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报告正常和高脂血家兔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理化性质的比较。高脂血家兔血清脂蛋白超速离心图不同于正常家兔。高脂血家兔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理化性质在颗粒大小、密度、电泳迁移率、上浮速度和脂质蛋白质组成方面均不同于正常家兔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特别是其中的apoE可能使高脂LDL结合于平滑肌细胞大于正常LDL,这也表明饮食脂肪和胆固醇的变化可以引起家兔血清脂蛋白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变化,可导致脂蛋白代谢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2.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92例(97侧)分别采用3种治疗方法: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或树脂夹板)或石膏外固定(A组)、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B组)、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或辅以石膏短期外固定(C组)。对3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92例均获随访,时间6~21个月。3种治疗方式的优良率为:A组88.6%,B组89.6%,C组85.7%。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治疗方法均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均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3.
84.
内镜医师在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操作时,主动运用导丝引导技术,利用导丝前端富有弹性、无组织损伤性及湿润时非常光滑的功能探索胆管,穿过阻塞或狭窄处,引导附件通过,可以减少插管次数和造影剂的应用,有效提高胆管的首次插管成功率,并对降低术后胰腺炎等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益[1].  相似文献   
85.
脑动脉舒缩功能障碍足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也是脑血管储备功能降低的表现.可通过不同方法评价腑血管肌源件和代谢源性凋节能力来反映脑血管储备功能,其中以经颅多普勒超声应用最多.各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埘脑血管储备功能也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中与孕激素受体(PR)状态相关的microRNAs差异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microRNAs在PR表达状态中可能参与的调控机制,为深入研究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化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文献挖掘方法找到与PR状态相关的microRNAs差异表达数据集,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Targetscan软件和DAVID数据库)预测microRNAs的靶基因,再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和通路分析。结果通过文献挖掘找到3个差异表达microRNAs数据集.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3个相应靶基因集和1个靶基因合集。靶基因的GO分类主要涉及细胞内的信号级联、蛋白氨基酸磷酸化、蛋白质甲基转移酶活性及转录因子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及分子功能。通路分析发现3条KEGG信号通路和3条BIOCARTA代谢通路可能参与不同PR表达状态的调节。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分析了microRNAs在不同PR表达状态中可能参与调控的信号和代谢通路,为进一步探索microRNAs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分化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最新方法,其优点是在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生育能力的同时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采用腹部B超检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68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8.
Brown等证明细胞LDL受体的表达是受细胞内外环境LDL胆固醇浓度的调控,当细胞在缺乏脂蛋白血清(LDS)中培养,LDL受体表达加强。因此,体外观察脂蛋白受体一直沿用LDS方法。作者曾报导国产人清蛋白(HSA)代替LDS,观察到LDL受体作用,并进一步比较了HSA、LDS、BSA(牛清蛋白)的作用,发现HSA>LDS>BSA,经鉴定发现HSA试剂中无脂质而含Apo A-I,BSA有脂质而无Apo A-I。提示在缺脂前提下,Apo A-I可能加强LDL受体表达作用,这种作用是否由于Apo A-I有接纳细胞内胆固醇外流的功能,为此,作者同时观察了不同量的Apo A-I对细胞内胆固醇外流及LDL受体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研究前列通片对前列腺癌的体内和体外抑制效果.方法 选用3株前列腺癌肿瘤细胞对前列通片含药血清进行体外抑瘤试验.根据体外试验筛选PC-3细胞株,制作80只的PC-3荷瘤裸鼠.筛选肿瘤直径约100 mm,相对均一的5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溶媒)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前列通低、中、高剂量组,10只/组.每只动物按照20 mL/kg体积灌胃给药,1次/d,连续32 d.结果 体外筛选:前列通片含药血清(浓度为20%,10%,5%)对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7.6%、87.2%、112.9%;对22 RV1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0.9%、89.6%、85.3%,对DU145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82.7%、106.3%、100.4%.体内实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前列通片低剂量组肿瘤重量未见显著降低,肿瘤生长抑制率18.5%,前列通片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肿瘤重量显著降低(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0.3%、23.8%、62.6%.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前列通片含药血清对PC-3细胞抑制效果较为明显.2.04 g/kg的前列通片对PC-3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