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年中共收治大疱表皮坏死松解症型药疹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6~64岁,平均32.4岁。有4例女患者分别合并肺癌脑转移、肺结核、癫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1.2 可疑致敏药物 发病前明确用药1种的3例;用药2种以上的7例,其中3例同时应用了4种药物。可疑致敏药物分类如下:①抗生素类:复方新诺明、阿莫仙、先锋必、氨苄青霉素、吡哌酸;②解热镇痛药:去痛片、APC、安痛定;③抗结核药:乙胺丁醇;④抗癫癎药:苯妥英钠。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8531…  相似文献   
62.
小型无绿藻的形态与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1名女患者面部皮肤结节活检分离的1株无绿藻菌,从形态学的角度上对该株菌进行较全面的观察。方法通过分离培养鉴定,直接涂片镜检,扫描电镜,透射龟间对其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相似文献   
63.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近几年逐渐增多,是临床常见但治疗又较棘手的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我们从1996年6月开始,比较了平阳霉素与干扰素单独皮损内注射与激光联合治疗该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补肾疗法抑制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益肺胶囊预防组和左归丸预防组。以流感病毒 FM1鼠肺适应株滴鼻复制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二个预防组于实验第1~7日分别给予补肾益肺胶囊和左归丸,第8日造模,第14日处死。小鼠肺组织病理采用 HE 染色和 Envision System 法 CD54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半定量分析,Ridit 检验。结果补肾益肺胶囊可以减轻病毒感染后的肺部炎症反应,作用机制是通过减轻了局部肺组织 CD54的表达而实现的,其作用和左归丸相当。结论补肾方法和补肾益肺胶囊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粘附机制,减轻肺部急性病毒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5.
柴银片介绍     
柴银片系用伞形科柴胡属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的全草浸膏和金银花制成。药理试验证明,竹叶柴胡浸膏对家兔实验性升温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与对照品氨基比林相比P>0.05)。抑制病毒试验表明,竹叶柴胡浸膏在鸡胚单层细胞上能抑制流感病毒Ao/W_3株,混合  相似文献   
66.
遗传性全白甲一家系角蛋白17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角蛋白17基因突变与遗传性全白甲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用PCR扩增来自同一家系的16例全白甲患者、5名正常人外周血基因组DNA角蛋白17基因8个外显子编码序列及非编码序列,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此基因在本家系16例患者中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在本家系可能有新的致病基因位于其它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67.
遗传性皮肤病相关的角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对于人类角蛋白的基础生物学和一些特异性的单基因疾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至今已发现共有19种角蛋白基因突变与特异性疾病相关。本文总结了角蛋白的特性、相关疾病基因突变特点及相关的遗传性皮肤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外侧半月板后根部(later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LMPR)修复联合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治疗合并LMPR慢性撕脱损伤的ACL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LMPR慢性撕脱合并ACL撕裂患者33例,男30例,女3例;年龄(27.7±7.5)岁(范围17~45岁)。由同一术者施行胫骨隧道拉出式LMPR修复自体腘绳肌腱ACL解剖单束重建术,随访2年以上。根据二次关节镜下探查结果评估半月板愈合,根据Lysholm和Tegner评分评估膝关节主观功能,根据麻醉下KT-1000侧侧差值和轴移试验评估膝关节客观稳定性,根据矢状面MRI上胫骨前移距离评估股骨-胫骨静态位置关系。以术前胫骨前移距离进行分组,前移至少6 mm者(前移阳性组)18例,前移小于6 mm者(前移阴性组)15例,比较术前及术后2年两组患者胫骨前移距离及其降低程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7.5±4.0)个月(范围24~39个月)。LMPR完全愈合23例(70%)、部分愈合9例(27%)、不愈合1例(3%)。Lysholm评分由(60.4±13.6)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82.7±11.1)分、术后2年的(91.4±9.1)分(F=155.996,P<0.001);Tegner评分由3(2,5)分[M(P25,P75)]提高至术后1年的4(3,5)分、术后2年的6(4,6)分(χ^2=47.791,P<0.001)。KT-1000侧侧差值由(9.1±3.3)mm降低至(2.0±1.7)mm(t=11.197,P<0.001);轴移试验由Ⅰ度10例、Ⅱ度20例、Ⅲ度3例改善至正常30例、Ⅰ度3例(U=5.161,P<0.001)。胫骨前移距离由(5.7±3.9)mm减少至(3.5±3.2)mm(t=3.530,P=0.001)。术后2年,前移阳性组的胫骨前移由(8.7±1.8)mm下降至(5.0±3.3)mm(t=4.765,P<0.001),前移阴性组的胫骨前移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0,P=0.695)。前移阳性组胫骨前移下降幅度为(3.7±3.3)mm,大于前移阴性组的(0.3±2.8)mm(t=3.115,P=0.004)。结论胫骨隧道拉出式LMPR修复联合ACL重建术治疗合并LMPR慢性撕脱损伤的ACL撕裂,术后2年半月板愈合率高;膝关节主观功能及客观稳定性提高,能够有效改善术前胫骨前移≥6 mm患者的股骨-胫骨静态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考察他克莫司软膏对小鼠慢性湿疹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2,4?鄄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背部慢性湿疹模型,模型小鼠随机分组,分别用他克莫司软膏、卤米松、凡士林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皮损炎症程度及组织病理切片中炎性细胞数量改变。结果 他克莫司软膏能有效减轻慢性湿疹小鼠背部皮损炎症程度,减少组织病理切片中炎性细胞数量。结论 他克莫司软膏对慢性湿疹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0.
遗传性全白甲一家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一全白甲家系的发病情况及病变特征,明确其遗传方式,为进一步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族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家系4代58名成员中共检出遗传性全白甲患者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及环境因素调查均为阴性。结论:该遗传性全白甲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为下一步全基因组扫描基因定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