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肿瘤学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骨髓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传统的观点认为心肌细胞不能再生。当心肌梗死发生后 ,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组织代替 ,形成瘢痕。存活心肌细胞的丢失和心室重构 ,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发生。目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常用方法是重建血运但不能使坏死心肌再生 ,因此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最近研究发现成体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包含基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MSC)和成血管细胞 (angioblast)等。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在适宜条件下能分化为骨、软骨和脂肪等组织 ,新近更证实MSC能分化为心肌细胞 ,并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诱导血管新生 (angiogenesis) 〔1〕。骨髓…  相似文献   
22.
23.
为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在白血病细胞表达的意义,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人野生型p53cDNA转移HL60-n细胞。结果发现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可以诱导HL60-n细胞死亡,死亡细胞呈凋亡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野生型p53基因诱导HL60-n细胞死亡不伴有细胞周期G1期的生长阻滞。NBT还原试验还提示野生型p53基因无诱导HL60-n细胞分化的作用。这些结果阐明了野生型p53基因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24.
二甲亚砜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心肌分化中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诱导人骨髓基质细胞(hur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BMSC)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特异转录因子和心肌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 取第8代hBMSC,以DMSO诱导24h。在诱导后21天,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干细胞标志C1390和肌性标志Dmmm表达变化,并在诱导后1、2、3周提取RNA。以RT-PCR方法检测细胞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和CATA4)和特异基因(connexin43、ANP等)的表达变化。结果 经DMSO诱导后,MSC体积变大,细胞排列趋于一致,连接紧密,并逐渐形成肌节样结构,CD90阳性细胞减少,Desmin阳性细胞增加。在DMSO诱导hBMSC后1周,开始可检测到细胞发生转录水平变化(Nkx2.5、GATA-4表达和connexin43、ANP表达),并均可持续至诱导后3周;前三者的表达量有随诱导后时问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DMSO在体外可诱导hBMSC向心肌前体细胞分化,DMSO可能通过诱导心肌特异转录因子的表达而启动hBMSC心肌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
化疗药物体外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采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切口和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及超微结构观察等方法 ,对 18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进行体外化疗药物诱导凋亡与临床疗效关系的初步研究 ,以探讨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在临床化疗疗效预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病例和方法1 病例和标本  18例初治AML患者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和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血液科。其中男 8例 ,女 10例 ;中位年龄 46岁 (14~ 70岁 ) ;M1 1例 ,M2 9例 ,M31例 ,M44例 ,M5 2例 ,M71例。所有患者均经形态学、细胞化学 (M7经电…  相似文献   
26.
用中等致死剂量的60Coγ射线(剂量率为2.5Gy/min)照射指数生长期和密度阻滞的静止期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观察其c-fos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7.
补肾泻肝方对辐射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补肾泻肝方(Bu Shen Xie Gan Fang,简称补泻方、BXF)改善辐射所致小鼠造血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急性辐射损伤模型上,观察BXF对辐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用TUNEL法检测补泻方对辐射诱导的小鼠造血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补泻方能显提高辐照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提高受照小鼠30d存活率;显增加7.5Gy受照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产量、内源性脾结节数量、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脏器指数。小鼠造血细胞接受4Gy照射,于照后2h就可检测到显的细胞凋亡,于照后6-12h达高峰。补泻方能明显减少接受2-4Gy照射6h后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结论:补泻方改善辐射所致小鼠造血系统抑制的作用机制是与其显减少辐射所致的造血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8.
NF-кB是由Rel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式组成的一类蛋白蛋,以非活性形式存在于胞质。一旦接受刺激信号,NF-кB活化并易位核内,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最近发现,许多诱导细胞凋亡的因子,如化疗药物、电离辐射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由于活化了NF-кB,会使其诱导凋亡的作用下降,因此NF-кB活化的抑制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就NF-кB家族的构成与活化诱导机制;抑制NF-кB活化在增强化疗药物及辐射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骨髓间质干细胞被认为是生物体内的自体修复库。了解生理情况下心肌细胞分化的调控过程是进行骨髓间质干细胞心肌分化研究的基础。根据对动物胚胎发育的研究,心脏的发育、心肌细胞的分化过程是多种基因和多种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在不同时间点上进行调控的复杂过程。本文对与心肌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蛋白质、酶和生长因子等在心脏发育、心肌分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并探讨了心脏不同部分心肌细胞形成过程中有关基因表达的区域和时相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向心肌分化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最佳时间段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讨论心肌梗死后经冠脉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最佳时间段。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心肌梗死后1d、1周、2周及4周心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且分别在心肌梗死后1d(n=10)、1周(n=10)、2周(n=10)及4 周(n=10)非选择性经冠脉内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或PBS,4周后观察梗死面积大小及瘢痕厚度。超声心动图观察移植前后心功能和重构指标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后1d炎症反应最严重,4周时瘢痕扩展并变薄(P<0.05)。心肌梗死后1周及2周,细胞移植组梗死面积缩小,胶原厚度增加最明显(P<0.05);2周组心功能改善最明显(P<0.05);1 周组其次(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1~2周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得益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