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变应原皮试阴性支气管哮喘减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混合液(MI)减敏,对照组不作减敏治疗,时间为1a。治疗过程分为常规减敏和维持减敏两个阶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哮喘症状评分日均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3.17,P<0.05)。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日均分明显降低(t=3.33,P<0.05),疗程结束后患者哮喘症状改善情况自我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u=3.28,P<0.05)。患者年哮喘发作次数、年哮喘就诊次数住院次数均明显减少。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用MI对变应原不确定的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能减轻哮喘症状,减少发作、就诊、住院次数,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靶点热凝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5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cNa评价法比较疗效.[结果]本组5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访6个月,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优良率84.4%.术中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射频靶点热凝技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安全的微创手术,提高疗效的关键是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按程序仔细操作,但不能替代传统减压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MPFL)解剖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29例(31膝)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关节镜下采用游离自体半腱肌双束解剖重建MPFL,术后采取持续的、渐进式的阶段性康复护理,包括膝关节活动度及髌周力量平衡康复等练习。结果:平均住院7天,随访9~12月,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无髌骨骨折及再次脱位,随访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以关节镜下MPFL重建手术特点为指导的阶段性功能训练及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对术后功能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4.
孙荣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65-3367
输血是临床工作中抢救和治疗患者疾病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但在输注过程中或输后会发生许多的输血不良反应在100多年以前,动物与人之间输血、人与人之间随机输血导致1/3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死亡,使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如何安全输血,所以输血安全和有效是现代临床输血的最终目的输血反应是指任何与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可在输血时或输血后发生。输血反应可分为急性(24h内发生)与迟发性两大类,此两大类又可各再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种。根据我院1998年至2006年9年内1636例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91次,发生率5.6%,其中发热反应50次(55%)、过敏反应33次(36.3%)、溶血反应3次(3.3%)、心负荷过重3次(3.3%)、其他2次(2.2%),而其中最严重的是溶血反应。1发热反应1.1原因免疫反应:系多次输血后受血者产生同种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再输血时,可与供者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进一步引起白细胞或血小板溶解而释放致热原。致热原:指一些微量物质,包括细菌性(毒素)、药物中的杂质、输血器上的残留物等。1.2临床表现发热多发生在输血的终末,或在输血开始后的15min~60min。表现为突然发热、寒...  相似文献   
65.
孙荣华 《人民军医》2004,47(4):232-235
下肢在日常生活及劳动中损伤机会较多,在军事训练中也较常见。在治疗上主要考虑其负重要求和力线的平稳。本讲重点介绍下肢常见骨折的致伤机制、骨折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  相似文献   
66.
椎弓根螺钉及360°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充分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360°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360°植骨融合术治疗34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结果随访10~23个月,平均14个月。JOA计算手术改善率为75%~91%(平均87%),X线复查34例全部达到骨性融合。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为腰椎管狭窄症的彻底减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360°植骨融合术确保了术后腰椎节段的稳定,两者结合为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提供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联合应用RF系统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1999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RF系统整复与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联合治疗腰椎滑脱症15例,经12~18个月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23~71岁,平均51.4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腰酸痛及下坠感,站立及行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好转。单侧下肢放射痛9例,双侧下肢放射痛4例,跟腱反射减弱7例,(?)背伸力减弱5例,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弱13例。L4滑脱9例,L5滑脱6例。退行性滑脱3例,峡部崩裂伴滑脱12例。按Meyerding法分度,Ⅰ度4例,Ⅱ度11例。所有患者均行保守治疗3~6个月,无明显疗效。术  相似文献   
68.
自1 997年6月~2 0 0 2年3月共收治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2 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2 4例,其中男1 6例,女8例。年龄1 7~5 3岁,平均2 9岁。骨折部位:上中段5例,中段6例,中下段1 3例。本组均为内固定术后患者,术后时间3~1 3个月。原内固定方式:髓内钉内固定1 1例(其中梅花针8例、V型针3例) ,普通钢板内固定1 1例,加压钢板内固定2例。病理分型:萎缩型1 3例,肥大型1 1例。钢板、髓内钉折断6例,钢板一端拨钉2例,骨折再移位8例。X线片显示骨折处间隙3~1 1mm不等。1 2 手术方法 2 3例行原内固定物取出,切除骨折端…  相似文献   
69.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微创手术的应用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微创外科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解剖学基础,并提高其手术效果.[方法]30具成人尸体标本,测量椎板下缘骨嵴到同位椎体下缘、黄韧带附着点、棘突下缘、棘间韧带外缘的距离.临床应用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8例.[结果]椎板下缘骨嵴位于棘突的头侧,L3、4椎板遮挡相应的椎间盘,L5椎板没有遮挡L5~S1椎间盘.临床随访368例,根据Nakai分级:优287例;良57例:可21例:差3例;优良率93.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微创手术中,切口应以棘突下缘头侧椎板下缘骨嵴为中心.要显露L3~4或L4~5椎间盘,需切除L3或L4椎板下缘少部分;显露L5~S1椎间盘,不需咬除L5椎板下缘,同时只需切除少部分黄韧带,即可显露椎间盘与神经根,完成髓核摘除手术.对单节段旁中央型、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才能达到微创手术,要提高MED手术效果,关键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具有丰富的开放式手术经验以及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70.
芦荟引起局部接触性皮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6岁,因面部寻常痤疮自行用芦荟捣碎成汁外敷,约1小时后局部皮肤开始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继而迅速出现皮疹,有灼热痒感。皮肤科情况:面部皮肤红肿以下颏部明显,其上有密集粟粒大丘疹,并布满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个别水疱破溃,有大量渗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