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检测呼吸窘迫新生儿血浆内皮素-1(ET-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呼吸窘迫新生儿100例,其中呼吸窘迫综合征62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4例,暂时性呼吸窘迫24例,分别于生后6 h采用ELISA法进行血浆ET-1和TGF-β检测,取对数ln(1+X)转为正态分布后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结果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生后6 h内血浆ln(1+ET-1)和ln(1+TGF-β)水平最高,分别为(1.95±1.02)、(1.51±0.99)ng/L,与健康对照组[(0.48±0.21)、(0.11±0.09)n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别为(1.52±0.74)、(1.13±0.48)ng/L(t=2.28、2.13,P均<0.05).结论 血浆ET-1和TGF-β水平在不同原因所致呼吸窘迫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血浆ET-1水平对于评价呼吸窘迫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心脏介入手术中医源性心包积液在X线下的早期征象,为心包积液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对我科2005年9月~2017年8月12年间,61315例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影像学分析,发现126例术中心包积液患者,分析其X线影像学的特征表现。该126例心包积液患者中,大量积液36例,中量积液35例,少量积液55例。 结果 心影内外缘搏动一致性变差(双边征)是X线诊断术中心包积液的早期特征性征象。随着心包积液量的增多,心影内外缘之间的搏动变化从同步一致到同步一致性变差,再到不同步甚至心影外缘搏动消失。 结论 心影内外缘之间搏动的变化即“双边征”的出现或“双边征”之间距离的增宽是X线诊断术中心包积液的早期特征性征象。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旨在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首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长期(>1年)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方法 连续纳入451例首次PCI术后1年以上的ACS患者,填写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收集基线及复查资料,计算SAQ各维度得分及汇总得分,多因素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通过线性回归建立预测模型。 结果 首次PCI术后1年以上患者的SAQ身体限制、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频率、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得分分别为70.190±16.972、42.180±19.109、82.680±21.790、88.561±10.448、70.972±23.670, 汇总得分为74.615±15.551。线性回归表明,影响三个以上维度得分的因素为:目前冠心病类型、男性、心绞痛症状发作、首次白细胞计数、首次糖化血红蛋白。 结论 目前冠心病类型、男性、心绞痛症状发作、首次白细胞计数、首次糖化血红蛋白为ACS患者首次PCI术后长期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发现有助于临床医生前瞻性地了解哪些患者最有可能从PCI术后长期获益,以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不同时间点心肌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GLP-1R)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左前降支动脉结扎30 min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然后松开血管进行再灌注。心电向量示波图和心脏彩超均证实MI模型成功建立。在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GLP-1R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心电向量示波图证实MI发生。模型组再灌注后1 d心脏超声示,大鼠射血分数〔(70.4±0.5)%〕较Sham组〔(87.4±1.0)% 〕明显下降(P<0.01)。与Sham组相比,Western blot测定显示,GLP-1R的表达在I/R后8 h升高并达到峰值(P<0.01),再灌注后1 d和3 d开始下降,但仍高于Sham组(P<0.05,P<0.01),再灌注7 d后恢复正常水平,与Sham组无差异。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检测结果变化与Western blot法的检测结果规律相同。结论 大鼠心脏I/R损伤可激活心肌中GLP-1R先上调后恢复正常水平的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3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行医疗软实力的强化和储备的重举措. 心血管内科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点科室,对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重意义. 以培养住院医师的专业能力、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同时兼顾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能力、教学与科研能力等方面培训,探讨科学的培训模式,以高住院医生的临床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3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首选方案。但是,由于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急诊PCI仍不能普及或及时。近年来,随着药物的改进和更新,溶栓的治疗效果不断进步,使其成为基层再灌注治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溶栓治疗实施的越早,其治疗获益就越大。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溶栓方案及溶栓药物对于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大有裨益。本文将对现有溶栓药物的特点,及其优劣进行综述,以期获得最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造影筛选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与心肌缺血的关系,阐明血流储备分数(FFR)在指导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治疗策略中的作用。方法纳入96例患者218处冠状动脉病变,根据FFR值分为两组,FFR〉0.80组(113处)及FFR≤0.80组(105处)。结果FFR≤0.80组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程度更高[(66.2±10.5)%比(59.1±13.8)%,P〈0.001]、面积狭窄百分比更大[(87.3±7.7)%比(81.44-10.9)%,P〈0.001]、最小管腔直径更小[(0.86±0.36)mm比(1.18±0.49)mm,P〈0.001],上述指标与FFR值无明确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86,P〈0.001;r=-0.282,P〈0.001)。冠状动脉最小管腔直径与FFR值呈正相关(r=0.364,P〈0.001)。冠状动脉造影筛选的96例患者中,26例为三支病变,70例为双支病变;经FFR测量后,缺血相关的三支病变10例,两支病变29例,单支病变17例。QCA冠状动脉造影直径狭窄i〉70%,FFR〉0.80的病变为21处(9.6%);QCA冠状动脉造影直径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53处(24.3%)。QCA冠状动脉造影直径狭窄1〉70%,FFR~〈0.80的病变为52处(23.9%)(Matches);QCA冠状动脉造影直径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92处(42.2%)(Matches)。QCA冠状动脉造影面积狭窄I〉70%,FFR〉0.80的病变为89处(40.8%)(Mismatches);QCA冠状动脉造影面积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105处(48.2%)(Matches);QCA冠状动脉造影面积狭窄〈70%,FFR〉0.80的病变为24处(11.0%)(Matches)。结论FFR在指导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治疗策略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降低缺血相关靶病变个数。  相似文献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