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在形态学上证实兔颅底蛛网膜下腔经嗅觉通路与颈部淋巴系统相通,脑脊液经此途径回流到淋巴系统.方法 采用在兔枕大池内注射Microfil 的方法,在大体和光镜下观察灌注物质的分布.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见Microfil 在枕大池、矢状窦、嗅球、筛板区域聚集分布,穿过筛板,使嗅黏膜淋巴管明显染色呈黄色,并经鼻咽部淋巴管回流到双侧颈浅和颈深淋巴管;光镜下见Microfil 沿嗅神经走行,广泛分布在嗅黏膜的淋巴管内.结论 在脑脊液与颈部淋巴系统之间存在有经颅底-筛板-嗅黏膜的嗅觉通路的解剖回流途径,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脑脊液循环的调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对8岁以下需进行四肢手术的患儿,在实施臂丛或硬膜外麻醉时加用基础麻醉,采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鼻-蝶窦入路的内镜鞍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经鼻蝶窦入路的内窥镜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内镜经蝶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10具已经动脉灌注染料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同时测量海绵窦内重要结构与鞍底的距离。结果 根据蝶窦后壁的骨性结构特征将蝶窦腔分为中间腔、旁中间腔及外侧腔5部分。扩大经蝶手术入路可清晰显示鞍底的骨膜、硬脑膜外层、海绵窦内侧壁,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等结构;打开堞骨平台可显示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鞍隔及视丘下部等解剖结构。结论 内窥镜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可清晰显露蝶鞍周围的解剖结构,可适用于鞍旁、鞍上病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体重指数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检测住院≥1a的精神病患者的体重指数,并与服药种类、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体重指数≥25的发生率为53.61%,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体重指数≥25的发生率为26.92%,体重指数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等因素显著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服用氯氮平呈正相关(P〈0.05),女性超重多于男性。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体重指数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蝶鞍周围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解剖学,为临床内镜经蝶垂体病变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择10具经动脉灌注染料的成人尸体头部标本,男8具,女2具;模拟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同时测量海绵窦内重要解剖结构与鞍底的距离。结果根据蝶窦后壁骨性结构特征将蝶窦腔分为中间腔、旁中间腔以及外侧腔等5个部分。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可清晰地显示鞍底的骨膜、硬脑膜外层、海绵窦内侧壁,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打开蝶骨平台可显示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鞍膈及视丘下部等解剖结构。蝶鞍周围结构与鞍底中线的距离分别为视神经管隆起(5.72±1.56)mm,颈内动脉管隆起(5.42±1.38)mm,鞍膈(10.01±1.46)mm,视交叉(14.96±1.42)mm,海绵窦内颈内动脉(11.02±2.06)mm,海绵窦内动眼神经(13.75±1.79)mm,海绵窦内滑车神经(15.14±1.53)mm,海绵窦内外展神经(12.68±1.52)mm。结论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可清晰地显露蝶鞍周围的解剖结构,适用于鞍旁、鞍上病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扩大经蝶手术入路在内镜下治疗老年巨大垂体腺瘤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扩大经蝶入路治疗10例老年巨大垂体腺瘤病人.结果 扩大经蝶入路术中所有肿瘤镜下全切,术后所有病人视力障碍均有好转,术前头痛者术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术后发生短暂性尿崩症5例,短暂性脑脊液鼻漏2例,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结论 内镜扩大经蝶手术入路可以充分显露以垂体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可用于老年巨大垂腺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分析1991年11月~1996年10月收治的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共60例,其中以外科疾病最常见,其次是妇科、内科疾病,认为了解阑尾炎等疾病的各自特征、完善检查及多科会诊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皮肤恶性肿瘤以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为多见,我科于2004年8~12月采用Mohs显微外科切除、即期行缺损整形修复手术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内镜经鼻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外科技术.方法 总结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100例内镜经鼻垂体腺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微腺瘤30例,大腺瘤35例,巨大腺瘤35例.功能性腺瘤68例,无功能性腺瘤32例.头痛82例,视力减退伴视野缺损76例,失明3例,闭经、泌乳36例,肢端肥大26例,垂体功能低下15例,其他症状者6例.结果 术中内镜下肿瘤全部切除93例,大部切除7例,7例均为质地硬韧的纤维型腺瘤.术后短暂性尿崩症32例;脑脊液鼻漏5例.术后随访平均28个月,肿瘤残余者10例;12例肿瘤复发,10例再次行经蝶手术,2例行开颅手术;术后内分泌症状改善不明显者,有11例行溴隐亭治疗,18例病人行伽玛刀治疗.结论 内镜经鼻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芬太尼组(N组)和小剂量芬太尼组(S组),分别使用常规剂量芬太尼和小剂量芬太尼进行PCIA,记录术后2h、1d、2d各时点VAS、镇静评分、并发症和患者的镇痛满意度等。结果两组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静评分、恶心呕吐评分在术后2h、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组优于N组。镇痛满意度评分在术后2h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组优于N组。结论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术后PCI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