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探讨利用高分辨率3D CE-MRV联合3D T1增强在SEEG手术计划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计划行SEEG手术的12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定制的MRI检查,利用iplan软件制定手术计划,共植入89根电极,分析手术结果。结果:12例患者共89根电极均顺利植入,术后未发生出血。其中包括2例岛叶癫痫的患者。结论:高分辨率3D CE-MRV有助于寻找无血管通道,3D T1增强有助于了解针道所经过的脑组织结构,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准确地制定手术计划,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肝癌中TR6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阐明TR6在肝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TR6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对含量,分析TR6mRNA的相对含量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9例肝癌组织中,67例标本可扩增出426bp的条带,TR6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7.10%,癌旁组织TR6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6.81%(53/69);癌组织中TR6mRNA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TR6mRNA表达与转移复发和肿瘤大小有关,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肝硬化、AFP、门脉癌栓、包膜浸润、肿瘤结节及HBsAg无关。序列分析发现其两例病例序列mRNA与源序列比较均有4个不同的碱基改变。[结论]肝癌中,TR6mRNA表达增高。肝癌TR6mRNA表达产物存在碱基改变。TR6mRNA的高表达在肝癌的转移复发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颅脑损伤后挫伤皮层中的表达。方法挫伤皮层标本来自24例颅脑损伤患者,取样时间为伤后5h-5d,将患者按伤后取标本时间平均分为4组,即〈24h组、24~48h组、48-72h组和〉72h组。所有病例常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挫伤皮层中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结果在颅脑损伤后挫伤皮层中.p38MAPK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表达高峰为伤后24h内(P〈0.01),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在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中极少表达。结论p38MAPK在人颅脑损伤后挫伤皮层中的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为比较3%和10%高渗盐水(HS)治疗外伤性脑水肿合并颅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开颅减压术后均接受3%和10%HS降颅压治疗各2次,治疗顺序随机决定。用药后6 h内观察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及血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采用非参数的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3%和10%HS后,ICP均下降(P〈0.05);且两种药物使用前后IC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S作用持续时间较10%HS长(P〈0.05)。结论对于外伤性脑水肿所致的ICP升高,快速静注3%及10%HS均能显著降低ICP、提高CPP。3%HS持续时间更长,可作为降低ICP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当前军校教员应激事件的主要表现及特点,为军校教员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使用自编军校教员应激事件访谈提纲,按照人员类别,对某军校教员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访谈的方式采集其工作、生活及环境中应激事件相关信息。结果某军校教员应激事件主要集中于26类,其中工作方面16类,生活方面6类,环境方面4类,人均应激事件5.8类。应激事件种类数在性别、年龄、教龄、是否兼任行政职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3、-2.461、-2.238、2.123,P0.05);应激事件的内容在不同人员类型中也存在差异。结论军校教员应激事件类型广泛,但是具有较强的共同性和相似性,同时依人员类型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苏醒室入室患者低体温发生的围术期特征,以期为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某院实施胸腔镜肺叶手术患者(n=200)的临床资料,以发生苏醒室入室低体温的85例患者为病例组,未发生的11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麻醉类型、麻醉时长、入室核心体温、准备时间、入苏醒室时间、手术结束至入苏醒室时间等项目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中班入苏醒室、复合麻醉、麻醉时长、准备时间、手术结束至苏醒室时间是手术患者发生苏醒室低体温的危险因素;BMI、入室核心体温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病例组患者苏醒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尿量及凝血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评估围术期患者年龄、入苏醒室时间、麻醉类型、麻醉时长、准备时间、BMI、核心体温、手术结束至苏醒室时间,积极预防苏醒室低体温的发生,同时关注苏醒室低体温给患者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4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行首次头颅CT平扫(发病时间≤8 h),并于24 h后复查头颅CT,将复查时血肿量增加≥33%或增加≥12.5 ml定义为血肿扩大,并分为血肿扩大组(n=70)与血肿未扩大组(n=154)。收集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初始血肿量、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是否有凝血功能异常等临床资料。判读首次头颅CT平扫时是否存在血肿边缘不规则混合密度征、黑洞征、漩涡征、分叶征、混杂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影响血肿扩大的因素。结果224例患者中,CT显示血肿边缘不规则混合密度征71例,黑洞征56例,漩涡征51例,分叶征53例,混杂征58例。血肿未扩大组与血肿扩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初始血肿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血肿未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有糖尿病史者和凝血功能异常者占比均高,入院时GCS低、收缩压高以及头颅CT显示有血肿边缘不规则混合密度征、黑洞征、漩涡征、分叶征、混杂征者占比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入院时GCS低、入院时收缩压高、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头颅CT显示有血肿边缘不规则混合密度征、黑洞征、漩涡征、分叶征、混杂征均为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既往有糖尿病史、入院时GCS低、收缩压高、凝血功能异常以及有CT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肿扩大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手术患者苏醒室低体温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体温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胸腔镜肺叶手术患者222例,将发生苏醒室低体温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1∶1比例匹配苏醒室未发生低体温的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特征。结果 胸腔镜肺叶手术患者中93例(41.89%)发生苏醒室低体温;匹配成功两组各92例,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年龄、BMI、麻醉类型、麻醉时长、入室核心体温、手术准备时间是患者苏醒室低体温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苏醒室低体温患者苏醒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并伴有尿量减少(均P<0.01)。结论 胸腔镜肺叶手术患者苏醒室低体温发生率偏高,护理人员应评估围手术期患者年龄、麻醉类型、麻醉时长、准备时间、BMI、入手术室核心体温,积极预防苏醒室低体温的发生,同时关注苏醒室低体温给患者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89.
陈罡  刘秋丽  周静  余遥  刘尚昆  杜丹丹 《护理学杂志》2022,27(1):44-45,67
对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无痛检查,操作前完善对患者的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操作前药品、物品准备,配合超声医生进行体位摆放;合理安放仪器设备,术中密切配合麻醉、超声医生的操作,操作人员合理站位及布局,做好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60例患者检查操作顺利完成。提出麻醉护士应熟悉该检查的各种探头操作手法,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配合医生对突发情况做出积极应对,确保检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0.
原发性肝细胞癌、癌旁及肝硬化组织中CD68(+)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罡  罗殿中  郭芳  李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2):141-142,i015
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KC)是肝内固有的巨噬细胞(M4),也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人体内最大的吞噬细胞群。CD68主要标记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细胞肝癌(HCC)、肝硬化组织中的CD68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68( )细胞与HCC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它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