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在小鼠GVHD模型中研究利用人CD40-Ig阻断CD40/CD40L相互作用的保护性效果.方法将人CD40基因胞外区插入含有人IgG1 Fc段基因的pIG1载体中,构建携带CD40-Fc融合基因的瞬时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ELISA法检测CD40-Ig融合蛋白的表达.再将CD40-Fc融合基因连接入pcDNA3.1的相应位点构建稳定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利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SDS-PAGE、Western blot和配基结合实验鉴定CD40-Ig的性质.将C57BL6/J(H-2b)小鼠的脾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入亚致死剂量照射的BALB/c(H-2d)小鼠体内建立急性GVHD模型,通过体内注射CD40-Ig融合蛋白评价其对急性GVHD小鼠的保护效果.结果按上述方法分别构建了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IG/40Ig和p3.1/40Ig.ELISA 和Western blot确定在COS-7和CHO细胞中表达了CD40-Ig融合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通过二硫键结合的二聚体结构并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纯化的CD40-Ig可与CD40L结合.体内应用CD40-Ig融合蛋白治疗可延缓小鼠GVHD病情发展并显著延长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结论我们的结果证明CD40/CD40L相互作用在GVHD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提示人CD40-Ig融合蛋白在临床预防和治疗GVHD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2.
为证明出生后血液循 环中存在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从G-CSF动员的成人外周血及脐带血中分离CD34^ 细胞,将之接种于纤连蛋白与明胶铺板的培养皿上,培养体系中加入重组人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hVEGF)和重组人碱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用vonWillirand因子(vWF)表达及I型凝集素(UEA-I)结合能力鉴定内皮细胞,结果表明,上述体系经5-6周培养后,接种CD34^ 细胞的皿出现一层致密的贴壁细胞,而接种CD34^-细胞的皿则未形成贴壁层,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几乎所有贴壁细胞为vWF阳性,且约90%的细胞具有UEA-I结合能力,实验结果证明人出生后阶段血循环中存在有成血管细胞(angioblast),因此在成人中也可发生血管系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3.
人白细胞介素3基因克隆、表达及产物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白细胞介素3(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并具有广谱效应。为了制备足量高纯度的IL-3,本研究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构建了三株重组IL-3表达菌株,其中一株表达水平为16%。菌体裂解物对人粒-巨噬系祖细胞有刺激增生的作用;对小鼠早期与晚期红系祖细胞亦有刺激作用,对晚期的作用强;但是对小鼠粒-巨噬系祖细胞无刺激作用,提示人IL-3的造血刺激作用可能具有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64.
天然白介素(IL)12是一种异二聚体分子,其工程产品只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因而产量低,造价高,限制了临床应用。根据融合蛋白的原理,结合IL-12本身的结构特点进行推断,若将IL-12的二亚基(p35/p40)适当改造和融合,其产物可能同样地表达野生型IL-12的活性,这将为在原核表达系统内表达融合蛋白提供先决条件。将p40亚基cDNA中编码Ig-样区域的序列缺失,残余部分与p35亚基的cDNA3’端通过连接序列连接,构成融合IL-12 cDNA(fmIL-12C)。当此融合基因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MT/EP后在CHO细胞内表达,其产物具有野生型IL-12的活性,即刺激活化淋巴母细胞增殖。与此同时,融合IL-12的cDNA的表达使CHO细胞发生十分明显的形态变化,提示融合IL-12可能具有一些新活性。对此融合基因进一步改造及在原核系统内表达的可能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5.
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蛋白P53、c一myc及bcl-2在人骨髓CD34 ̄+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表达100039北京解放军第307医院奚永志,张双喜,郝秀娟,唐佩弦,魏文,孔繁华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基因表达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Q343.1涉及到造血,人们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检测造血生长因子受体FLT3 在非造血来源的黑素瘤细胞系B16 中的表达,并研究其配基FLT3-Ligand(FL)对B16 细胞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检测B16 细胞中FLT3 m 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FLT3 蛋白在B16 细胞表面的表达,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L对B16 细胞进行培养。结果:FLT3 在B16 细胞中有m RNA 的表达,在B16 细胞表面有蛋白质的表达。FL对B16 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是浓度依赖性的,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FL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结论:FLT3 的分布不仅仅局限于小鼠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也表达于上皮性的肿瘤细胞B16 中,并在其配基FL的作用下抑制B16 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7.
当前造血干细胞研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新千年到来的时刻 ,综观一下造血干 /祖细胞基础和临床研究当前面临的众多难题 ,会有益于探讨我国实验和临床血液学如何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造血干细胞究竟是CD3 4阳性还是阴性 ?近年来国际文献中有些报告发现CD34/Lin阴性细胞具有长期重建造血的活性 ,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从发育生物学观点来看 ,CD34 Lin- 细胞来自CD34- Lin- 的论点是合理可信的。已定向发育为造血系统的干细胞 (即造血干细胞 )都来自尚未定向的胚胎中胚层干细胞 ,所以CD34 Lin- 细胞起源于CD34- Lin- 细胞。当干细胞分化为各系的祖细胞 ,出现髓 /淋巴各系的专一…  相似文献   
68.
一、干细胞基础研究的新发展和有关干细胞的概念更新 1.成体干细胞研究:成体干细胞是21世纪初生物学的伟大发现,它改变了干细胞传统的理念。20世纪末,一些科学家报道,在许多成体组织中,有一些细胞可以在体外被某些细胞因子诱导分化,变为和原组织不同的组织细胞。例如肌肉匀浆中诱导发生造血细胞,脂肪组织中诱导发生神经原细胞等。  相似文献   
69.
十年来的资料表明,自身骨髓移植对根治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明显的优越性,而如何最大限度地清除骨髓中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成为保证骨髓移植效果、延缓白血病复发的关键。迄今。人们已从物理学、化学、药理学及生物学等多方面来研究净化骨髓的手段,其中免疫学方法以其高度特异性倍受重视。最近,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LAK)的发现,为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净化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拟就LA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特点及其用于骨髓净化的可行性、存在问题及前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0.
本实验表明注射厌氧棒菌菌苗(简称CP菌苗)对正常小鼠多向造血干细胞(CFU-S)和粒巨噬系祖细胞(CFU-GM)的增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CP菌苗对受750rad照射小鼠的骨髓干细胞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实验中又观察到注射CP菌苗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