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0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1.
笔者现结合我科住院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结果,谈一谈该类病人的健康指导对策。1临床资料对1996年6月~1998年6月住院的14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发现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6种,见表1。表中可以看出,常见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均在40%以上,最高至90%以上。2健康指导对策2.且吸烟:已有研究显示凝血酶生成是吸烟的直接效应,吸烟可暂时引起血小板粘附性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室颤阈值降低,此外,由于碳氧血红蛋白的形成,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同时组织对肌红蛋白氧的利用也受损,在这些作用的基础上,再加上儿…  相似文献   
12.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虹  李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19(5):443-443,446
  相似文献   
13.
背景神经元的功能状态与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多种实验方法来鉴定神经元轴突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但对于树突,人们给予的重视还很少. 目的 观察电针损伤大鼠中脑后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 2( MAP2)免疫反应变化. 设计设立对照的动物实验研究. 地点和材料 地点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心实验室. Wistar 大鼠,雌雄不限 , 体质量 (180± 120) g, 每组 6只动物. 干预电针损伤大鼠中脑,不同时间取脑组织,行 MA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元 MAP2免疫反应及不同时间病理变化. 结果 正常大鼠脑组织 MAP2免疫反应发生在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电针损伤后可见 MAP2免疫反应不同的神经元固缩神经元,轻度受损神经元,正常神经元. 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实验性研究中, MAP2免疫反应是观察神经元功能状态的一项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已经成为人类致死、致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以缺血性卒中最为多见。由于脑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干预因素复杂,目前尚无成功的治疗方案。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以神经元死亡最为突出,有坏死和凋亡两种方式[1] 。脑缺血急性期神经元的死亡以坏死为主,主要发生在缺血中心区;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以凋亡为主,多发生在缺血半暗区。传统观点认为,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已经是终末分化的神经元,一旦死亡就不能再生。2 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不断从胚胎、成年动物甚至人脑中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BMSC,实验组以400ng/ml重组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为诱导剂,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对照组用1640培养液培养。8d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特异性内皮细胞标志物鉴定。结果分化后的细胞在光镜下具有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实验组诱导后的细胞为内皮细胞。结论BMSC在高浓度rhGM-CSF作用下,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干细胞移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干细胞特别是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了证实,这为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其功能的恢复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有关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成果较多,从不同的效果及其机制方面提出了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再生修复过程中的假说理论并进行了相关的临床验证。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7-01/2003-08期间的章,检索词为stem cell,neural stein cell,hone、iilarrow stromal cell,stroke,ischeroic iniury,neluqous system disease,neurotrophic factor”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章语言种类为英。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4-12期间的相关章.检索词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卒中,缺血性脑损伤,神经营养因子,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出与研究关系密切的献。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动物或人,包括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内容。重点选取与缺血性神经损伤相关的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献72篇,其中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献14篇,间接相关的献10篇,排除重复性献8篇,共16篇献用于资料的综述。资料综合:对于选取的献进行阅读、归纳和综合。结果显示神经于细胞在脑血管病、脑和脊髓损伤、变性病以及周围神经病方面均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和效果。结论: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疾病中具有促进分化、神经营养、神经替代等多种积极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万虹  高丽娟  李星 《护理研究》2005,19(26):2440-2441
我院于2004年10月成功施行1例肝肾联合移植术.该病人术后除留置3条深静脉管道外,每日静脉通路最多达8条,输入液量最多达12 560 mL,如果术后移植肝、肾功能未完全恢复,极易造成水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并发症.因此,术后输液的安全管理是肝肾移植病人顺利康复的关键.现将输液管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干细胞特别是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了证实,这为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其功能的恢复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有关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成果较多,从不同的效果及其机制方面提出了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再生修复过程中的假说理论并进行了相关的临床验证.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7-01/2003-08期间的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neural stem cell,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troke,ischemiciniury,nervous system disease,neurotrophicfactor"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卒中,缺血性脑损伤,神经营养因子,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出与研究关系密切的文献.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动物或人,包括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内容.重点选取与缺血性神经损伤相关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文献72篇,其中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文献14篇,间接相关的文献10篇,排除重复性文献8篇,共16篇文献用于资料的综述.资料综合对于选取的文献进行阅读、归纳和综合.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在脑血管病、脑和脊髓损伤、变性病以及周围神经病方面均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和效果.结论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疾病中具有促进分化、神经营养、神经替代等多种积极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许旺细胞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于大鼠髓内共移植后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对大鼠损伤脊髓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9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损伤修复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支架组、神经干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12只/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由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医用高分子材料中心提供。②实验方法:各组大鼠均建立脊髓T9半横断损伤模型。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取2×1010L-1的许旺细胞、神经干细胞各10μL接种于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内,神经干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取2×1010L-1的神经干细胞10μL接种于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内,单纯支架组取10μLDMEM培养液置于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内,于脊髓缺损处分别植入对应的复合物。③实验评估:应用电镜观察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支架的降解及轴突的再生状况;应用BBB评分和电生理技术检测大鼠脊髓功能性的恢复情况。结果:36只Wistar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行为学观察结果:移植术后4,12周,神经干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均好于单纯支架组(P<0.01),其中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尤为明显。②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在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即刻,所有动物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都明显减低甚至消失。移植术后4周,神经干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均有所恢复;至移植术后12周恢复明显。单纯支架组移植术后4,12周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无明显变化。③电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植入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逐渐降解。透射电镜下,各组植入材料正中横断面可见新生的无髓及有髓神经纤维,至12周时神经干细胞 许旺细胞 支架复合体组最明显。结论: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在大鼠损伤的脊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与神经干细胞、许旺细胞共移植能够明显促进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的脊髓轴突再生,并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万虹  李君  钟晓祝 《护理研究》2008,22(3):685-68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VC-RI)的原因。[方法]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发生CVC-RI病人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使用导管腔数、置管时间、置管部位、细菌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VC-RI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无关,但与置管时间、导管腔数有关。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比例最低。CVC-RI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真菌发生感染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尽量选择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控制置管时间和导管腔数,高度重视致病菌菌谱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