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肿瘤学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心肌梗死及其周边区对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促进血管新生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方法:以冷冻损伤的方法建立新西兰种家兔心梗模型,4周后,将提取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植人心梗及心梗周边区。分析心梗及心梗周边区病理组织学特点,比较区域内微血管密度,并以Western blot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心梗及心梗周边区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心梗及心梗周边区减少移植区域瘢痕化,增加微血管密度;(2)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心梗及心梗周边区使某些重要血管生成相关基因,VEGF,FGF及Angiopoietin-I表达上调,于心梗周边区作用更加显著。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心梗及心梗周边区可以减少移植区域瘢痕化,增加微血管密度,上调心梗及心梗周边区重要血管生成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52.
静脉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改善大鼠梗死心脏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途径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24h后经尾静脉注入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或磷酸缓冲液;分别于移植后3d和1个月取材,应用ELISA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细胞移植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并计数血管;超声心动图连续检测大鼠心功能在术后各时间点的变化。结果:细胞移植术后3d,移植组VEGF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组心脏的梗死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细胞内VEGF阳性着色明显强于对照组,1个月时明显减弱。移植术后1个月,在部分移植细胞中检测到心肌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血管计数显示移植组血管数量较同期对照组增加1.4倍(P<0.01);同时移植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通过促进梗死周边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和移植细胞分化,骨髓间质干细胞经外周静脉移植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另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3.
巨细胞病毒感染加剧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CMV感染是否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方法apoE基因敲除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根据不同处理分为对照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组、注射MCMV组和联合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并注射MCMV组,每组9只。分别于饲养8、12和16周时处死小鼠,分离主动脉,病理切片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结果对照组8周开始有内膜增厚,炎症细胞浸润,至16周尚无明显斑块形成;CMV感染组各阶段的炎症细胞浸润及泡沫细胞形成均比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严重,16周有明显的粥样斑块形成。而CMV感染合并高脂饮食组的病变最为严重。结论MCMV感染ApoE-KO小鼠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高脂饮食与CMV感染对促动脉粥样硬化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在红白血病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方法将人野生型p53基因cDNA转移入K562-n细胞,用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和联苯胺染色试验检测转基因后的K562-n细胞。结果野生型p53基因可以诱导K562-n细胞编程性细胞死亡和分化的形态特征,且伴有细胞周期G1期的生长阻滞。结论野生型p53基因能抑制人红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某些机制。  相似文献   
55.
骨髓源性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骨髓源性心肌细胞的膜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状态。方法:取健康SD大鼠的骨髓,经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获得骨髓基质干细胞,再以3μmol/L的5-氮杂胞嘧啶(5-aza)孵育诱导,利用膜片钳技术,以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为对照,以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骨髓基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心肌细胞的膜瞬间外向钾电流。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经5-aza诱导后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在诱导14d后的细胞,可记录到动作电位;骨髓基质干细胞在5-aza诱导前即可记录到Ito,但不同细胞间电流密度差别较大,为15.89±11.18pA/pF(n=12);与骨髓基质干细胞相比骨髓源性心肌细胞Ito电流密度(20.45±8.91pA/pF,n=5)较诱导前有增加的趋势,两者有显著差异;Ito电流的密度与心室肌细胞(21.69±7.73pA/pF,n=20)无显著差异。结论:5-aza可在体外有效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心肌化,与心室肌细胞相比,骨髓源性心肌细胞膜Ito电流密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6.
肺炎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在急性感染期的表达和分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 ,C .pn)是一类专性的细胞内革兰阴性菌,可在真核细胞的胞浆内复制并生存很长时间〔1〕。C .pn在人群感染率很高,2 0岁以上的人群感染率高达5 0 %以上,在某些个体还存在持续的慢性感染,可引起肺炎、咽炎和支气管炎,并且可能导致哮喘、动脉粥样硬化。C .pn的致病机理,尤其是其导致宿主持续感染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钟光明等〔2〕首次克隆并鉴定了一个由C .pn基因编码的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CPAF) ,是目前发现的惟一由C .pn合成并分泌至宿主细胞的蛋白,是C .pn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途径之一,在C .pn的致…  相似文献   
57.
58.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冠状动脉疾病占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50%,其中40%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近年,虽然血运重建术使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是过量功能心肌细胞丧失引起的心力衰竭仍是影响远期预后的主要问题,现有的内外科治疗手段并不能很好解决功能心肌细胞丧失的问题。实验研究显示移植的干细胞有可能取代受损心肌细胞并建立新的血供通路。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和炎症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5 5 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 ,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A及C反应蛋白 (CRP)。 89例放置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患者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随访半年 ,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测量支架内管腔丢失率。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肺炎衣原体抗体IgA的阳性率及滴度显著高于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 ;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 ,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肺炎衣原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内膜增厚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内膜增厚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内膜增厚者。结论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但不能预示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而炎症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发生均相关。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