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80篇
  免费   4476篇
  国内免费   3590篇
耳鼻咽喉   298篇
儿科学   421篇
妇产科学   482篇
基础医学   5595篇
口腔科学   739篇
临床医学   6722篇
内科学   7072篇
皮肤病学   583篇
神经病学   2558篇
特种医学   19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4289篇
综合类   7645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2808篇
眼科学   1453篇
药学   4942篇
  81篇
中国医学   2830篇
肿瘤学   4170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766篇
  2022年   1209篇
  2021年   2578篇
  2020年   1949篇
  2019年   1646篇
  2018年   1752篇
  2017年   1510篇
  2016年   1449篇
  2015年   2159篇
  2014年   2629篇
  2013年   2330篇
  2012年   3452篇
  2011年   3879篇
  2010年   2355篇
  2009年   1848篇
  2008年   2473篇
  2007年   2540篇
  2006年   2470篇
  2005年   2564篇
  2004年   1482篇
  2003年   1329篇
  2002年   1106篇
  2001年   1098篇
  2000年   1146篇
  1999年   1205篇
  1998年   781篇
  1997年   795篇
  1996年   617篇
  1995年   568篇
  1994年   514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378篇
  1991年   308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230篇
  1987年   203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重复腋路臂丛麻醉不同穿刺定位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穿刺定位法施行重复腋路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32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局麻药浓度、容量相同的情况下,A组采用一针穿刺单次给药逐次移位定向挤压法,162例中,臂丛阻滞730次;B组采用一针穿刺单次给药法,162例中,臂丛阻滞670次。结果:在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和阻滞完全方面,A组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臂丛神经处于椎前筋膜及其延续的筋膜间隙中,因此,一针穿刺单次给药能获得有效的阻滞。  相似文献   
102.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及Sonthern杂交技术,研究卜内啡肽(β-END)对PHA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和IFN-Υ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β-END(10-8~10-14mol/L)可显著增强IL-2和IFN-Υ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此外发现β-END对IL-2mRNA的增强作用可被阿片肽受体桔抗剂——纳络酮逆转。本研究从基因水平上证明了神经递质可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3.
ClassIinterferonisapotent1mmunemodu-latingfactorinvivo,andplaysanimportantrolelnactivatinganti-tumorcytotoxicTlymphocytesandnonuspecificeffectorcellssuchasNKcellsLlJ.ln-terferonandmanyothercytokinegeneswereintro-ducedintotumorcells,tumorinterstitialcellsand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inordertosustainaneffectiveanti-tumorconcentrationofcy-tokinelocatedattumorsites.Itwasshownthatsomecytokinegenemodifiedtumorcellslosttheirtumorigenicityandinhibitedthegrowthofparentaltumorinanimalmodels.Pra…  相似文献   
104.
异常孕产史妇女风疹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孕妇风疹病毒的感染率;为早期预测异常妊娠的出现、及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6例有异常孕产史妇女和810例正常孕妇血清中特异性抗风疹IgM抗体。结果有异常孕产史的妇女风疹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1.33P<0.01)。结论风疹病毒感染是造成异常妊娠的主要原因之一;孕前或孕早期进行风疹病毒感染的检测,对降低异常妊娠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采用计算机图象纹理分析和相关点阵检测技术,对人食管正常粘膜、不典型增生上皮及原位癌的不同纹理特征进行了观察。观察样品为常规病理切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检测了组织的纹理特征。对受检图象建立了三种灰色分层关系矩阵,同时计算了8种纹理测度。结果显示,在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和原位癌之间,其纹理测度和相关点阵检测数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部测量数据经计算机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其正判率达90%以上。本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纹理分析方法可正确地判别食管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提示本技术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肯定的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抑肽酶对长期低温保存兔肺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抑肽酶对长期低温保存兔肺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离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 ,15只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抑肽酶组、对照组 1、对照组 2 ) ,抑肽酶组和对照组 1用Euro -Collins液进行肺灌洗和低温保存(10℃ ,2 4h)后 ,以新鲜兔血离体灌注 30min。抑肽酶组在兔血中加入抑肽酶 (2 5万KIU) ;对照组 1不用抑肽酶。对照组 2取自正常兔肺 ,不进行肺灌洗和保存。灌注中测定肺动脉氧差 (△PO2 ) ,肺动脉压 (PAP) ,灌注完毕取肺电镜观察微观结构。应用TUNEL(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技术检测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 1比较 ,抑肽酶组的动静脉氧差较大 (2 0min时差异显著 ,P <0 .0 5 ) ,肺动脉压较低 (P <0 .0 5 )。电镜观察对照组 1肺结构破坏重。细胞凋亡检测显示对照组 1细胞凋亡数目高于抑肽酶组 (P =0 .0 0 18)和对照组 2 (P =0 .0 0 0 1) ,抑肽酶组细胞凋亡数目高于对照组 2 (P =0 .0 0 0 )。结论 :抑肽酶对于长期低温保存的兔肺有保护作用。细胞凋亡可作为评价肺移植后保护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7.
董文川  高晖 《北京医学》1997,19(6):342-344
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以比较CD34^+细胞亚群及各系相关抗原的变化。经过分离,CD34^+细胞由1.47±0.77%升至57.39±16.17%,分离后CD34^+CD38^-细胞占CD34^+细胞的比率为7.82±4.79%CD34^+。细胞纯化同时可减少CD3^+细胞达14.12±9.18倍,CD15^+细胞减少16.42±21.47倍;B系(CD19)、巨核系(CD41)  相似文献   
108.
50岁以上肾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9年1月~1995年12月共施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556例次,其中50岁以上患者182例(327%),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0岁以上组1、3、5年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834%/793%、771%/711%和545%/455%,与49岁以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排斥发生率并不比49岁以下组高,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感染发生率及致死率均高于49岁以下组(P<005)。本资料说明,年龄不是肾移植的主要影响因素,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和影响长期存活的因素。适应证的选择和术前充分透析,术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及心、肝、肺功能的监护,是提高高龄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9.
136例阿片类药物依赖者SCL-90的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SCL-90对136例阿片类药物依赖者进行测评,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毒品滥用人群心理问题严重,突出表现在焦虑、抑郁等几方面,提示戒毒治疗仅进行临床脱毒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这一人群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矫正,才能提高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Ena)对豚鼠乳头状肌电生理特性,哇巴因诱发的延迟后除极(DAD)和触发电活动(TA)的直接作用方法与结果,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乳头状肌动作电位,Ena呈浓度依赖性增加静息膜电位(RP)和动作电位幅度(APA),而对0期最大除极,超射,和动作电位时程无明显影响Ena10μmol.L^-1则可明显抑制哇巴因0.5μmol.L^-1则可明显抑制哇巴因0.5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