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儿科治疗的31例BO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甲泼尼龙+克拉霉素)17例和对照组(甲泼尼龙)14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后康复时间、治疗前后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vs 78.60%)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咳嗽/喘息平均消失时间[(6.19±0.77)d vs(7.40±0.85)d]、气促/吸气性三凹症平均消失时间[(7.10±0.69)d vs 8.42±0.76)d]、平均退热时间[(8.35±1.06)d vs(12.02±1.17)d]、平均住院时间[(15.28±3.26)d vs(18.97±3.50)d]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血清MMP-9[(1366.26±20.97)ng/mL vs(1504.07±21.30)ng/mL]及MMP-9/TIMP-1[(5.12±0.94)vs(5.48±1.01)]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vs 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克拉霉素治疗BO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血清MMP-9和TIMP-1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的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生理危害因素、化学危害因素等职业危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等措施,从而避免了各种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蛋白在急性脑干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将48例脑干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甘露醇及常规治疗。治疗组早期给予白蛋白10g静滴,1次/d,共7d。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病死率明显降低(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白蛋白治疗脑干出血可明显著提高生存率及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 患者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 SP-D) 水平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 年4 月~2020 年10 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08 例老年DN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26) 和对照组(n=82)。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P-D水平,检测SP-D 基因多态性分布。参照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记录26 例肺部感染患者严重程度。分析血清SP-D 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ELISA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血清SP-D(20.02±4.54 ng/L)比较,感染组血清SP-D(24.18±5.39 ng/L)显著升高(t=3.888, P<0.05)。感染组患者SP-D 基因型频率分布(TT 型4 例、CT 型7 例和CC 型15 例),与对照组(TT 型22 例、CT 型45 例和CC 型15 例)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0,P<0.05)。26 例肺部感染中轻度14 例、中度8 例和重度4 例。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三组血清SP-D(17.24±3.77 ng/L,23.17±3.82 ng/L 及25.29±2.18 ng/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25, P<0.05)。轻度组(TT 型3 例、CT 型5例和CC 型6 例)、中度组(TT 型1 例、CT 型2 例和CC 型5 例) 及重度组(TT 型0 例、CT 型0 例和CC 型4 例) 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8, P<0.05)。ROC 分析显示血清SP-D 判断DN 并发肺部感染的AUC 为0.779(SE=0.056,95%CI=0.669 ~ 0.890,P=0.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69 和0.598。结论  血清SP-D 有助于判断DN 并发肺部感染风险,CC 基因型患者较其他患者更易发生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矫正带结合助行器和减重平板训练分别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共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均进行下肢针对性康复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减重组和矫正带组。对照组由家属辅助自主步行训练;减重组采用减重平板进行步态训练;矫正带组使用下肢矫正带辅助进行步态训练,3组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下肢功能评定。结果:3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FMA(下肢功能)评分、患肢最大负重比值、10m步行速度、6min步行距离、FAC分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减重组治疗后与矫正带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减重组和矫正带组两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P0.05)。结论:下肢矫正带结合助行器训练和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康复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两者均优于对照组常规步行康复训练的效果,佩戴下肢矫正带可以提高下肢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1岁,因胡言乱语7天,高热、头痛、呕吐5天,四肢无力伴震颤2天入院。患者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表情呆滞,胡言乱语,应答不切题,并持续多日无睡眠。送精神病院诊治期间排除精神科疾病。于5天前出现发热,最高40℃,稽留热;伴头痛、呕吐,无抽搐。仍持续不睡眠。当时能自行进食水,不恐水、畏光。可疑“脑炎”转入我院急诊科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无好转,2天前出现神志恍惚,不能言语,难以入睡,  相似文献   
17.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1],脑卒中后抑郁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康复[2],我科自2003年10月开始观察帕罗西汀对脑卒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和对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3岁,因双下肢活动不利、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半年于2005年8月12日人院。30年饮酒史,每日饮白酒300~500ml。于入院前半年,双下肢僵直,行走困难,进行性加重,最终发展为痉挛性瘫痪,伴双下肢水肿,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计算力差,曾出现一过性神志恍惚,二便失禁,按酒精中毒治疗后,神志好转。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一般在脑卒中后6个月至2年内最严重,它直接影响病人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卒中后抑郁具有复杂的损伤机制,同时整个发病过程受相关基因调控,形成多层次,多途径交错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导致脑损伤和功能障碍.本文综述了卒中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后期经常出现并发症,其中卒中后抑郁(PSD)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可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也可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分析了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