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何彬  吴长利  胡海龙  王晖 《天津医药》2015,(2):175-178,228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发展、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枸椽酸-微波-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7例前列腺癌组织及3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MACC1和c-Met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ACC1及c-Met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组织中不同Gleason分级、病理分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根治术后是否发生骨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不同年龄,是否吸烟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Ⅲ期和Ⅳ期前列腺癌中MACCl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BPH(P<0.05),c-Met蛋白高表达率仅在Ⅳ期前列腺癌高于BPH(P<0.05)。前列腺癌中MACC1与c-Met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前列腺癌组织中MACC1及c-Met高表达较低表达无骨转移生存时间短且生存率低。结论 MACC1和c-Met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展及浸润密切相关,且预示骨转移的发生,可能成为多种恶性肿瘤判断预后、诱导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12.
目的 分析Prestige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HO)对颈椎置换节段活动度(ROM)的影响,探讨导致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4年1月~2018年1月受Prestige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 66例患者。在颈椎X线片上分析评估,测量置换节段活动度,并使用McAfee分级对异位骨化进行分级,采用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分析异位骨化形成和与置换节段活动度间的关系,采用 t 检验分析异位骨化分级和对置换节段活动度间的影响。使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置换节段数量,术前项韧带骨化情况,病变椎间隙高度与相邻椎间隙高度比值、置换节段术前及术后活动度及围手术期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使用情况等因素与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关系。结果 66例患者中23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出现异位骨化,发生率为34.8%。异位骨化组置换节段活动度明显小于无异位骨化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fee Ⅲ~Ⅳ级置换节段活动度明显小于McAfee Ⅰ~Ⅱ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置换节段术前活动度及术后活动度与术后异位骨化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选择置换节段术后活动度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置换节段术后活动度≤8°更容易发生异位骨化。结论 Prestige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会导致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减少,异位骨化分级越高置换节段活动度减少越明显。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发生与置换节段术前及术后活动度有关,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8°更容易发生异位骨化。  相似文献   
213.
目的:了解兴安县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NIP)后疫苗接种现况。方法对辖区内的10个乡镇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LQAS),每个乡镇调查2~3岁组适龄儿童42名,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入户调查疫苗接种情况。结果调查儿童非新增疫苗 BCG、OPV3、DTP3、MCV1、HepB3的基础免疫(初种)接种率均≥99%,加强免疫(复种)相对较低,但仍有95%以上的接种率;新增疫苗中除甲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略低于95%(94.76%)外,其它疫苗各剂次均>95%。各乡镇接种率水平不一致,只有40%的乡(镇)NIP疫苗接种率全部≥90%。结论兴安县实施扩大NIP后新增疫苗接种水平已接近非新增疫苗,疫苗接种率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14.
目的 了解兴安县华支睾吸虫和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为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不同方位的 5 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虫卵;钩虫卵阳性者再以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钩蚴培养;3~ 9 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在自然水体环境采集小型野生鱼类,用压片法检测华支睾吸虫囊蚴。 结果 共调查 1 045 人,总感染率为 4. 40%(46 / 1 045),无混合感染;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均为 4. 40%(21 / 477 和 25 / 568);华支睾吸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 0. 57%(6 / 1 045)、2. 68%(28 / 1 045)、0. 48%(5 /1 045)和 0. 67%(7 / 1 045);感染度除钩虫有 1 例中度感染外,其余均为轻度感染。 小型野生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检出率为 12%(12 / 100)。 结论 兴安县的华支睾吸虫和土源性线虫感染处于低度流行状态,钩虫是当前本地居民感染的主要虫种,需重点防控,华支睾吸虫病亦存在一定的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215.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henxiong glucose injection,SGI)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用H2O2(300μmol·L-1)处理0.5 h,建立H9c2心肌细胞H2O2氧化损伤模型,SGI组:H9c2细胞用(100,200,400μmol·L-1)SGI处理6 h后,另设空白组与模型组,再用H2O2处理0.5 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用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在300μmol·L-1H2O2作用细胞0.5 h的情况下,细胞存活率降低至50%左右,降低的程度合适,且实验结果重复性好,因此后续实验用该条件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与模型组比较,SGI预处理6 h能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P0.05,P0.01),减少LDH的外漏和MDA的生成(P0.05,P0.01),显著增加SOD,GSH-Px和CAT的活性(P0.01),明显减少H9c2细胞内ROS含量(P0.01),并使MMP丢失减少(P0.01),Western blot表明,SGI能显著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Caspase-3的表达(P0.05,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细胞清除ROS能力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16.
何彬  章利君  蒙斯雅 《天津护理》2021,29(4):478-479
通过追踪1例ICU患者发生谵妄拉拽尿管,而护士应急处置不当所导致的导尿管滞留膀胱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并通过建立谵妄评估制度和流程、加强对护士非计划拔管的模拟培训、强化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建立及改进约束工具等改进措施,提高护士的应变处置能力,同时疏导护士压力,促进护士成长,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17.
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一直是医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随着学业、工作和社会的压力改变,对医学生的心理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使其产生焦虑情绪。本文主要针对来院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学业、就业和社会焦虑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期为临床实习管理部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18.
何彬 《疾病监测》2005,20(7):375-377
目的分析兴安县1994~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发病情况和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方法对有关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方法1994~2004年兴安县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率在0/10万~5.59/10万之间,年均为2.12/10万。除2002年外均达到WHO规定的1/10万以上的要求。病例呈散在分布,无病例发病年龄、性别、时间及地区的分布聚集现象。监测系统48h内调查率、14d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标本7d内送达自治区中心及时率均为100%。所有病例均未分离出脊灰野毒株。结论兴安县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是敏感的,监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继续做好常规计划免疫工作和强化免疫工作,尤其加强特殊人群中儿童的管理是该县保持和巩固无脊灰成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19.
目的观察常规西医联合康复新液加锡类散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均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艾迪莎,每次0. 5 g,每天3次)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每次500 mg,每天2次)口服。在上述基础上,A组予甲硝唑注射液100m L加地塞米松10 mg混合液保留灌肠,B组予生理盐水100 m L加锡类散6 g混合液保留灌肠,C组予康复新液100 m L加锡类散6 g混合液保留灌肠。3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间隔2 d后进入下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评分及肠黏膜病变评分,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及肠黏膜病变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 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 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随访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 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在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加锡类散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