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心脏原发性血管肉瘤罕见,我们连续诊治2例,并行外科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对2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并与28例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康复组肢体运动功能明善(P<0.01),但随着年龄增加,功能积分逐渐减少。说明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测定IMT及斑块的分级。检测157例患者中,冠心病组106例,对照组51例。结果冠心病组IM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作为预测心血管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4.
25.
腹部外伤病情复杂而严重,因为多数患者受伤过程不详,加之休克患者查体不合作,临床检查及诊断困难。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现将115例腹部外伤患者诊治过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6.
内皮素(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组具有强烈血管收缩作用的内源性物质,一氧化氮(NO)是体内重要的舒血管活性物质,二者共同调节着血管的舒缩。近来的研究发现,二者可能参与了糖尿病(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测定了81例Ⅱ型DM患者血浆ET、NO的稳定代谢产物NO_2~-水平及二者比值,并与3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1997.10—1998.7本院内科门诊治疗的  相似文献   
27.
<正> 急性大叶性肾炎(Acute Lobar Nep-hrania 简称为 ALN)又称为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Acute Focal BacterialNephrtitis),比较少见。国外文献资料不多,国内尚未见专题报道。因对本病认识不足,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 ALN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磁共振成像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31例鼻咽癌患者的MRI表现,并与CT检查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鼻咽癌可广泛地侵犯其周围组织,包括咽旁间隙、颈动脉鞘、颞下窝、翼腭窝等,并可向口咽,副鼻窦和向颅内蔓延。结论MRI在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包括:①对早期无占位效应鼻咽癌的诊断;②在目前新的鼻咽癌的分期中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对鼻咽癌的诊断MRI能提供更准确的、全面的影像学信息,能提供更准确的T分期;③放疗后随访的患者中,MRI能更好地显示放疗后脑病及脊髓的损伤,鉴别放疗后纤维化与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去甲斑蝥素(NCTD)对复发性骨巨细胞瘤(GCTB)细胞的体外干预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GCTB肿瘤细胞后,采用不同浓度的NCTD(0、5、10、20、40、80μg/mL)进行体外干预,每个浓度组的干预时间点为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192 h。干预后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细胞存活率。选取NCTD0、5、10μg/mL组进行后续实验,并设立空白组(加入生理盐水的培养基)。电镜下观察以上各组的细胞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NCTD浓度≤80μg/mL时,GCTB肿瘤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当NCTD浓度10μg/mL时,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与NCTD0μg/mL组相比);各浓度组干预时间为48 h时细胞存活率最低。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空白组及NCTD0μg/mL组、5μg/mL组、10μg/mL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37±0.06)%、(4.65±0.94)%、(9.33±0.70)%、(11.53±0.40)%(F=192.468,P=0.000)。RT-PCR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NCTD对RANKL/RANK/OPG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破骨源性因子(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6、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破骨细胞分化抑制因子(如OPG)的表达无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NCTD对复发性GCTB中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RANKL/RANK/OPG信号转导通路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