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278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13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39例。并选取同期13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分析对照组和甲亢以及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内脂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并探讨内脂素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亢和甲减患者血清内脂素显著升高(P〈0.05)。甲亢和甲减患者经治疗后血清内脂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甲亢患者血清内脂素与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s)、游离甲状腺素(FT4)呈正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呈负相关;而甲减患者血清内脂素与TsH呈正相关,与FT3和FT4呈负相关。结论血清内脂素可能对甲状腺疾病有一定的间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2.
组合型血液净化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是目前提倡的新技术,能取长补短产生协同作用,可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积累的小、中及大分子物质,从而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就我院25例患者开展150次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术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得出结论,若配合全面的护理,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一氧化氮在兔肺动脉栓塞再灌注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个具有自由基性质的生物信息分子。近年来研究发现一氧化氮与急性兔动脉栓塞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但具体机制不十分明确,为此,我们应用新西兰白兔建立急性肺血栓栓塞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一氧化氮在肺血栓栓塞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拟证实老年期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再甲基化过程中的关键酶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
陈晔 《吉林医学》2014,(8):1783-1784
<正>机制:针刺麻醉疗法,又称"针刺经络穴位麻醉疗法",简称"针麻疗法"。他是根据经络理论,按手术要求循经取穴,辩证运用针刺手法的一种麻醉方法。我国医务工作者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对针刺镇痛机制研究表明,针刺能激活机体内以阿片肽为代表的内源性痛觉调节系统的功能,针刺信号传入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与痛觉镇痛信号整合。在动物实验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到电针可引起脑内阿片肽基因表达增多的变化,该变化与针刺程度有关,初步提示了针刺镇痛的神经生化、神经生理机制[1]。针麻具有手术时患者完全清醒、术中生理扰乱少、术后  相似文献   
46.
1型糖尿病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型糖尿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在遗传、环境、免疫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自身抗原免疫耐受丧失,免疫调节失衡,导致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但其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再生基因家族、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嗜铬粒蛋白A、辅助性T细胞(Th)17及胰岛稳态蛋白等均参与1型糖尿病发病的不同环节,同时这些新的免疫学因子的发现,为1型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7.
近2年来我科应用压龈线在楔形缺损修复前进行压龈。使缺损部位充分暴露,修复效果满意。 楔形缺损50例(男性40例,女性10例),共156牙,其中前磨牙107个,磨牙21个,前牙28个。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二次LASIK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残余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36只眼)LASIK术后残余近视的患者行二次手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6-36个月,随访6-12个月。结果:二次LASIK手术后在随访时间平均裸眼视力(UC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近视屈光度平均在±0.50D以内;二次手术后,未见角膜后表面中央前凸的地形图改变。结论:二次LASIK手术治疗残余近视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9.
腹腔镜在不明原因急腹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不明原因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不明原因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探查并进行诊治,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全部确诊病因,15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术后无伤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安全、可靠、微创的特点,尤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0.
对我校医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考研热”持续升温。据教育部有关部门介绍,今年全国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数约79.7万人,比2002年的62.4万人增长27.7%。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人数38.4万人,比去年净增11.1万人,占报考总数的48.2%。2003年全国拟录取硕士生21.7万人,比去年增长33%,同时招生政策有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