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尼泊尔抗疟工作开始于1952年,1953~1954年采用了杀虫剂室内喷洒,1958年建立了全国灭疟机构。灭疟前原虫率为2~85%,有丛林复盖的丘陵区和丛林边缘地区原虫率最高,其余地区为中低度疟区。1970~1971年全国约有2 500个病例,发病率为0.5%。此后病例数逐年增加,1974年达15 000例。加强抗疟工作后病例已稳定在12 000~13 000例。80年代初在印尼边境病例又明  相似文献   
292.
<正> 自1974年发现该县有恶性疟流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间曾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但防治效果未能得到巩固,1983年局部地区又出现了暴发流行,为了探讨其流行原因,给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于1983~1984年开展了恶性疟流行病学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3.
目的了解湖北省肺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肺吸虫感染现状。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肺吸虫病流行区的6个县(市)18个调查点,对常住居民采取静脉血1.5~2.0ml,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肺吸虫特异性抗体。结果ELISA检测血清8251人(份),检出肺吸虫特异性抗体刚性250人(份),阳性率为3.03%;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44%(135/3926)、女性阳性率为2.66%(115/4325)。10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4.26%(41/963),其次是20~29岁年龄组阳性率为4.23%(42/993),30~39年龄组阳性检出率最低,为2.47%(45/1 824)。年龄组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调查点、不同民族肺吸虫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不尽相同,阳性率最高的调查点为18.44%(92/499)。侗族、土家族与汉族居民中肺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38%(20/130)、3.19%(123/3855);2.51%(107/4265)。结论6县(市、区)居民中肺吸虫的隐性感染依然存在;肺吸虫病对当地居民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294.
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按蚊种群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主要按蚊蚊种。方法2010年7-8月在察隅县选择4个自然村,采用通宵/半通宵室内、外人饵帐诱捕法和通宵诱蚊灯诱捕法捕蚊,对捕获的按蚊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共捕获按蚊2 991只,其中带足按蚊2 284只(占76.36%),多斑按蚊种团667只(占22.30%),其他按蚊40只(占1.34%);带足按蚊室内、外半通宵平均密度分别为56.2只/夜和4只/夜,多斑按蚊种团室内、外半通宵平均密度分别为17.8只/夜和17.9只/夜;带足按蚊室内、外全通宵室内叮人率分别为28.1只/(人夜)和2只/(人夜),多斑按蚊种团全通宵室内、外叮人率均为8.9只/(人夜)。结论带足按蚊和多斑按蚊为察隅县优势蚊种,是可能的疟疾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295.
王春霞  李永伟  陈建设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38-5439,5441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不育男性患者163例,同时收集147例正常生育男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解腺支原体感染情况,同时比较不育组阳性者与对照组阴性者精液参数.结果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患者不育存在显著的相关(P<0.01);不育组UU阳性者与生育组UU阴性者精液量、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组UU阳性者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b均显著低于生育组UU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生育组UU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脲支原体感染可严重影患者的精液质量,造成男性患者的不育.  相似文献   
296.
嗜人按蚊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固始、淮滨、商城、潢川等县的丘陵水稻区,为当地传播恶性疟的主要媒介。作者于1984~1987年对这种分布现象与土壤的关系作了调查。 调查区位于淮河与大别山之间,地形由南向北分为丘陵、垄岗和平原。河流甚多,呈西南——东北方向流入淮河。黄棕壤为地带性土壤,主要有黄棕壤性淹育型、潴育型、潜商型及侧渗型水稻土。上述四种  相似文献   
297.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肠道蠕虫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本省蠕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至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5个县的104个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开展肠道蠕虫检查,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美洲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3~9岁儿童同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 河南省农村居民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48%,标化率为1.30%,不同肠道蠕虫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113.669,P<0.001),其中蛲虫感染率最高(〖XC小五号.EPS;P〗=168.647,P<0.001);居民肠道蠕虫感染率与二次寄调相比也有大幅下降。不同年龄组间肠道蠕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142.775,P<0.001),且0~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XC小五号.EPS;P〗=31.148,P<0.001);不同职业人群中学龄前儿童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XC小五号.EPS;P〗=83.397,P<0.001),且感染虫种均以蛲虫为主,不同文化程度居民间肠道蠕虫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感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呈下降趋势(〖XC小五号.EPS;P〗=159.603,P<0.001)(〖XC小五号.EPS;P〗=110.548,P<0.001)。结论 河南省居民肠道蠕虫感染率大幅下降,儿童蛲虫感染应为今后寄生虫病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298.
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创面致不良后果113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年以来 ,我院先后收治烧伤 2 84 7例 ,其中院前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创面 1133例 ( 39 8% ) ,均出现了一些不良后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1133例 ,男 60 7例 ,女 52 6例 ;年龄 3个月~ 82岁。烧伤面积 3%~ 95% ,平均( 19± 2 ) %。浅Ⅱ度 4 0 2例 ,深Ⅱ度 4 60例 ,Ⅲ度2 71例。院前均用湿润烧伤膏均匀涂创面 ,厚度 1mm ,早期 3~ 4h 1次 ,晚期 4~ 6h 1次。用药时间多为 1~ 4 5d ,最长 1年半 (仅 1例 )。均因创面感染、高热、病情加重或经久不愈入院。浅Ⅱ度创面结成脓痂 ,深Ⅱ度、Ⅲ度创面腐烂、液化 ,布满…  相似文献   
299.
目的:观察扶阳起痿汤对轻中度勃起功能障碍患者IIEF-5积分及NPT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治疗组予扶阳起痿汤治疗,对照组予右归胶囊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评分(IIEF-5)和阴茎夜间勃起试验(NPT)指标.结果:(1)治疗组脱落3例,对...  相似文献   
300.
目的 观察前列栓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湿热瘀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湿热瘀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次,1次/d,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前列栓,1粒/次,每日早、晚各1次,塞肛;对照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野菊花栓,1粒/次,每日早、晚各1次,塞肛,两组均治疗12周。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 QOL)、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 Qmax)、膀胱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 RUV)、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热瘀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PSS、QOL、Qmax、R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