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08篇
  免费   1645篇
  国内免费   988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231篇
妇产科学   267篇
基础医学   1455篇
口腔科学   432篇
临床医学   4327篇
内科学   2611篇
皮肤病学   527篇
神经病学   871篇
特种医学   12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2497篇
综合类   9384篇
预防医学   3510篇
眼科学   303篇
药学   4242篇
  44篇
中国医学   3537篇
肿瘤学   1340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579篇
  2022年   571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654篇
  2019年   683篇
  2018年   693篇
  2017年   459篇
  2016年   583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1616篇
  2013年   1383篇
  2012年   1549篇
  2011年   1784篇
  2010年   1914篇
  2009年   1781篇
  2008年   1715篇
  2007年   1745篇
  2006年   1551篇
  2005年   1652篇
  2004年   1624篇
  2003年   1362篇
  2002年   1182篇
  2001年   1068篇
  2000年   1072篇
  1999年   1070篇
  1998年   939篇
  1997年   983篇
  1996年   879篇
  1995年   802篇
  1994年   650篇
  1993年   527篇
  1992年   492篇
  1991年   410篇
  1990年   356篇
  1989年   301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66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132篇
  1984年   97篇
  1983年   88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26篇
  1960年   12篇
  1959年   10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周志刚  马长伟 《山东医药》2007,47(33):108-108
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指在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同时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腹部疾病的手术。1998年-2006年,我们共行腹腔镜联合手术9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急性肢体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经验。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动脉内溶栓术治疗上肢动脉闭塞5例、腹主动脉下段闭塞1例、下肢动脉闭塞22例。结果经术后4个月~9年临床观察,急性单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100%(8/8例)、多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80%(16/20例),总血管再通率为85.71%(24/28例)。结论介入疗法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闭塞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机采血小板发生不良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原因及献血者献血反应率与循环血量、献血者体重、抗凝剂中毒等关系。方法对886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115人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轻、中、重度反应率分别为11%、1.7%、0.22%;总循环血量〈2500mL、(2500~3000)mL、(3000-3500)mL、〉3500mL献血反应率分别为8.3%、15.4%、16.9%、29.2%;体重(45.50)kg、(51~60)kg、(61—70)kg、〉70kg,其献血反应率分别为38.2%、14.3%、12.6%、9.0%。首次、多次献血反应率分别为24%、5.2%。结论选择体重高、血小板计数高、多次献血者,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从2003年9月-2004年6月,我们消化内科应用CTS-2000净水臭氧肠道机在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9个月中,共治疗病人800例,其中男342例,占42.7%,女458例,占57.3%,年龄16—84岁;16岁1例,17—35岁154例;36-60岁360例;60岁以上285例。  相似文献   
75.
人发角蛋白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人发角蛋白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为临床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寻求新的替代材料。方法 :将 18只新西兰兔的双侧坐骨神经切断 ,造成 10mm缺损 ,一侧用人发角蛋白桥接 (实验组 ) ,另一侧用空硅胶管桥接 (对照组 ) ,术后 1、 2、 3个月通过肉眼观察 ,光镜、电镜和有髓神经密度测定 ,观察、分析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再生神经均通过 10mm缺损 ,对照组有 2例无神经生长 ;实验组再生神经排列较紧密、有序 ,髓鞘形成早于对照组 ;神经纤维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人发角蛋白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是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ESBLs的状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调查分析2007.3—2008.12年期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到的521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菌株272株,检出率是52.2%,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未见耐药株,其次是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分别是1.29%和5.66%,其它如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头孢唑啉等14种耐药率57.93—100.00%,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耐药率最低,未见耐药株,其次是头孢噻肟、头孢呋肟、阿米卡星和氨曲南等耐药率10%以下,其它抗生素耐药率最高只有64.33%.结论: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ESBLs(+)菌株耐药性高,呈多重耐药性,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77.
田从豁教授系国家级名医,著名针灸专家。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60年余。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特的治疗方法。神志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患。即包括中医所说的“郁证”,“百合病”,“脏躁”,“烦躁”,“失眠”等,相当于西医中的“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本文初步探讨及介绍田老独特的背俞穴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旨在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MHCC97中肝癌干细胞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离肝癌细胞系MHCC97中肝癌干细胞并观察其干细胞特性.方法 利用流式分选法从MHCC97中分离出边缘群(SP)和主群(MP).分别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SP和MP细胞体内、外成瘤能力;羟基喜树碱(HCPT)体外诱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其分化潜能.结果 SP细胞克隆形成率为57%,MP细胞仅为13%;1×103SP细胞可成瘤(2/8),MP细胞则需1×105才能成瘤(2/8).诱导3 d后,约15%SP细胞出现双核;诱导后SP细胞甲胎蛋白和r-谷氨酰转肽酶的表达降低,白蛋白表达增强,葡萄糖磷酸酶仅诱导后表达.结论 MHCC97中SP亚群富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癌细胞,即肝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比较纸夹板内收位固定与石膏外展位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门诊就诊的70例Bennett骨折患者,按区组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35例(纸夹板内收位固定)和对照组35例(石膏外展位固定)进行治疗。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拆除固定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分别于骨折后6、8、12、16、20及24周按改良的Gabriele评分系统对其患手功能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两组的优良率在8、12、16及20周时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和2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功能评分方面,8、12、16、20及24周时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ennett骨折的治疗中,纸夹板内收位固定与石膏外展位固定相比能明显加快患手功能的恢复,而且固定轻便、舒适,患者易于接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