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艾司唑仑用于老年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东营区史口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司唑仑,分析比较2组患者睡眠改善程度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失眠治疗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压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唑仑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状况、降低患者血压,对疾病的治疗有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QRS波增宽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QRS波时限&gt;120 ms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根据QRS波分为左束支组47例、右束支组50例,非慢性心力衰竭且QRS波时限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NT-proBNP水平及LVEF。结果左束支组QRS波时限长于右束支组;左束支组、右束支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LVEF低于对照组;左束支组NT-proBNP 高于右束支组, LVEF低于右束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左束支型QRS波时限延长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而右束支组QRS波时限延长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无明显相关。结论左束支阻滞的QRS波时限延长与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及血浆NT-proBNP水平相关性良好,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心力衰竭程度的一个简便指标。  相似文献   
83.
动态血压(ABP)临床应用显示,正常人血压有明显的波动性,其波动曲线为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形状。有报道动态血压变异性(ABPV)以动态血压标准差除以动态血压平均值所得的变异系数表示,在高血压性靶器官损害中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了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LVH)患者以及高血压伴LVH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旨在说明两组不同高血压病者血压变异性的差异。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高血压病患者68例,按1993年WHO/ISH联合提出的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病,血压轻至中度升高。根据有无LVH分为两组。互组:高加F于I\IM扫门R俐\.uk日.…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 (CO)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高血压组 ,C、D组为高血压干预组。测NO、CO、ET 1、AngⅡ浓度 ,计算主动脉中膜厚度 /管腔直径、中膜面积 /管腔面积的比值及血红素氧合酶 1蛋白表达强度。结果 B组大鼠血压高于A组 ,C、D组较B组降低 ,D组低于C组 (P <0 0 1)。血清NO浓度B、C、D组较A组降低 (P <0 0 0 1) ,D组较B、C组升高 (P <0 0 1) ;血浆CO浓度C、D组较A、B组升高 (P <0 0 0 1) ,D组高于C组 (P <0 0 0 1) ;血浆ET 1浓度B、C组较A、D组升高 (P <0 0 5 ) ;血浆AngⅡ浓度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的主动脉中膜厚度 /管腔直径、中膜面积 /管腔面积的比值较A组升高 (P <0 0 0 1) ;C、D组较B组下降 (P <0 0 0 1) ;C、D组血红素氧合酶 1蛋白表达强于A、B组。结论 CO能防止高血压性主动脉重塑 ,其机制可能与CO降低血压、升高NO浓度及降低ET 1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 ACE基因 I/ 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H)及高血压血管内皮纤溶功能障碍间的关系。方法 :PCR检测 6 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 2 8例的 ACE基因 I/ D多态性 ;发色底物法测 t- PA、PAI- 1活性 ,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 (EL ISA)测 v WF含量。结果 :高血压组 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但 D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高血压组和正常组之间无差异性 (P>0 .0 5 )。高血压组 t- PA活性降低 ,PAI- 1活性、v WF含量升高 (P均 <0 .0 0 1)。高血压组 DD型 t- PA活性明显低于 ID、II型 (P<0 .0 0 1) ,而 ID、II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DD型 PAI-1活性明显高于 ID、 型 (P<0 .0 0 1) ,而 ID、II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v WF在 DD、ID、II型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DD型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存在血管内皮损伤、纤溶功能障碍。t- PA、PAI- 1的变化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 I/ D多态性有关 ,DD基因型可引起纤溶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用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扫描技术探讨肺癌患者的摆位误差,为实行肺癌放疗计划时CTV外放到PTV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41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20例应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治疗,B组21例用Varian Trilogy TX直线加速器治疗。全组患者在首次放疗前均用千伏级CBCT进行扫描,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情况每周进行扫描,将得到的千伏级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靶区中心分别在Lateral左右(X)、Longitudinal头脚(Y)、Vertical背腹(Z)方向上的误差值及其误差分布情况,比较两台加速器摆位误差的差异,并计算两台治疗系统MPTV外放边界大小。结果 A、B两组患者的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的平移误差在X、Y、Z方向分别为(1.79±0.15)mm、(2.16±0.17)mm;(3.71±0.28)mm、(4.29±0.32)mm;(1.66±0.15)mm、(1.96±0.18)mm。A组患者在X、Y、Z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小于B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两种加速器治疗的患者在X、Y、Z方向的MPTV分别为X:4.36 mm、4.94 mm;Y:8.22 mm、9.20 mm;Z:4.38 mm、5.02 mm。结论 利用CBCT能够比较准确的测算出肺癌靶区中心在X、Y、Z方向上的误差值。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