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24篇
药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呼吸功能,分析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诊断标准,选择40名ADHD儿童,按1∶1比例设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比较两组儿童的呼吸频率、幅度和最大呼气峰流速值,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ADHD儿童的IVA-CPT各商数与呼吸功能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①ADHD组儿童呼吸频率快于正常组儿童,而呼吸幅度和最大呼气峰流速值低于正常组儿童。②ADHD组儿童综合尺度反应控制商数(FSRCQ)、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FSAQ)、听觉反应控制商数(ARCQ)、视觉反应控制商数(VRCQ)、听觉注意力商数(AAQ)与呼吸频率呈负相关,与呼吸幅度及最大峰流速值呈正相关;而视觉注意力商数(VAQ)与频率呈负相关,与呼吸幅度呈正相关,但与最大峰流速值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HD与肺功能存在相关性,ADHD儿童可能存在浅快呼吸及肺容量小等缺陷,可作为ADHD的干预效果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锌钙制剂补充对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视力发育及血钙、锌、铅的影响。方法从昆山市儿童保健系统中随机筛选30例生长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组,1037名生长发育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服用葡萄糖酸锌钙口服溶液,于服药后3个月、6个月,测量血中锌、钙、铅含量及视力等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锌钙补充前研究组血清锌、血清钙含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球径和柱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充钙锌制剂后,研究组血钙在3个时间段内不断升高,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锌和血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钙锌后,不同时间段球径和柱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视力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钙锌补充可提高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的血钙水平,促进视力发育。  相似文献   
73.
74.
护生实习适应不良是指实习护生在对保持自身与临床实习环境之间的和谐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中,主动或被动地改变自身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能力不足,以至在短时间内对临床学习环境的变化出现一系列适应不良的现象。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从运动控制学角度探讨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的发生机制,为其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DSM-Ⅳ为诊断标准结合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在两所小学中进行筛查,筛选出41名DCD儿童,研究儿童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缺陷,及运动控制缺陷和实际运动障碍程度的关系.结果:①DCD儿童的闪光临界频率低于对照组(22.7±3.1/27.5±5.9,22.3±4.1/26.0±5.9,21.0±4.8/25.5±4.7,P均<0.01).在有、无视觉反馈协同下DCD组的右臂位移差值均高于对照组(9.8±4.0/7.9±3.5,15.7±4.3/8.5±5.1,P<0.05或0.01).直视条件下DCD儿童描画轨迹的完成时间长于对照组(21.6±5.9/12.5±5.2,P<0.01),错误次数多于对照组(25.3±14.2/17.6±12.4,P<0.05).DCD儿童在连续作业和第一次、第二次间断作业中的直线目标运动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24.2±10.0/12.2±6.1,2.6±1.0/1.7±1.2,2.0±1.2/1.4±1.0,P<0.01或<0.05).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手灵巧度和动/静态平衡能力障碍与黄、绿色闪光临界频率存在负相关(r=-0.33~-0.39);儿童手灵巧度、球类运动技能、动/静态平衡能力障碍分别与无视觉反馈协同下右臂位移差值、直视下描画轨迹完成时间、直线目标运动连续作业呈正相关(r=0.35~0.61);儿童手灵巧度障碍分与第一次间断作业错误数呈正相关(r=0.46).结论:DCD儿童存在时间视敏度、运动感觉、感觉-运动内化能力的不足,并导致了闭环控制运动障碍;运动计划能力的缺陷导致了开环控制运动障碍.受试儿童的运动控制能力与实际运动表现存在相关关系.DCD儿童运动控制机制的缺陷提示DCD病因可能存在于小脑.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精脒(SPD)及多胺合成抑制剂α-双氟甲基鸟氨酸(DFMO)对PC12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分为SPD组和DFMO组分别培养4 d,每天观察PC12细胞生长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台盼蓝染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四氮唑盐(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的生长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SPD作用PC12细胞后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胞体更加粗大,细胞突起更加细长,分支相连.DFMO作用PC12细胞后大部分细胞变圆,细胞突起变短.细胞生长曲线显示SPD组活细胞数明显增多,DFMO组细胞数减少.SPD作用4 d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DFMO作用4 d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6 mmol/L DFMO作用4 d可使PC12细胞生长周期阻滞在S期.结论 SP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PC12细胞生长具有促进作用,DFMO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PC12细胞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7.
古桂雄  崔伟 《全科医生》1999,8(3):113-114
为了适应现代保健的发展,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应拓宽社区服务和范围,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8.
铅对人体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铅在环境中大量存在,分布广泛,在工业上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而在人体内却是一种有害的物质。众多的研究表明铅对人体健康可产生持续的、慢性的损伤。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对ADHD开展有效的干预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愿的原则,选取到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6~10岁儿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DSM-Ⅳ)有关ADHD的诊断标准为研究组,同时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1配对选取健康儿童为正常组。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MHRSP)、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评价受试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定受试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DHD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儿童,两组儿童的MHRSP总分及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各分量表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6、11.24、14.08、5.25、8.50、5.01、5.38、13.83、6.70,均P<0.001)。 ADHD组儿童行为问题明显比正常组儿童严重。两组儿童的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社会能力总分、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内化性问题、外化性问题和行为问题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8.38、7.71、8.75、12.77、5.65、6.44、5.44、10.29、7.53、17.02、9.23、17.29、9.08、16.11和21.40,均P<0.001)。 ADHD组儿童家长较正常组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t值分别为13.55和11.19,均P<0.001)。结论 ADHD儿童与其他心理行为异常疾病的共患率较高,并且其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差。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中小学生忽视现状,为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全国12个省24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每个城市分别按照年龄/性别等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共调查中小学生7 398名。应用中国城市中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评价忽视现状。结果城市中小学生忽视度、忽视率分别为45.34和28.4%,均以高中组最高,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间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除初中组男、女生忽视度外,其他学段忽视度、忽视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除情感忽视率外,其他方面忽视率、忽视度在不同学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学段学生均在身体、情感和教育方面受到的忽视较多。学生忽视率和忽视度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均为西部最高,并呈现从西部到东部逐渐递减的趋势。城市中小学生以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忽视率较高,而核心家庭和三代同堂家庭相对较低。结论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受忽视状况比较严重。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并采取措施,以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