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采用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液净化血管通路。方法经皮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建立血液净化通路。结果总的穿刺插管成功率为9778%,导管平均留置天数为(4656±5597)d,平均血流量为(19874±3157)mg/ml,双腔管的重复循环率平均为(761±198)%。结论经皮穿刺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术,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及能满足治疗需要的特点,而且创伤小,痛苦小,易被医、患者接受;尤其适于仅需短期行血液净化治疗病例,以及有紧急透析指征又无内瘘使用前的过渡措施。  相似文献   
22.
血清骨钙素在高转运型骨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透病人血清骨钙素水平在高转运型骨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2例(平均年龄55.42±14.67岁)维持性血透病人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血清钙(Ca)、磷(P)、钙磷乘积(Ca×P)、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骨钙素(BGP)。以iPTH>450 ng/L为标准一(A组)及iPTH>450 ng/L、BGP>8μg/L为标准二(B组)分别预测高转运型骨病。结果两组病人血清Ca、P、Ca×P及ALP无明显差异。标准一预测高转运型骨病病人占纳入病例的50.7%,其中BGP<1.5μg/L占33%。标准二预测高转运型骨病占纳入病例的38.5%。结论血透病人血清BGP及iPTH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1),血清BGP与iPTH同时用以预测高转运型骨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M)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3 5例IgA肾病患者及 2 2例正常人血浆ADM水平 ,分析患者血浆ADM与尿蛋白的关系。结果 IgA肾病患者血浆ADM水平为 (2 4 2± 3 8)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0 9± 0 8)pg/ml(P <0 0 1) ;蛋白尿大于 1g/ 2 4h组血浆ADM(3 2 1± 4 7)pg/ml显著高于少量或无蛋白尿组 (18 1± 2 5 )pg/ml(P <0 0 5 )。结论 ADM参与了IgA肾病患者病理生理过程 ,合并明显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血浆ADM升高 ,可能为代偿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市场经济浪潮的巨大冲击给社会各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市场行为也逐渐渗透于医疗实践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面对越来越多的变革,如何建立和完善新时期医德观,成为了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行业同样面临着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挑战。只有坚持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为基础,以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并重的医德观,并以之指导医疗实践活动,在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尊重的同时,获取相应的利益与回报,才能真正迎接挑战,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老年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C -反应蛋白 (CRP)与营养状态及贫血的关系。方法2 6例老年及同期 2 7例年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红细胞数 (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 (Hct)、转铁蛋白 (TF)以及血浆白蛋白 (Alb)、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和CRP ;测定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上臂围 (AC)、上臂肌围 (AMC)等。结果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SF、AC、AMC、RBC、Hgb、Hct、TF、BUN、SCr、Alb均显著低于年轻组患者 ,而CRP水平显著高于年轻组患者 ;老年患者CRP与Hgb、Hct、Alb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P <0 .0 1,P <0 .0 5 )。结论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较年轻组患者差 ,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严重 ,贫血、营养不良与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EfectsofremovingcirculatorytumornecrosisfactorbyimmunoadsorptiononexperimentalendotoxinshockanimalsZhangXun张训,HouFanfan侯凡凡,Li...  相似文献   
27.
卓红  王峰一 《现代康复》1998,2(5):420-421
我县职业病专科病房,先后收治住院病人155例.按我省卫生厅颁布的(湖南省医院护理与工作质量评定标准)进行了护理质量的分析和评价,现结合我省县级专科病房的实际,就县级职业专科病房的护理缺陷与对策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8.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科107例行维持性HD患者,在HD期间均检测一般临床指标及甲状腺旁腺激素(P11H),同时应用彩色B超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并进行跟踪随访,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患者随访2年后发现,与87例仍存活的HD患者比较,死亡的20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磷(P)、钙磷乘积(Ca×P)、低密度脂蛋白(LDL)、胛H、CCA—IMT显著升高,而血白蛋白(Alb)、尿素清除指数(KT/V)、血钙(ca)显著降低,提示死亡的HD患者存在炎症状态、血脂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更明显。结论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hs-CRP、LDL、PTH和CCA.IMT升高及KT/V降低.  相似文献   
29.
C-K应蛋白(CRP)是急时相反应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慢性微炎症状态的标志物。为此,我院检测了MHD患者临床指标及CRP水平,并对并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7年中850例插管血透患者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锁骨下静脉插管留置时间平均98.37d,血流量达200ml/min,能满足充分透析要求。相关的并发症有血流不卟、感染、误入锁骨下动脉等。结论 尽管锁骨下静脉插管有某些严重并症,若能熟练操作人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血透临时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