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PI-I对芥子气皮肤炎性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胰酶活性抑制分析、明胶酶谱法测定评价SPI-I的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测定SPI-I对体外培养HaCaT细胞及在体皮肤芥子气染毒后炎性因子IL-6和IL-8水平评价SPI-I的治疗作用。结果 SPI-I体外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胰蛋白酶、MMP-2、MMP-9作用,SPI-I 1 g·L-1能够显著性抑制芥子气诱导HaCaT 细胞IL-6, IL-8分泌,芥子气染毒皮肤后给予SPI-I,能够明显减少芥子气导致的IL-8分泌。结论 SPI-I具有蛋白酶抑制活性,SPI-I可通过发挥其蛋白酶抑制作用缓解芥子气诱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遗传毒性试验在毒理学试验中属于短期、小型试验,但因其测试终点的多样性及统计分析的复杂性,在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和质量保证(QA)方面有其特殊性。文中从实验室资质的确认、研究过程的核查、原始资料和报告的审核、现场检查等4个方面介绍遗传毒性试验质量保证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14.
光气中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气中毒机理的研究进展军事医学科学院(100850)杨慧君,丁日高(综述),杜先林(审校)光气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军用毒剂,其对人体的主要毒害作用部位在肺部,可引起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轻者影响呼吸功能,严重者中毒致死。在过去相...  相似文献   
15.
SD大鼠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正常参考值的确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本中心不同周龄SD大鼠脏器重量与脏器系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药物安全性评价与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数据。方法以本中心近7年开展的SD大鼠长期毒性实验中空白对照组动物为数据来源,分为8~12、12~24及24~36周龄3个年龄段,每年龄段包括雌性、雄性大鼠各200只,分别统计各年龄段雌性、雄性动物的脑、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胸腺、睾丸、附睾、卵巢与子宫等脏器重量与脏器系数,以95%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与结论本中心8~12、12~24及24~36不同周龄SD大鼠脑、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胸腺、睾丸、附睾、卵巢与子宫等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与其他实验室报道的结果可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应用乙酰胆碱选择性微电极技术,观察到小剂量赛拉嗪(2.0和6.0mg·kg-1)可显著增加大鼠海马CA1区ACh的含量,而大剂量赛拉嗪(10.0mg·kg-1)及咪唑克生(0.6mg·kg-1)则作用相反。咪唑克生虽可明显拮抗赛拉嗪的作用,但海马CA1区ACh的含量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在去兰斑核的大鼠上,赛拉嗪(2.0和6.0mg·kg-1)及咪唑克生(0.6mg·kg-1)分别对海马CA1区ACh的含量具有减少和增加作用,且咪唑克生拮抗赛拉嗪的作用后,海马CA1区ACh的含量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果提示,赛拉嗪对麻醉大鼠海马CA1区ACh含量呈双相性影响,咪唑可生虽能显著拮抗赛拉嗪的作用,但海马CA1区ACh的含量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可能分别与赛拉嗪和咪唑克生降低或提高中枢NE能系统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20Gy外照射对大鼠癫痫模型癫痫发作的影响,并着重检测该剂量照射后大鼠脑皮层内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谷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 建立戊四氮慢性癫痫模型,继以用20Gy剂量对模型大鼠皮层进行垂直照射。照射后48h,观察大鼠对致癫刺激的反应,并在接受致癫刺激后30min,取大鼠皮层,利用高压液相检测其中谷氨酸含量。结果 癫痫模型大鼠接受20Gy照射后48h,其癫痫发作明显受抑制。谷氨酸的检测结果显示,未接受照射的模型大鼠,受到致癫刺激后,脑内谷氨酸含量明显升高;而照射后的模型大鼠,接受相同刺激,脑内谷氨酸含量却没有明显升高。结论20Gy外照射后48h即可抑制模型大鼠癫痫发作,其抑制作用可能与照射降低了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谷氨酸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它是在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下由肠道免疫调节紊乱引发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了两型IBD的发生和发展,其中ICE、辅助T细胞Th1/Th2在两型IBD中的功能和角色受到重视.对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为IB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F344大鼠常见非增殖性病变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F344大鼠自发性非增殖性病变背景数据,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方法 SPF级F344大鼠336只,雌雄各半,8周龄,本中心屏障环境下饲养,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于6、12、18和24个月4个时间点处死动物32、64、64、176只,常规病理学取材制片后显微镜检查,观察统计四个时间点动物自发性病变的病变类型和发病率.结果 主要的非增殖性病变包括乳头肌纤维化、肺细支气管旁慢性炎症、肾脏病变包括肾小管扩张、蛋白管型、肾小管萎缩和钙沉积等,睾丸精子生成障碍、卵巢生长卵泡数量减少等生殖器官组织的退行性改变等.结论 在本中心现有条件下,随动物生存期的延长,F344大鼠自发性非增殖性疾病病变程度和发病率均有所增加.本实验丰富了F344大鼠自发性病变的背景资料,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植入式遥测技术建立清醒比格犬动物模型,为药物临床前安全药理学评价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6~8月龄、整体状况良好的比格犬,戊巴比妥钠(40 mg/kg,iv)麻醉后,通过外科手术,分别在胸腔、腹腔以及皮下植入呼吸压力导管、植入体主体和生物电(ECG)测定电极,股动脉插入血压测定压力导管,并进行细致周到的术后护理以防并发症的发生。植入手术成功后通过无线电遥测装置,经DSI清醒动物遥测系统自动记录、储存和分析动物在清醒状态下ECG、血压、呼吸和温度等生理参数。结果与结论成功地建立了植入式清醒比格犬动物模型,获得了稳定的ECG、呼吸、血压、体温等图形和数据。植入手术的操作及术后护理是建立植入式清醒比格犬动物模型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