.5)枚,明显少于非肥胖组(27.1±8.7)枚(t=-6.356,P=0.000)。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1%(18/94)和13.2%(42/318),无统计学差异(χ2=2.058,P=0.151)。2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2.1%(2/94)和0.3%(1/318),无统计学差异(P=0.132)。结论肥胖会延长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影响淋巴结清扫,但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开展初期应选择BMI〈25的非肥胖病例。  相似文献   
63.
目的:前瞻比较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胃中上部癌患者共67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腹腔镜辅助及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D2),比较围手术期疗效。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清扫淋巴结总数目基本一致,围腹腔动脉周围、贲门区域以及大小网膜区域清扫淋巴结数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围脾门区域和幽门区域清扫淋巴结数腔镜组比开腹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疼痛减轻(P〈0.05),胃肠功能恢复快(P=0.053),但手术时间较长(P〈0.05),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升高(P=0.067)。两组的标本上切缘与肿瘤距离及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基本一致。结论:对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D2)具有较好的围手术期疗效,尤其在围脾门区域和幽门区域淋巴结清扫方面比开腹手术更具优势,但需注意加强术后肺部管理。  相似文献   
64.
微小RNA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不同,并且它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这些特点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5.
埋植式药泵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36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36例肝细胞肝癌中男33例,女3例,年龄32岁~65岁,全部病例术前均行AFP检测,B超和(或)CT检查,经手术探查证实无法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病例中巨块型22例,结节型10例,弥漫型4例;肿瘤直径<5cm2例,5cm~10cm...  相似文献   
66.
长乐市1988~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率时间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分析长乐市1988~2002年前10位肿瘤发病率的时间趋势,为今后肿瘤防治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年度变化百分比方法对长乐市15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用t检验进行升降趋势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长乐市1988~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呈显著上升趋势的:男性为肺癌(P=0.007)、结直肠癌(P=0.014),女性为乳腺癌(P=0.0001)、甲状腺癌(P=0.0182);呈显著下降趋势的:男性为胃癌(P=0.00001)、肝癌(P=0.031)和食管癌(P=0.0001),女性为胃癌(P=0.0107、)食管癌(P=0.0009).[结论]随着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环境致癌因素的改变,长乐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富裕癌"有明显上升趋势,胃癌、食管癌等"贫困癌"有明显下降,该地区癌谱正向着发达国家的癌谱方向变化,因此恶性肿瘤防治策略也要适应癌谱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意义并与传统术式比较。 方法将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行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对照组行传统的直肠癌根治术 (Dixon术或 Mile术 )。统计扩大根治术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 ,对比两种术式对患者的影响、肿瘤复发率、3年生存率。 结果 实验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为 2 2 .72 % ,转移度为 4 .0 5 %。两种术式在患者性功能及排尿功能上差异无显著性 ;两种术式在并发症上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 3/ 2 2 ,8/ 2 2 (P<0 .0 5 ) ;3年生存率分别为 2 1/ 2 2 ,16 / 2 2 (P<0 .0 5 )。 结论 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应行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该术式既清扫了可能转移的淋巴结 ,又保证了患者的排尿及性功能  相似文献   
6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prim 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是起源于腹膜后间隙 (不包括来自腹膜后器官胰腺、肾、肾上腺以及大血管 )的肿瘤。临床上少见 ,早期诊断不易 ,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 ,技术难度较大 ,术后具较高的复发率。 1986 - 2 0 0 2年本院腹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资料完整者 5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3例 ,男性 32例 ,女性 2 1例 ,男女比例 1.7∶ 1,年龄 4 2 .1± 4 .3岁 (1~ 72岁 )。病程 6 .8± 3.2月(2 0 d~ 3年 ) ,其中良性肿瘤病程 10 .3± 2 .1月 ,恶性肿瘤 6 .3± 1.8月…  相似文献   
69.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发展迅猛,其应用和可行性也得到了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腹腔镜下可以严格遵守肿瘤根治原则和保肛要求,保证了保肛手术的肿瘤安全性。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使得在肛门括约肌保留和神经保护等方面可能较开腹更有优势,能尽可能保留患者的排便控制功能以及膀胱功能和性功能。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肯定了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显示了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及治疗、预后。方法对我科198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9例经手术治疗的HAML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超声及CT检查,8例同时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肝切除术,并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均获随访。结果无临床症状者13例。B超多显示为不均质高回声光团,彩色多普勒显示点状、短线状彩色血流。19例CT平扫中6例测得CT负值(-43~-20HU),18例动脉期明显不均质强化,4例门脉期延迟强化。病灶由不同比例的厚壁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脂肪混合组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9例HMB-45表达均阳性。所有患者手术切除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HAML临床表现无特殊,影像学表现多样;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确诊有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HMB-45、SMA检测阳性有助于确诊。手术切除HAML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