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前后肺功能、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程度的关系。方法 71例未手术的肺癌患者,男52例,女19例,中位年龄63岁,KPS评分≥80。三维适形放疗前、后1、3个月检查患者肺功能,并观察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及程度,同时在DVH中得出V20、V30、MLD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剂量为66~70Gy。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0%,2、3级以上为7%。V20、V20、MLD平均值越大,放射性肺炎程度越高。V20、V30及MLD与CLCO疗前和疗后1、3个月变化及疗后1个月和疗后3个月变化均有相关关系。结论放疗前后肺功能变化、DVH参数和放射性肺炎程度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前CLCO数值变化能更好地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几率;V20、V30、MLD除了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程度相关外,也与放疗前后CLCO、FEV1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军  刘文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9):1002-1003,100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30例连续动脉瘤的病人,在术后10d行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经DSA证实。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减影造影检查,重建技术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评价动脉瘤夹的位置和动脉瘤夹闭的情况。结果:30例动脉瘤夹闭术后通过减影CTA检查,其中动脉瘤夹27例可以显示,减影后3例瘤夹完全减掉,并通过非减影的CTA重建图像观察瘤夹的情况。28例动脉瘤完全夹闭,其中漏诊1例动脉瘤颈夹闭不完全的,2例动脉瘤术后仍显示部分瘤体;28例载瘤动脉通畅,1例有血管闭塞,1例有血管狭窄。对动脉瘤颈残留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67%/100%,对载瘤动脉通畅的敏感性/特异性100%/100%,评价者对动脉瘤颈残留的一致性为0.78,对载瘤动脉通畅的一致性为1.00。结论:减影CTA可显示动脉瘤夹闭术后的血管改变,显示动脉瘤夹的准确位置,可作为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位疾病。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大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单纯或并用放射治疗。然而,由于肿瘤组织中存在乏氧细胞,因此影响了放射治疗的效果。即使采用正常组织最大耐受剂量进行照射,治愈率也仅为40%左右。因此,人们期待着高效、低毒、实用的放射增敏剂。我们经多年筛选,应用沙棘乳剂配合放射治疗,观察了对小白鼠移植性肿瘤 S_(180)的放射增强效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戳孔并发症2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2年10月~2005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9934例,发生戳孔并发症298例(3.0%)。其中戳孔感染248例,25例经扩创引流后痊愈,其余经通畅引流后痊愈;戳孔异物残留30例,20例为结石残留,9例为钛夹残留,1例为针头断裂残留,均经扩创取出异物后痊愈;戳孔疝18例,均经再次手术修补后痊愈;胃损伤1例,经胃肠减压等治疗后痊愈;腹腔大血管损伤1例,术中失血性休克死亡。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61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至2007年1月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61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胆管结石行ERCP、EST;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三镜联合治疗.结果 610例中成功施行589例,成功率为96.6%.住院时间7~28 d,平均13 d.无胆漏、十二指肠漏、十二指肠乳头出血、急性胆管炎等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411例随访1~3年,平均13个月,无胆管结石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纯胆管结石行ERCP、EST,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效果较好,无内镜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四肢创伤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 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0%(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 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 0%(P 0. 05)。结论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5~2002年期间共收治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82例,占同期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45例)的23.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智能跟踪技术在不同感兴趣区的位置肺动脉CT成像中图像的质量。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设定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选用智能跟踪技术在不同感兴趣区的位置,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患者行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评判两组图像质量及各级肺动脉显出率。结果 (1)两组病例图像质量:研究组中图像质量1、2、3级的分别为28、1、1例,对照组中图像质量1、2、3级分别为21、6、3例,两组图像质量均无4级病例,两组图像质量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病例各级肺动脉显示率:研究组和对照组1~4级肺动脉显示率均为100.0%,5~6级肺动脉显示率分别为95.0%、51.0%和66.5%、12.7%。段级以下肺动脉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段级以上肺动脉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兴趣区的位置选择在左心房上可明显提高对各级肺动脉的显示率及图像质量级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前接受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DG-PET)及计算得出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对放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 41例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前行18FDG-PET/CT扫描并计算SUV,放疗后3个月评价疾病早期疗效,多因素分析完全缓解、治疗有效的预测因子.结果 SUV、状态评分和肿瘤体积影响是完全缓解的预测因素,SUV的OR值为1.717;SUV、状态评分和临床分期影响是治疗有效的预后因素,SUV的OR值为1.123.结论 18FDG-PET扫描及计算SUV能够预测NSCLC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PET-CT指导下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59例在PET-CT定位下行3DCRT的Ⅲ期NSCLC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Cox 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