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由一块胆石造成的十二指肠梗阻(布佛雷氏综合症)是胃出口梗阻的一种罕见病因,很少在术前作出诊断。据报道非绞窄性小肠梗阻的病因有23%是胆石,而在800余例的胆石性肠阻塞绞痛中十二指肠球部梗阻只有59例。最近,经内窥镜检查一位急性无痛性胃出口梗阻的患者,意外地发现填塞在十二指肠球部的一大块胆石。早期诊断可及时取出胆石,而使患者恢复健康。内窥镜诊断十二指肠球部胆石梗阻从前曾有3例报告,但在美国我们是首次报告这样的病例。  相似文献   
42.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城市社区居民492名,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从客观状况和主观满意度两个方面对他们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1)城市居民总体的生活质量良好;(2)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超过物质生活的影响;(3)年龄,文化程度,锻炼身体,业余爱好者因素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过程中,要重视人们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躯体健康,要重视年龄,文化程度及业余爱好等因素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失眠症患者的认知和行为特征.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失眠症患者认知和行为特征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失眠症患者与睡眠正常者,在人格、认知活动和情绪表现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具有高度一致的个性心理特征、内倾性和不稳定性的人格;有明显的对睡眠主-客观评估不一致的特点;存在对失眠的不合理信念和态度、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源外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所以全面认识失眠症的个性心理特征.早期心理干预,从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的角度理解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4.
杭州市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生活质量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 ,人们更多地开始关注生活质量。同时 ,生活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人们心身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卫生医疗改革进一步深入的今天 ,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评估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 ,可以为有关部门制订政策 ,提高医疗与健康服务质量 ,改善人们的健康与生活水平提供依据 ,并为今后前瞻性研究建立基础资料[1] 。另外 ,杭州市社区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界政府的重视 ,通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调查 ,也为杭州市社区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A组接受浮针治疗并服用安慰剂,B组服用度洛西汀并接受模拟浮针治疗,C组服用安慰剂并接受模拟浮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末简易Mc Gill疼痛量表(SF-MPQ)、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12),评定疼痛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三组SF-MPQ各项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治疗后SF-MPQ各项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SF-12评分显示,三组生理总评分(PCS)和心理总评分(MCS)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PCS和MCS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相当,能较好地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PCR法检测染色体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gyrB、parC、parE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qepA、aac(6’)-Ib-cr、oqxA和oqxB,并对gyrA和parC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分析。结果:98株耐环丙沙星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未检出parE、qnrC和qnrS基因。gyrA、gyrB和parC的阳性率分别为96.9%、87.8%和75.5%。测序证实84株菌(85.7%)发生gyrA或parC基因突变。90株菌(91.8%)携带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qnrA、qnrB、qnrD、qepA、aac(6’)-Ib-cr、oqxA和oqxB的阳性率分别为31.6%、86.7%、15.3%、11.2%、53.1%、8.2%和26.5%,其中qnrB和aac(6’)-Ib-cr具有高携带率。结论:染色体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突变以及质粒携带qnr、qepA、aac(6’)-Ib-cr和oqxAB耐药基因是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机制。首次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qnrB基因和qnrD基因。  相似文献   
47.
应激和抑郁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综述了应激与抑郁症二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以往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8.
中学教师103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 ,中学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在判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时 ,主要以学生在校的行为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下结论 ,而不是从人的心理的各个维度严格地去区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1] 。当前许多中学教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归类还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对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是否该作心理健康层面上的分析 ,认识上分歧很大。因此 ,通过对中学教师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观的调查研究 ,可以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提供…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K562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构建CD63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载体,并在K562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K562细胞培养上清中的exosomes,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构建pEGFP-N1-CD63重组质粒,以不同方式转染至K562细胞,观察表达效率的差异。结果质粒pEGFP-N1-CD63经测序鉴定,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能够在K562细胞中表达。Amaxa核转染的效率高于脂质体转染的方式。结论成功构建pEGFP—N1-CD63质粒并在K562细胞中表达,可对exosomes进行示踪,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了解大学生抑郁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开展认知治疗等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杭州市9所高校的1 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6个月后通过邮件方式进行PHQ-9的随访,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大学生6个月后抑郁障碍的风险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大学生抑郁初值、认知、人格、生活事件、SF-12心理功能与抑郁的关系模型.结果 初测筛查有抑郁障碍大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2.6%,6个月后有抑郁障碍大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P=0.5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6个月后抑郁障碍的预测因素有抑郁初值、人格、认知、生活事件及心理功能(P值均<0.01).从结构方程模型可知,人格和认知对抑郁有直接作用,抑郁初值、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通过认知对抑郁有间接作用.结论 大学生抑郁障碍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大学生抑郁障碍的关键在于改变不合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