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笔者遇见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腺瘤性增生结节(AHN),影像学表现比较特殊,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6岁。体检发现肝脏肿物二个月。既往慢性乙肝史,体检无异常。化验检查:HBsAg(+),HBeAg(+),抗HBC-lgG(+)AFP<40ng/L。超声检查:肝轮廓不整,实质内普遍散在小光团,肝左叶局部显隆起,回声减弱。CT检查:平扫肝左叶见边缘模糊低密度灶,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囊性变,CF值为15.6HU(图1)。MRI检查:肝左叶可见大小约 3.5cm× 3. 8cm× 3.9cm肿物…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血吸虫钙化性肝病的CT分型与肝脾测量和生化指标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T发现肝内钙化并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血吸虫肝病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进行CT征象及肝脾测量和临床资料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由2名高职医师根据CT所见肝内钙化的形态及分布对血吸虫肝病组进行分型(Ⅰ~Ⅳ型)。结果实验组100例中,Ⅰ型(27例)、Ⅱ型(42例)、Ⅲ型(19例)、Ⅳ型(12例);其中,Ⅰ~Ⅳ型的肝尾状/右叶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I~Ⅲ型脾指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Ⅳ型脾指数较对照组减小(P<0.05);实验组CT分型中的GGT(Ⅰ、Ⅲ、Ⅳ)、ALP(Ⅱ、Ⅲ、Ⅳ)、TBA(Ⅰ、Ⅲ)较对照组不同程度升高(P<0.05);实验组Ⅲ型的TC、HDLC、APOAⅠ较对照组升高(P<0.05),Ⅱ、Ⅳ型的TG、APOB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血吸虫钙化肝病的CT分型与肝形态、脾指数改变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与肝功及血脂指标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卵巢囊腺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磁共振(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的MRI表现,包括肿块的大小、形态、数目及增强表现。结果20例中共25个病灶,卵巢浆液性囊腺瘤8例(12个病灶,其中1个病灶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1例(12个病灶);子宫内膜样囊腺瘤1例(1个病灶),均诊断为良性病变,其中,21个病灶诊为囊腺瘤,3个病灶误诊为卵巢囊肿,1个病灶误诊为畸胎瘤,正确诊断率为84%;1个交界性囊腺瘤未做出诊断,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7%。结论MRI能够对绝大多数卵巢囊腺瘤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4.
患者,女,47岁,因“中上腹疼痛伴黑便4天”入院。查体: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中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余腹部未及压痛、反跳痛,Murph’s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试验( ),血常规:白细胞WBC5.11×109/L,N74.8%,其他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胃镜检查:胃  相似文献   
95.
患者女,40岁.反复阵发性头痛伴左侧肢体乏力1个月余入院就诊.体检:神清,左下肢肌力Ⅳ级.MR影像学表现:右侧岛叶见一类椭圆形异常信号灶,T1WI及T2WI呈等信号,病灶上缘斑片状出血灶于T1WI上呈高信号,病灶内液化坏死区于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腔位于肿瘤一侧.  相似文献   
96.
肝细胞癌MR成像与癌细胞核DNA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肝细胞癌MR影像学特征与癌细胞核DNA含量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搜集41例用0.35T磁共振仪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者,用图像分析仪测癌细胞核DNA含量,得出DNA指数(DI)。结果:在T1WI、T2WI上肿瘤均呈等信号和T1WI上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上呈均匀稍高信号者共16例,病理上为I~I级;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和T1WI上呈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稍高信号者共25例,病理上为Ⅱ~Ⅲ级,二者DI明显不同(P<0.01)。肿瘤瘤径>5.0cm、有瘤内坏死、边缘浸润及转移者的DI比肿瘤瘤径≤3.0cm、无瘤内坏死、边缘清晰及无转移者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再发病例比无再发病例的DI高。结论:肝细胞癌在MRI上表现为T1WI稍低、T2WI高信号及不均匀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肿瘤瘤径>5.0cm、有瘤内坏死、边缘浸润、肝内转移等改变者,其DNA含量增高且易再发。因此,从MR影像学角度能间接判断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7.
原发性肝脂肪肉瘤CT、MRI表现一例孟令平①陈丽英①王之章②原发性肝脂肪肉瘤极罕见。文献报告不到10例。笔者报告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复习文献报告的8例对本病作一分析,重点是CT、MRI表现。病例报告女,41岁。间歇性右上腹隐痛2年,加重半月。曾...  相似文献   
98.
患儿男,4岁,主诉腰肿痛2个月余,腰部僵硬感,不能弯腰及伸手取物,近期无外伤和发热史,曾有低热.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脂联素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了9例NAFLD组和7例正常对照组(C)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采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评估了肝脏inphase(IP)值和outphase(OP)值,并测定了皮下脂肪面积(SA)、内脏脂肪面积(VA)。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结果 NAFLD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1Ph)、葡萄糖代谢清除率(M)、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脂联素水平低于C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M(r=0.526,P=0.036)、ISI(r=0.682,P=0.005)、1Ph(r=0.676,P=0.003)、肝脏OP值(r=0.682,P=0.004)和肝脏OP/IP(r=0.594,P=0.015)呈正相关。结论女性NAFLD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低脂联素血症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早期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硬化增生结节模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下大鼠肝硬化增生结节形成的时间,评价肝硬化结节的显示率。方法纯系SD大鼠70只,雄性,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对照组(n=10)两组:实验组采用TAA腹腔注射,20mg/kg,2次/周,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同剂量的无菌蒸馏水,均持续10周后改常规饲养。实验组于注射后8、10、11、12、13周时处死大鼠,取出肝脏,观察其大体形态变化并做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镜下假小叶形成为肝硬化模型诱导成功;对照组同期相应处置。结果对照组大鼠肝脏质地柔软光滑,色泽均匀暗红;实验组第8周时见部分大鼠肝表面灰黄,质韧,肉眼观无明显结节,镜下肝内广泛纤维化,仅1例为不全纤维包绕结节,假小叶形成率为30%,第10周时肝表面广泛弥漫突起小结节,大小1~2mm,再生结节形成率为90%;第11~13周时肝内形成2~5mm大小结节,肝表面结节突起明显,镜下大部分为退变结节,光镜下仅1个结节内细胞异型性变,肝退变结节发生率为48%。大鼠死亡率:实验组SD大鼠肝硬化模型诱导期间死亡率为8.3%(5/60);对照组无死亡。Masson染色观察显示第8周鼠肝胶原纤维明显增生,第10~13周时形成胶原纤维间隔;对照组无明显胶原纤维增生。结论 TAA诱导大鼠肝硬化增生结节稳定、持续时间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大鼠肝硬化增生结节模型建立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