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16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485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43篇
  4篇
中国医学   176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目的 探讨p16和p15基因第二外显子HapⅡ位点在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中的突变。方法 用甲基敏感和甲基非敏感限制性内切酶切消化基因组DNA后 ,经PCR扩增和琼脂糖电泳研究 3 1例AML中无p16/p15基因第二外显子缺失的患者中HapⅡ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 在 3 1例成人AML样本中 ,p16E2 的 4个HapⅡ位点和p15E2 的 6个HapⅡ位点均未发生突变。结论 本研究提示p16和p15基因第二外显子中因甲基化而引起的CCGG位点的突变在成人AML患者中不是主要失活方式。  相似文献   
22.
我中心心脑血管科近年来对符合诊断和治疗要求的42例腔隙性脑梗死合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 ,选用舒血宁进行临床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对象的选择 :由本中心有经验的大夫按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 ,对 2 0 0 1年 1月至 12月间门诊治疗病人 ,采用统一的入选标准 ,按病人条件 ,观察了腔隙性脑梗死合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 42例 ,男 2 9例 ,女 13例 ,年龄 5 0~ 79岁 ,平均年龄 ( 66± 12 )岁。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者 2 7例 ,糖尿病患者 9例 ,高脂血症患者 12例。上述患者均经 CT…  相似文献   
23.
超声鉴别良恶性淋巴结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飞  张益民  李林  刘瑞芳  何辉 《华北国防医药》2003,15(4):235-237,F003
目的 分析探讨多普勒超声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选择 13 2例淋巴结增大病例 ,按病理或抗感染治疗结果分为淋巴结炎 86例 (组 1)、淋巴结结核 14例 (组 2 )、恶性淋巴瘤 10例 (组 3 )、转移性淋巴结 2 2例 (组 4) ,用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 (CDFI)对其进行图像分析和数据测定。结果 组 1增大淋巴结周围多可见毛玻璃样炎性反应区 ,动脉血峰值流速 (Vp)为 ( 2 2 75± 8 0 0 )cm/s ,阻力指数 (RI)为 0 62± 0 0 3 ;组 2早期淋巴结周围也可见炎性反应区 ,后期有淋巴结融合、坏死液化及钙化 ,Vp为 ( 19 42± 13 2 2 )cm/s ,RI为 0 72± 0 0 9;组 3大多淋巴结内可见丰富的分支状或紊乱血流 ,部分有“穿结征”或动静脉分流 ,Vp为 ( 2 6 69± 2 0 3 5 )cm/s ,RI为 0 78± 0 2 3 ;组 4多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可找到原发病灶 ,淋巴结内也可见动静脉分流现象 ,Vp为 ( 5 5 5 4± 41 87)cm/s ,RI为 0 81± 0 13。结论 ①异常形态淋巴结 +“穿结征”或动静脉分流其中一项可初步判定为恶性。②异常形态淋巴结 +高Vp及高RI则不排除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24.
25.
肉苁蓉药材与盐生肉苁蓉培养细胞的主要成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琳  郭志刚  刘瑞芝  孙素琴 《中草药》2004,35(7):814-817
目的研究肉苁蓉药材与盐生肉苁蓉培养细胞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差异。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HPLC技术进行成分对比分析。结果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盐生肉苁蓉培养细胞的红外指纹谱图与肉苁蓉药材具有一定相似性;HPLC的分析结果表明,盐生肉苁蓉细胞中所含的主要成分和肉苁蓉药材相似,只是含量有差异。结论从整体上看,盐生肉苁蓉培养细胞中所含成分种类较多,且大部分含量较高,其中洋丁香酚苷(类叶升麻苷)和松果菊苷的含量大幅度高于肉苁蓉药材。  相似文献   
26.
光气染毒造成小鼠肺脏的氧化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小鼠光气染毒后不同时间对肺脏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4 0只雄性小鼠 ,随机分为 4组。正常对照组小鼠以空气为对照 ,染毒组小鼠给予 11.9mg/L剂量的光气 ,时间为5min ,分别染毒后 2h、4h、8h ,测定各组小鼠肺脏的湿干比和肺匀浆液的丙二醛 (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结果 随着光气染毒时间的增加 ,小鼠肺脏的湿干比显著增加 (P <0 .0 5 ) ;染毒后 4h ,肺组织MDA含量和T SOD活力显著升高(P <0 .0 5 ) ,GSH含量在染毒后 2h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光气染毒可引起小鼠肺水肿和肺脏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7.
急性四乙基铅中毒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乙基铅为无色油状液体,有乙炔样甜的不愉快气味。常温下易挥发,产生大量蒸汽。几乎不溶于水,溶于苯、石油醚、汽油,微溶于乙醇。由于国内生产较少,因此近年来四乙基铅中毒临床病例十分少见。我院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间共收治7例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8.
大黄HPLC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磊  刘瑞  袁波  熊志立  李发美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7):1302-130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大黄药材的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Kromasil C8(4.6mm×200mm,5μm)色谱柱,甲醇-0.4%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通过聚类分析,14个正品大黄样品被聚为2类,非正品被分为4类。通过相似度计算,14个正品大黄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7以上,其余非正品的相似度均小于0.60。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大黄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9.
张晓迪  刘瑞 《毒理学杂志》2005,19(A03):217-217
目的 光气,这种常用的化工原料,曾屡次被用于战争,属窒息性毒剂,故被联合国成为“双用途毒剂”。损伤后主要的病理改变为中毒性肺水肿,目前一旦发生人员中毒,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我们观察谷胱甘肽或/和辅酶Q10对光气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为临床救治光气中毒提供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30.
碳酸缓冲液对光气损伤大鼠AT-Ⅱ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碳酸缓冲液干预对光气染毒后大鼠AT-Ⅱ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深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抽提正常组、损伤组及干预组AT-Ⅱ细胞总RNA,通过逆转录方法,进行荧光标记后,制备成cDNA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及扫描测定,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基因库对比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经碳酸缓冲液干预后,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由单纯损伤组的161条降低到了115条,且大部分与肺损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均得到了抑制,并出现了新的差异基因.结论碳酸缓冲液在干预光气中毒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探讨光气中毒和临床治疗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