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孙连英  孙莉  付丽丽  束淑梅  姜巍 《当代医学》2009,15(25):109-110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给予对症护理。结果存活59例.死亡19例,其中死于原发病8例,应激性溃疡8例,再出血3例。结论及时准确的观察病情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舒肝解郁汤对慢性胃窦炎患者血清胃泌素及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 :对 10 5例慢性胃窦炎患者给予舒肝解郁汤治疗 ,分别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和症状变化。结果 :舒肝解郁汤能明显增加胃泌素的分泌 ,其治疗前后分别为 (5 6 .4 3± 3.12 ) ng/L、(98.5 1± 6 .0 7) ng/L(P <0 .0 5 ) ,主要相关症状如胃脘痛闷、胁肋胀满、嗳气、吐酸、纳呆等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明显改善 (P <0 .0 5~ 0 .0 1)。结论 :舒肝解郁汤能显著地提高慢性胃窦炎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 ,改善主要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43.
三叉神经痛辨治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丽丽 《陕西中医》2002,23(9):854-855
近 2 0年来 ,笔者在临床中遵循辨证施治原则 ,依据“不通则痛 ,通则不痛”之理论 ,采用通络七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取得较好疗效。此不揣浅陋 ,介绍如下。   1 活血化瘀通络法 本法适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三叉神经痛。根据“久痛入络”之论 ,该证型基本特点是病程长 ,缠绵难愈。临床可见面部疼痛时作时止 ,痛如针刺 ,或剧痛如裂 ,经久不愈 ,痛处固定不移 ,面色晦暗无华 ,或失眠多梦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 ,脉弦细或细涩。治疗采用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自拟川芎合剂。处方 :川芎、赤芍、地龙各 1 5 g,桃仁、红花、全蝎、白芷各 1 0 g蜈蚣 1…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人宫颈癌细胞C33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槲皮素(空白对照、20、40、80 μmol/L),顺铂(空白对照、5、10、15、20 μg/mL)以及两者联合(槲皮素40 μmol/L+顺铂10 μg/mL)分别作用于C33A细胞24 h和48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素对C33A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槲皮素对C33A细胞Cyclin D1、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经过槲皮素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为86.92 ±3.953)%(20 μmol/L组)、(66.54 ±3.932)%(40 μmol/L组)和(52.21 ±2.970)%(80 μmol/L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98.35 ±1.230)%;经过槲皮素处理48 h后,各组细胞活力分别为(65.19 ±7.071)%(20 μmol/L组)、(47.04 ±8.881)%(40 μmol/L组)和(29.71 ±6.505)%(80 μmol/L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96.97 ±1.788)%.;此外,槲皮素40 μmol/L+顺铂10 μg/mL联合作用于C33A细胞24h后,细胞活力下降为(31.12 ±2.835)%;48 h后,细胞活力下降为(17.86 ± 3.182)%,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31.12 ±2.835)%;48 h后,细胞活力下降为(17.86 ±3.182)%(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槲皮素可增加C33A细胞G0/G1期数量,减少S期数量.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槲皮素可下调C33A细胞Cyclin D1蛋白的表达,还可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通过下调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可以抑制C33A细胞的活力和增殖,槲皮素通过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可以诱导C33A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建立标准化的布鲁菌Tb噬菌体效价噬斑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比较单层琼脂平板法与双层琼脂平板法,对宿主菌接种浓度、吸附时间及培养时间等参数,标准化布鲁菌Tb噬菌体效价测定方法,并分析其精密性。结果  虽然两种方法测定的噬菌体结果无差别,但双层琼脂平板法的噬斑背景背景更清晰,易于结果观察。经优化后确定布鲁菌Tb噬菌体效价测定条件:宿主菌的最适接种浓度为1.0×109 ml-1,宿主菌与噬菌体混合后不需吸附,培养3~5 d后进行噬菌斑计数。建立的标准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性。结论  建立了布鲁菌Tb噬菌体效价噬菌斑测定方法,为布鲁菌Tb噬菌体及布鲁菌活疫苗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的影响,确保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选择363名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未接触电离辐射的435名健康从业人员为对照组,采取微量全血培养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进行培养、检测和分析。结果 介入放射组的淋巴细胞染色体总畸变率(0.11% ±0.373%)显著高于对照组(0.02% ±0.126%),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080, P< 0.01);无着丝粒体率(0.04% ±0.199%)和双着丝粒体率(0.06%±0.23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01% ±0.107%)、(0.00% ±0.