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人骨形成蛋白-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景文  章翔  费舟  荆俊杰  高大宽  屈延  郭衍 《医学争鸣》2000,21(9):1086-1089
目的 探讨人骨形成蛋白(rhBMP-2)对体内,外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绘制rhBMP-2作用前、后的SHG44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测定rhBMP-2对SHG44细胞的增殖影响;以流式细胞仪、电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其细胞周期、超微结构和DNA片段改变,观察局部注射rhBMP-2对裸鼠皮下SHG44胶质瘤增长的影响,结果 rhBMP-2可抑制  相似文献   
32.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是脑胶质瘤实验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之一[1,2]。建立此模型的常用方法有2种,即徒手法和立体定向法[35]。我们以此为基础,配以两种细胞悬浮介质即无血清双倍1640和含质量分数为1%琼脂糖的无血清双倍1640,探讨了建立此模型的有效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0只,购自本校动物中心;C6胶质瘤细胞株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其他物品由本研究所提供。2.细胞培养与处理:C6胶质瘤细胞以含体积分数为10%新生牛血清(购自Hycolone公司)的1640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常规培养…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眼部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4例,其中合并眼部损伤121例(眼部损伤组),无眼部损伤583例(无眼部损伤组).回顾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视力、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4.
儿童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儿童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1999-2005年共手术治疗儿童脊髓髓内胶质瘤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2~14岁(平均7.8岁),病程2个月-3年;肿瘤直径占脊髓横断面的60%~90%,长度跨越4~11个椎体;临床表现按Mc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Ⅰ级8例,Ⅱ级35例,Ⅲ级7例,Ⅳ级2例.早期采用传统椎板切除术、后期采用整块切除棘突及椎板后再回植重建的方法进入椎管,在显微镜下沿脊髓后正中裂切开脊髓显露肿瘤并分块切除.结果 星形细胞瘤35例(67%),其中全切26例(74%),部分切除9例(26%);室管膜瘤15例(29%),均全部切除;节细胞瘤2例(4%),其中1例全切,1例部分切除.术后近期症状较术前加重或出现新神经损害症状者29例(56%),症状改善或无变化者23例(44%);随访6个月-6年,38例恢复正常生活或学习,10例可自理生活,4例不能自理生活.肿瘤复发2例.患儿功能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分级密切相关,术前神经损害症状越轻,术后恢复越好.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胶质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最佳手术时机是在患儿尚未发生严重神经损害症状之前.  相似文献   
35.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化学名称为3,5,4-三羟基苯二烯,分子式为C14H1203,分子量228.25。Res的名称起源包括了三个部分,“Res”为拉丁字母,代表“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36.
卒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疗效欠佳,因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中的明胶酶,大量研究表明其在肿瘤发病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有关MMP-9与卒中的发病研究尚不多,本文将近年来有关MMP-9与卒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PTEN基因诱导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下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侠  章翔  顾建文  郭衍  高大宽  王煊 《肿瘤》2002,22(1):29-31
目的 探讨PTEN基因对人脑胶质瘤SHG 44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 2表达的影响 ,阐明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理。方法 PTEN基因体外转染SHG 44细胞 ,筛选阳性细胞克隆 ,以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和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免疫荧光法检测bcl 2基因的表达。结果 PTEN基因转染的SHG 44细胞有PTE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下可见转染PTEN基因后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胞浆浓缩、核碎裂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的凋亡表现 ;流式细胞仪示细胞周期从G1 期到S期发生抑制 ,并且在G1 期峰前出现一明显的凋亡峰 (1 2 .9% ) ;细胞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凋亡细胞特有的梯状条带 ;bcl 2的表达也显著下调。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SHG 44细胞无明显的凋亡表现。结论 PTEN基因可诱导SHG 44细胞凋亡 ,并下调bcl 2蛋白的表达 ,这可能是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初步探讨BMP 2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式。方法 在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 4 4中加入rhBMP 2 ,测定生长曲线 ,应用流式细胞仪法分析细胞周期 ,用FITC标记的AnnexinV染色法分析凋亡和坏死的比例。结果 经rhBMP 2作用的SHG 4 4细胞G1期所占比例明显升高 (P <0 .0 1) ;10 μg/ml组中 ,完整细胞 (PI /FITC )比例 (35 .6 % )明显低于 5 μg/ml组 (94 .3% )和对照组 (96 .9% ) (P <0 .0 1) ,坏死细胞(PI+ /FITC + )比例 (5 8.0 % )明显高于 5 μg/ml组 (3.1% )和对照组 (0 .5 % ) (P <0 .0 1)。 结论 在rhBMP \| 2抑制胶质瘤细胞SHG 4 4增殖中 ,诱导其坏死是主要作用 ,其中也有凋亡作用的参与 ;AnnexinV染色法较流式细胞仪法可更加准确的区分正常细胞 ,早、晚期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针对Survivin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对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在体外凋亡的影响。方法:对U251细胞,稳定转染Survivin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pWH1-SR的U251-SR细胞,以及稳定转染空载体pWH1的U251-P细胞,分别采用相差显微镜、HE染色、Hoechst染色、TUNEL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定量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细胞数量。结果:相差显微镜、HE染色、Hoechst染色、TUNEL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显示,U251-SR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并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FCM定量分析凋亡细胞数量显示,与U251(2.1%)和U251-P(2.7%)相比,U251-SR凋亡细胞增加约6倍,达14.4%。结论:针对Survivin基因的shRNA能够在体外诱导U251细胞发生大量凋亡。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人脑皮层锥体神经元Na~+电流的急性缺氧反应特征以及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Na~+电流缺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法,在人脑皮层脑片上记录锥体神经元对TTX敏感的电压依赖性Na~+电流,观察急性缺氧和白藜芦醇对Na~+电流幅值和激活性质的影响。结果:(1)急性缺氧使人脑皮层脑片上的锥体神经元Na~+电流呈现短暂的小幅增大后,出现长时程抑制(P0.05),并使Na~+电流的I-V曲线左移(向超极化方向漂移)。(2)AMPA受体阻断剂NBQX阻断了缺氧引起的Na~+电流短暂增大(P0.01),并加剧了Na~+电流的缺氧后抑制(P0.01);GABA_A受体阻断剂Bicuculline对Na~+电流的缺氧性增大和缺氧后抑制无显著性影响(P0.05);二者对缺氧引起的Na~+电流I-V曲线左移均无显著影响。(3)50μmol/L白藜芦醇阻断了Na~+电流的缺氧性增大(P0.01),增强了Na~+电流的缺氧后抑制(P0.05);100μmol/L白藜芦醇显著延迟了Na~+电流的缺氧性反应,使Na~+电流的缺氧性增大现象消失,并使Na~+电流的缺氧后抑制现象衰减(P0.05)。50μmol/L和100μmol/L白藜芦醇均使Na~+电流激活曲线右移,接近正常。结论:人脑皮层锥体神经元Na~+电流对急性缺氧的反应主要表现为长时程抑制;AMPA受体活动可影响Na~+通道对急性缺氧的反应。白藜芦醇对人脑皮层锥体神经元Na~+电流缺氧反应的调节作用与剂量有关,小剂量可模拟NBQX的作用,而大剂量可降低Na~+通道对低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