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72篇
  免费   14328篇
  国内免费   8703篇
耳鼻咽喉   993篇
儿科学   2084篇
妇产科学   1352篇
基础医学   12401篇
口腔科学   2454篇
临床医学   17771篇
内科学   15613篇
皮肤病学   1285篇
神经病学   4609篇
特种医学   45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9937篇
综合类   28092篇
现状与发展   40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1644篇
眼科学   3584篇
药学   15506篇
  210篇
中国医学   10573篇
肿瘤学   8763篇
  2024年   445篇
  2023年   2169篇
  2022年   4530篇
  2021年   7264篇
  2020年   5877篇
  2019年   4317篇
  2018年   4326篇
  2017年   4805篇
  2016年   3952篇
  2015年   6386篇
  2014年   7950篇
  2013年   8263篇
  2012年   11626篇
  2011年   12510篇
  2010年   8859篇
  2009年   7217篇
  2008年   8063篇
  2007年   7690篇
  2006年   7072篇
  2005年   5783篇
  2004年   3961篇
  2003年   3693篇
  2002年   2910篇
  2001年   2338篇
  2000年   1931篇
  1999年   1578篇
  1998年   868篇
  1997年   864篇
  1996年   643篇
  1995年   630篇
  1994年   543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311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208篇
  1987年   147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107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30篇
  1977年   21篇
  1974年   22篇
  1972年   16篇
  197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72.
73.
张金连    苑东敏  崔静  赵园园  王云云  杨帆  孙健平     《现代预防医学》2020,(8):1514-1518
目的 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6年和2009年参与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的研究对象男性3 012例、女性4 422例,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不同性别ALT与FPG、2 h PG的相关性,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T与新诊T2DM患病的关系。结果 男性中,ALT与空腹血浆血糖(FPG)、餐后2 h血浆血糖(2 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88、0.080(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832倍(OR = 1.832,95% CI:1.324~2.534,P<0.01)。女性中,ALT与FPG、2h PG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0.10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城乡、教育、婚姻、收入、吸烟及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ALT的第4分位(Q4)组新诊T2DM患病风险是第1分位(Q1)组的1.445倍(OR = 1.445,95% CI:1.087~1.919,P<0.05)。结论 在男、女性人群中,ALT水平升高与T2DM患病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不受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Birt‐Hogg‐Dubé (BHD)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eredit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and is caused by a germline mutation in the folliculin gene. Most cases of BHD syndrome‐associated RCC (BHD‐RCC) are less aggressive than sporadic clear cell RCC and multifocal.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distinguish BHD‐RCC from its sporadic counterparts to identify and monitor affected families and to preserve renal function for as long as possible.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 consensus classification defined distinct entities for certain hereditary RCC; however, BHD‐RCC was not included in this classification. Although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BHD‐RCC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tensively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pathologists and urologists occasionally face difficulties in the diagnosis of BHD‐RCC that require genetic testing. Affected patients usually have miscellaneous benign disorders that often precede renal carcinogenesis. In the present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BHD‐RCC based on ou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Japanese families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Pathological diagnostic clue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HD‐RCC from other hereditary RCC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5.
包庆惠  朱晓平  陈静  陈佩仪 《新中医》2020,52(3):146-148
目的:观察优化温针灸流程对患者温针灸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温针灸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纸片承接散灰,观察组使用锡纸圆杯代替传统纸片。结果: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频率较高,其中灰烬跌落床单和灰烬跌落皮肤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温针灸流程在温针灸过程中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联合采用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行激光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L-6(白介素-6)、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S(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68/100)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98/100)更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NOS水平更高,IL-6、VEGF水平更低(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联合采用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研究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口腔、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组,用主动免疫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观察胃黏膜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及口腔菌群,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P<0.05);增加大鼠肠道、口腔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P<0.05);减少肠道、口腔中致病菌群(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梭杆菌属)的数目(P<0.05)。其中,大鼠病理学评分与其口腔、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以及门、属水平上的差异菌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缓解胃黏膜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和口腔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出生胎龄对学龄前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 来自安徽马鞍山市、浙江台州市、江苏扬州市的25 254例学龄前儿童纳入研究。根据所纳入儿童的出生胎龄,分为早产儿组(2 760例,胎龄28~36+6周)、早期儿组(6 005例,胎龄37~38+6周)、完全足月儿组(16 489例,胎龄≥39周)。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对儿童进行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的评估。结果 早产儿组的沟通、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解决问题和个人-社会等5个能区的神经行为得分较完全足月儿组低(均P < 0.05);早产儿组沟通、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解决问题4个能区神经行为得分较早期儿组低(均P < 0.05);早期儿组各能区的平均分值与完全足月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父母亲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胎龄与5个发育能区(沟通、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解决问题和个人-社会)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 < 0.01)。结论 出生为早产儿的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水平较出生为完全足月儿和早期儿的儿童低,而出生为早期儿的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水平与出生为完全足月儿的儿童无明显差异。胎龄是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0.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生存率是评价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描述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真实世界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202 542例。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寿命表法估计各个病种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性别、年龄组、首次治疗时间分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各病种的总体生存曲线。结果:患者总体的1年、3年、5年OS分别为89.8%、77.4%和71.0%;男性患者5年OS为58.8%,女性患者为78.7%。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OS最高,为98.6%;胰腺癌患者最低,为11.4%。2013—2017年首次治疗的乳腺癌、肺癌和肾癌患者5年OS分别为90.0%、55.9%和80.7%,显著高于2008—2012年首次治疗患者,其他肿瘤未见显著上升。结论: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经规范诊治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女性生存情况显著优于男性,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可能归功于新的临床治疗和早诊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