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693,4.529,P 均< 0.01);微核率(0.78‰ ±0.996‰)与对照组(0.65‰ ±0.853‰)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 = 2.000,P< 0.05)。不同工龄间的染色体畸变率、无着丝粒体率和双着丝粒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微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工龄 ≥ 20a工龄组与其他组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介入组与普通放射组(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工业应用)相比,染色体总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组间两两比较,介入组染色体总畸变率(0.10% ±0.299%)显著高于放射诊断(0.06% ±0.312%)、放射治疗(0.03% ±0.170%)和工业应用组(0.04% ±0.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介入组染色体双着丝粒体率(0.06% ±0.234%)亦显著高于放射诊断(0.03% ±0.239%)、放射治疗(0.01% ±0.121%)和工业应用组(0.02% ±0.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介入组与各组之间的染色体无着丝粒体率和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有一定的影响。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可以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显著增加,并随着工作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在牙齿移动过程中Damon-Q自锁托槽滑过不同方丝表面对方丝结构产生的影响,从弓丝结构损坏方面探寻最佳的自锁托槽与弓丝的配对组合。方法对2例已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戴用Damon-Q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使用0.018″×0.025″(粗丝组)、0.016″×0.022″(细丝组)不锈钢片段弓拉尖牙远移关闭拔牙间隙。在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测量托槽滑过段弓丝、未有托槽滑过的磨牙前段弓丝于托槽滑动前后四个面三维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 (1)尖牙滑动前后粗丝组托槽滑过段弓丝上下宽面、内窄面的S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动前后上宽面的St(峰沟总高度)为(625.5±346.2)nm和(244.4±134.4)nm,下宽面的为(628.5±258.7)nm和(329.5±137.4)nm,内窄面的为(275.5±306.0)nm和(480.2±153.5)nm,外窄面结构无变化。细丝组托槽滑过段弓丝滑前后下宽面St值分别为(223.8±110.1)nm和(122.7±52.8)nm,内窄面的为(391.9±133.2)nm和(775±267.1)nm,上宽面、外窄面结构无变化。(2)粗丝组磨牙前段弓丝在尖牙滑动前后上宽面S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385.9±238.2)nm和(157.5±40.5)nm。细丝组外窄面St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41.5±183.7)nm和(175.0±199.1)nm。结论 (1)尖牙滑动前后尖牙滑过段粗、细弓丝内窄面均变粗糙,其余三个面结构不变或略变光滑。(2)从对弓丝表面结构影响趋势来看,Damon-Q自锁托槽均可与0.018″×0.025″或0.016″×0.022″方丝配对来关闭拔牙间隙,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49.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2 1 2例均为门诊和住院病历,其中女性1 83例,男性2 9例。年龄均在1 8岁以上,以2 4~4 5岁居多,病程最短1 2天,最长1 1年。临床均见乳房胀满作痛,并可触及硬块。中医辨证肝气郁滞型例,肝郁脾虚痰凝型例,肝郁冲任失调型例。1 2 治疗方法 自拟舒肝化痰调冲汤:柴胡1 0g ,川芎1 2g ,枳壳1 2g ,白芍1 5g ,丹参2 0g ,郁金1 5g ,穿山甲6g ,大贝母1 5g ,佛手1 2g ,仙灵脾1 5g ,巴戟天1 5g ,甘草6g。丝瓜络1 2g为引。肝气郁滞型加香附1 0g ,川楝子1 0g ;肝郁脾虚痰凝型加白术1 5g ,茯苓2 0g ,皂角刺1 2g ;肝郁冲…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于人宫颈癌细胞Si H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0、20、40和80μmol/L)处理Si Ha细胞不同时间后(24 h,48 h和72 h),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槲皮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槲皮素对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槲皮素处理Si Ha细胞24 h和48 h后,40μmol/L和80μmol/L组的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P0.05);槲皮素处理Si Ha细胞72 h后,20μmol/L、40μmol/L和80μmol/L组的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P0.05);在40μmol/L和80μmol/L组,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活力较24 h时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Si Ha细胞经过20、40和80μmol/L浓度的槲皮素分别处理48 h后,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槲皮素可以下调Si Ha细胞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论:槲皮素通过下调Si Ha细胞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可以抑制Si Ha细胞的活力和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