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20篇
  免费   14333篇
  国内免费   8712篇
耳鼻咽喉   996篇
儿科学   2094篇
妇产科学   1352篇
基础医学   12409篇
口腔科学   2454篇
临床医学   17796篇
内科学   15700篇
皮肤病学   1285篇
神经病学   4620篇
特种医学   45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9965篇
综合类   28097篇
现状与发展   40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1669篇
眼科学   3587篇
药学   15527篇
  211篇
中国医学   10587篇
肿瘤学   8783篇
  2024年   471篇
  2023年   2173篇
  2022年   4724篇
  2021年   7299篇
  2020年   5880篇
  2019年   4318篇
  2018年   4326篇
  2017年   4805篇
  2016年   3952篇
  2015年   6386篇
  2014年   7950篇
  2013年   8263篇
  2012年   11626篇
  2011年   12510篇
  2010年   8859篇
  2009年   7217篇
  2008年   8063篇
  2007年   7690篇
  2006年   7072篇
  2005年   5783篇
  2004年   3961篇
  2003年   3693篇
  2002年   2910篇
  2001年   2338篇
  2000年   1930篇
  1999年   1578篇
  1998年   868篇
  1997年   864篇
  1996年   643篇
  1995年   630篇
  1994年   543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311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208篇
  1987年   147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107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30篇
  1977年   21篇
  1974年   22篇
  1972年   16篇
  197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91.
吴燕  孙静  顾芮萌  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96-1799
背景 现有研究表明,抑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目的 探究循经冥想训练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2018年4月,在以循经冥想课题组的名义招募的某大学本科生中,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自愿接受循经冥想训练的60人。根据受试者性别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循冥组和静息组。其中循冥组30人进行4周循经冥想训练,在开始循经冥想训练前和循经冥想训练结束后填写SDS并进行E-prime情绪图片评价任务。静息组30人进行静息训练,其余与循经冥想组相同。比较两组前测、后测及前后测差值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前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组前测与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积极情绪图片评分低于前测、消极情绪图片评分高于前测(P<0.05)。两组前测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SDS评分低于静息组,SDS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高于静息组(P<0.05)。循冥组和静息组后测SDS评分均低于前测(P<0.05)。结论 循经冥想能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可能是由于其能够改变人的情绪认知评价和睡眠质量,使人变得平和。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CHS)的临床和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分析1例首发表现为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的CCH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国内外文献中CCHS病例的临床特点、致病机制和基因变异情况。结果11月龄女婴,主要表现为浮肿、尿少、低血压、嗜睡、发绀、抽搐及颅内压增高。B型脑利钠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颅脑磁共振示右侧额叶出血;超声心动图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未发现可能的致病基因。采用Sanger法验证示患儿PHOX 2 B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多聚丙氨酸重复扩展变异,基因型为20/25。患儿入院后采用无创通气,睡眠时呼吸浅慢、微弱,伴血氧下降;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潴留。随后改用夜间无创通气、降肺压药物治疗。复查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生命体征稳定。随访至24月龄,夜间只需较低压力水平的无创通气,生长发育无异常。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伴撤机困难患儿,需警惕CCHS。疑诊者应尽早针对CCHS相关基因进行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及PHOX 2 B基因Sanger法验证。早期给予无创通气有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4.
95.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arly mortality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new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provide basis for reducing the death risk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The early mortality and related factors of new hemodialysis patients from January 1, 2010 to June 30,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using the database of Zhejiang province hemodialysis registration. The early mortality was defined as death within 90 days of dialysis. Cox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the early mortalit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Results The mortality was the highest in the first month after dialysis (46.40/100 person year), and gradually stabilized after three months. The early mortality was 25.33/100 person year. The mortality within 120 days and 360 days were 21.40/100 person year and 11.37/100 person year, respectively. The elderly (≥65 years old, HR=1.981, 95%CI 1.319-2.977, P<0.001), primary tumor (HR=3.308, 95%CI 1.137-5.624, P=0.028), combined with tumors (not including the primary tumor, HR=2.327, 95%CI 1.200-4.513, P=0.012), temporary catheter (the initial dialysis pathway, HR=3.632, 95%CI 1.806-7.307, P<0.001), lower albumin (<30 g/L, HR=2.181, 95%CI 1.459-3.260, P<0.001), lower hemoglobin (every 0.01 g/L increase, HR=0.861, 95%CI 0.793-0.935, P=0.001), lower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0.7 mmol/L, HR=1.796, 95%CI 1.068-3.019, P=0.027) and higher C reactive protein (≥40 mg/L, HR=1.889, 95%CI 1.185-3.012, P=0.008)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early death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Conclusions The early mortalit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is high after dialysis, and gradually stable after 3 months. The elderly, primary tumor, combined with tumors, the initial dialysis pathway, lower albumin, lower hemoglobin, lower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higher C reactive protein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early death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相似文献   
96.
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于脓毒症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和治疗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严重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仍高达30%~50%,特别是真菌菌血症病死率高达50%。本文概述脓毒症的概念和诊断,着重从早期目标治疗、血管收缩药物的应用、抗生素的使用、控制感染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机械通气策略、重组人活化蛋白C的应用、镇静剂和止痛剂及神经肌肉阻断剂的使用、脓毒症的辅助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方面阐述脓毒症的治疗进展。希望能引起临床工作者对脓毒症的重视,提高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7.
利用计算机技术,搭建执业药师网上远程继续教育的平台,将主管部门审核的有关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放到网上,供参加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人员浏览学习。通过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变传统教学模式为现代教育方式,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有效提高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施他宁(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采用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案,对照1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的方案,对照2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的方案,观察时间为72 h。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3.3%、68.0%、57.1%,治疗组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的有效止血时间分别为(29.71±6.35)h,(38.24±7.04)h,(40.88±9.98)h,治疗组的有效止血时间明显短于两个对照组(P<0.01)。结论施他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
目的采用5%CO2吸入CT灌注成像研究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缺血患者MCA分布区脑血管储备能力。资料与方法临床诊断为症状性MCA缺血且无心、肺疾病患者20例,基础态CT灌注成像TTP参数图显示有MCA供血区TTP延长。首先进行常规脑灌注CT检查(基础态);20min后,面罩吸入5%CO2,持续吸入2min后再次行脑灌注CT检查(激发态)。感兴趣层面选择基底节层面和放射冠层面,层厚10mm。计算机后处理获得脑血流量(CBF)参数图后,于MCA分布区皮层多点手绘感兴趣区,分别计算双侧皮层CBF,计算双侧CBF变化率r=(CBF激发态-CBF基础态)/CBF基础态×100%;比较双侧激发后CBF改变,分析患侧MCA分布区脑血管储备能力。结果患侧MCA分布区皮层CBF明显低于健侧。健侧MCA分布区基础态和激发态CBF可见不同程度的改变:升高17例,降低3例。对17例激发后升高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将患侧CO:激发反应分为:Ⅰ型,激发后CBF升高;Ⅱ型,激发后CBF变化不明显;Ⅲ型,激发后CBF降低。结论5%CO2吸入CT灌注成像激发试验可以评估脑血管储备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0.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动脉的扩张性疾病可分为真性动脉瘤、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和假性动脉瘤。随着这类疾病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提高,人们对它们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如何治疗他们,成为摆在临床医生面前的难题。1991年,Parodi率先报告了支架-人造血管复合体(直型)在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成为腔内血管治疗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完善、经验的不断积累总结,微创、安全的腔内隔绝术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中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