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院1999~2001年收治3例骶尾部褥疮病人,经过清创换药,待创面干净后,行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缺损.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3例,均为女性,年龄38~45岁,均为服农药后深昏迷入院,经抢救苏醒后,伴骶尾部褥疮,经过换药及其它治疗效果不佳,转我科治疗,术前测量创面范围10~12 cm×8~12 cm,创面凹陷,表面有灰暗坏死组织及脓苔覆盖,钳夹创面组织少有出血,创周红肿.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钛缆联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和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钛缆联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病例资料,共26例(27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39 ~ 76岁,平均53.8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5例,摔伤3例,坠落伤8例。除1例为双侧损伤外,其余均为单侧损伤,右侧损伤10髋,左侧17髋。骨折分型均属股骨转子下Seinsheimer V型,手术行牵引床预先复位,维持后有限切开钛缆预环扎复位,再行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 ~ 42个月,平均17.2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 ~ 25周,平均16.9周。未见血管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髋内翻、再次骨折等并发症。根据患者髋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等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优18髋,良7髋,中2髋,优良率92.6%。结论 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钛缆联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失败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若干问题.方法自2000年8月~2004年7月我院收治的34例38足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骨折按Sanders标准分型:Ⅱ型22例24足,Ⅲ型9例11足,Ⅳ型3例.单纯松质骨螺钉内固定2例2足,克氏针加螺钉内固定4例5足,可塑性跟骨钛板内固定28例31足.结果全部患者随访3~48个月.34例38足中30例34足切口Ⅰ期愈合,切口皮肤坏死3例3足,经换药自行愈合1例,二期缝合愈合1例,皮瓣转移覆盖1例.切口感染1例1足,经长期换药,后取除内固定愈合.2例足外缘皮肤感觉麻木.按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优19足,良9足,中8足,差2足,优良率73.6%.结论对于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Ⅱ、Ⅲ、Ⅳ型骨折应采取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残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骨髓炎并骨折清创后骨折固定的方法.方法应用半环式外固定架治疗骨髓炎54例,通过术后摄片复位骨折,并给予适当的加压力.结果随访8~14个月,所有病例显示骨折固定可靠,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 无骨不连发生,亦无感染扩散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本手术操作简单,复位固定可靠,在骨髓炎并骨折的固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治疗,手术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及神经根减压。结果随访6~12个月,按照Macnab标准:优4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2.6%。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轻度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近期疗效好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6.
后外侧与极外侧突出并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大多数为后外侧突出型,极外侧突出型较少见,而后外侧和极外侧突出同时存在更为少见。我院自2004年3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4例,手术治疗445例,发现后外侧和极外侧突出并存者6例,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27.
探讨29例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在不同时段并发窒息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08例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有29例患者并发了窒息,呼吸中枢受损、呼吸肌麻痹、术区血肿压迫、食物返流、喉头水肿、植骨块脱落、肺部感染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且在不同时段各有突出.分阶段、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经皮侧路孔镜下靶点穿刺置管治疗重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highly migrat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MLDH)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HMLDH 38例,其中向上重度脱垂型10例,向下重度脱垂型28例;突出节段L3-4 6例,L4-5 32例。采用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靶点穿刺置管,直视下摘除脱垂的髓核。结果 手术时间45~180 min、平均90 min,无手术相关并发症。38例随访12~42个月,术前1 d、术后1 d和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分别为(7.6±2.1)分、(1.5±1.3)分、(1.4±0.8)分,ODI指数分别为(20.2±7.5)%、(9.5±4.0)%、(6.3±2.4)%。根据MacNab标准,术后第1天优33例、良5例;最后一次随访时,优36例、良2例。结论 经皮侧路孔镜下靶点穿刺技术治疗HMLDH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